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琳
语文中的对话教学,就是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了这些对话,语文课堂才变得生动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才容易被激发,那么,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来参加对话呢?
一、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倾听是一种情感活动,它不仅是耳朵能听到相应的声音,还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用语言来回应对方,传递给对方,因此我们说倾听是一种情感活动,在倾听时应该给对方充分的尊重、情感的关注和积极的回应。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倾听,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
二、营造对话氛围
和学生对话,就是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文章中,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虽然这些感受可能很小、可能很肤浅,还可能很怪异,但是学生敢大胆地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一点,作为教师必须鼓励学生,从而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在数学《山中访友》时,我让学生猜测作者要去山中拜访怎样的人,其中一生站起来说:“是一位死去的好友”时,教室里一阵骚动。这时,我略显惊讶之余,依然面带微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由说下去,然后点评说:逝去的朋友还能让作者久久不忘,这肯定是位难得的知己哟。这就巧妙地化解了矛盾,使得整个课堂的对话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如果我因学生回答的错误或偏离主题,简单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发言、阻止学生的发言,甚至责备学生胡说八道等,其效果肯定适得其反,学生再也不愿意在课堂上与你对话,那么你就扼杀了一个孩子的探究欲望。我们说尊重学生,就应该给他们主体地位,还给他们话语权,对人格尊重。
三、共享对话资源
陶行知说:“先生造就学生,学生也造就先生。”虽然教师的阅历、专业知识远比学生丰富,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某些见解比教师更为高明,尤其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学生的信息摄取量、更新速度不逊于老师。因此,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以谦逊的态度来倾听学生的对话,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信息的补充和丰富。在《山中访友》教学时,当我小结学生所感悟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时,一个男生高高举起了手,我停了下来,让男生起来说。这位男生说:“作者爱大自然朋友,他为什么会摘花呢?”我微笑着说:“是啊,他为什么会摘花呢?”顿时,大家议论纷纷,一生说:“是作者太爱自然了吧,他情不自禁。”另一生反驳说:“那不行,大家都情不自禁,那花就被摘光了。”一生辩解说:“山里的花都是野花,不珍贵,摘一朵没什么。”又一生站起来反驳:“那也不行,无论什么花都是有生命的,都应该尊重。”这时,我立即插话说:“我同意这个观点,无论出身卑微还是高贵,无论平凡还是伟大,所有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任何人都不得践踏。”话音刚落,又一生站起来说:“其实作者并没有真的去摘花,是一种想象,表现他和自然融为一个整体,所以花儿不会笑他,鸟儿不会羞他。”我道:“老师也有这种感觉。”关于摘花的讨论,似乎偏离了教学的重点,但是我并没有强行把学生拉回到所谓的“正轨”中去,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正因为如此,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了体现,从而体现出学生对生命的诠释,这也成了师生共享的一种资源。
四、提升对话质量
随着教师走出“一言堂”,反对“标准答案”,主张“多元解说”这样一个进步时,我们也看到了另一种弊端。在教学中,由学生说了算,所有的问题都没有了答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放任自流。由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学生的发言中会出现读音错误、用词不当、语句不完整以及知识点的错误等问题。作为教师绝不能将语文的工具性抛在一边。记得在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时,让学生用简洁的话来概括文章内容。一生说:“文章写的是李大钊在被捕前的革命工作,被捕时与敌人顽强斗争,和被捕后在法庭上的英勇表现以及去世的事。”我首先肯定了他概括的完整性,我说:“其中有一个词用得不贴切?”有学生马上意识并醒悟说:老师,去世可以换成“牺牲”。我又继续鼓励:“还有别的词吗?”用“遇难”。这样,学生的语言在教师的提示下得到了修正,显得更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得到语言的熏陶。由于学生阅历的限制和认识的差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表层或者单一的,很多时候学生的对话甚至是偏离了主题、偏离了文本,我觉得这样的对话是无效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去,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体验,而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总之,语文的对话教学,要在和谐、温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技巧,深追问题的实质,和学生一起既尊重文本又不迷信作者;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对话的过程中不盲从别人、不固执己见,让学生在对话中得到熏陶,体会作者的情感,达到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遨游在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里,丰富自己的语言,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
参考文献:
陆克珍.对话教学视野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养[D].云南师范大学,201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