雷洪芬
摘 要:美育, 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 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 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作用重大,意义深远。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赏析优美词句
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不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有的讲究韵律格式,表现出一种形式美;有的朗朗上口,洋溢出一种韵律美;有的浓墨重彩,描绘出一幅景观美;有的满怀深情,歌颂出一种人文美,无一不蕴含着美的成分,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與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
二、情感熏陶
语文美育也要靠感情的“渗透”及审美实践的感染和陶冶来实现。体味感悟是关键。体验是主客体的沟通,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践、体验,通过教学艺术启发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在教学中要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进一步理解、体会美,必须学会鉴赏分析。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形象。
三、创设情境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和源泉。让学生学习中感到精神和谐,这就要创设好审美情境。对课文的欣赏实践,教师要指点门径,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以景生情,从情联想到境。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如教学《荷花》一课时,教师可创设情境,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小学生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四、诵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也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诵读课文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会整体审美的有效的方法。通过诵读感受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是审美教育的关键。那么,怎样诵读课文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文中的各种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能引发学生情感,是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工,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是他们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能说明问题的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读者和作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哦怎样诵读才能体验文章的情感。如《火烧圆明园》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队长帼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我们可以通过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的与作者的情感同步。从而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又如课文”写圆明园的特点“时,可以用引读的方式,不仅可以感悟到作者的谋篇布局的用意所在,也同时感受到祖国劳动人民是多么得勤劳和富有智慧。
五、不断推敲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推敲传神的词语、欣赏优美的句子、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等来帮助学生体会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我们可以用欣赏优美词句、情感熏陶、创设情境、诵读、不断推敲等方法,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淑亮.校园教育.[J].华文校园出版社,2010年9月第3版
[2]李光明.小学语文如何渗透审美教育.[J].语文园地,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