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燕
高中时期是学生优美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正是在这个重要时期开始形成的。在这人生转折的关键阶段,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优美人格的人,我们的语文教学担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完成自身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优美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人(或事)同喜同悲、同乐同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优美的人格。
一、以文本典范为载体,感知优美人格
语文是优美人格教育的最好载体,尤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优美人格的文章,为塑造学生优美人格提供了许多事例典范,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巧妙地把这些潜藏在文章中的人格教育内容挖掘出来,使之成为培养学生优美人格的源泉。
读名著就是在读一种伟大的思想;读名著更是与名人交流,接受名人思想人格的熏陶,感知主人公的优美人格。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一个十足“困难绊不住,厄运打不倒”的硬汉铭记心中。苏轼的《定风波》中“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一个能如此旷达、洒脱、乐观地面对人生风雨的豪迈诗人。陆蠡的《囚绿记》中“常春藤”这一典范,让我们懂得: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我们要向往光明,永远向着阳光生长;要坚贞不屈,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与辉煌。《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时,他深明大义,义无反顾,肩挑“说秦伯,退秦师”的重任;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机智勇敢,满怀信心,荣获“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美誉。……这些作品精彩感人,人格也如日月之光辉,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家的人格风范交相辉映。教学中,让学生悉心品读,体味这些优秀作品,认真感知文中形象典范的高尚优美人格,领略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
二、以文本体验为平台,体悟优美人格
无论是语文教材,还是课外读物,其中多数优秀篇章都是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我们应通过教学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领悟课文情感,进而体悟优美人格。
1.朗诵体验
语文教学从古至今都十分注重学生的朗诵感悟体验,让学生在朗读、背诵中领悟文本的优美内涵。如教学课文《故都的秋》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诵,并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反复诵读文中的优美语段——文章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使学生体会领悟作者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向往,热爱的执著与痴迷,进而促使学生追求真善美,热爱家国亲人,乐于奉献。
2.评讲故事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让人格教育更为可感。可以通过评讲故事的方式来达到学生体悟优美人格的目的。可以是教师讲,学生评,也可互换角色。所讲故事的人物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讲完故事后可以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人格因素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发明理、觉悟和警醒,形成对自身人格的修复和提升。我们也可以对人物的人格特点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赞美其中的优秀人格,批判其中人格的卑劣成分。我们还可以阐述自己的人格取向,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借此让学生明辨人格的优劣,摒除人格的卑劣,接受优美、高尚人格的熏染,为自己的健全、优美人格的形成提供充足的养料。
3.表演体验
高中语文教材精选了一些经典的小说、戏剧等篇目,这为学生的表演体验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好这个契机,采用表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既可以以表演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以表演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优美人格的领悟。如教学课文《雷雨》时,可以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成剧本,然后分角色进行表演。通过惟妙惟肖的角色表演,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反动资本家那冷酷无情、自私虚伪的本性以及以鲁侍萍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民的善良贤惠、自尊刚强的美德。让学生在角色表演过程中感受美、获得美、创造美、提高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较丰富的情感、审美情趣和爱憎分明、弃恶扬善等人格特质的教育最高境界。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辩论比赛”“作文创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健全、优美、高尚的人格。对学生言语中优美高尚的人格予以肯定赞美,对学生言语中卑劣的人格予以否定批判,同时要帮助学生弥补人格中的缺陷,指引学生根除人格中的卑劣,以便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提升。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塑造学生健全、优美的人格,我们责无旁贷。我们语文教师更是要充分挖掘利用语文教材、社会资源,运用好语文课堂与现代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让他们吸收典范人物高尚品德的营养,茁壮成长为具有优美、高尚人格的人,从而为学生的美好的生活打下坚固的人格基础,帮助学生向幸福的人生迈出坚实的步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编辑 杜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