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母语和二语口语表现的对比分析

2016-05-10 09:06周宇杰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复杂性准确性

摘 要:本研究以中国小学中年级学生和大学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课堂课文表演为例,从流利性、准确性、复杂性三个维度对上述两组被试的口语表现进行了测量。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学生组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各项指标均高于留学生组,流利性与句子准确性方面,两组数据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在复杂性方面,两组被试的句子和词汇复杂性差别不明显,但在以话轮长度为指标的复杂性方面留学生组显著高于中国学生组。这些发现揭示了汉语母语者和二语者口语表现的不同发展特点。

关键词:汉语习得;口语表现;流利性;准确性;复杂性

1研究背景

语言表现也称“语言表达”(王建勤,2009:7),指的是“在具体情况下人对语言的实际运用”(Richards 等,2000:338)。语言表达分析也叫语言运用分析(刘珣,2000:203),即对学习者运用语言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在语言习得研究中,语言表现分析是研究学习者语言及其发展过程的重要方法。

近年来,语言表现方面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个群体的研究,缺乏对这两类群体的语言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完成同一任务时,汉语母语学习者与二语学习者各自语言表现如何,以及可以采取哪些量化指标来测量这两个群组的语言表现,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比较少。

“三性” ——流利性、准确性、复杂性(Fluency,Accuracy,Complexity)分析是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为分析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和平衡的视角。这种方法常常用来测量学习者完成语言任务时的语言运用的表现。其主要作用为分析学习者语言表现特别是口语表现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标准。

本研究主要以语言表现理论作为主要依据,打算考察同处于学校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汉语母语者和二语者口头语言表达的特点,探讨如何对其进行综合的测量,并对两组被试的口头语言表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研究方法

2.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选取小学中年级中国学生组与大学中年级外国学生组作为实验对象,考察这两个组别在完成同一任务——课堂课文表演时,其口头表现的异同。

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是目前公认的描述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三个维度,简称为“三性分析”。这种方法常常用来测量学习者完成语言任务时语言运用的表现,近年来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因此,本研究将从复杂性、准确性、流利性三个维度,从词汇、句子和话轮三个层面来考察中国学生组与外国学生组完成课文表演时的口语表现。具体测量指标参见下文。

2.2研究对象

被试组共38人,都为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学生;其中男性19人,女性19人。他们来中国之前都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四级。母语组共38人,为XX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学生。其中男性21人,女性17人。

为了确保测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确定母语被试者年龄之前,我们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在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学生的平均句长与四年级学生相差不大,在对某一个题目进行口头表达时(如“家对你来说是什么”),二者所用单词的总数量差异较小。同时我们对比了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在上课前对课文的理解后发现,四年级学生对课文及生词的理解程度与留学生较为相似。两组受试者的口语水平是基本一致的,且具有可比性。

2.3实验设计

2.3.1两个实验组在年龄、认知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为了让学生都有话可说,我们选取了一个人类共有的最基本的情感话题——父女关系作为课文改编表演的题目。我们挑选的是留学生课文《成功之路》(进步篇)第二课《父亲的实验》,课文直观易懂,有利于发挥被试的想象力,贴近生活且容易产出。在两组学生学习完课文后,我们请学生两人一组角色扮演,将课文改编并表演出来。我们用摄像机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拍摄下来,再使用电脑转写软件将视频语料转写为文字语料,再对其进行分析。

2.4测量指标和统计工具

对“三性”的测量有许多方法。我们参考Ellis&Barkhuizen;(2005)、曹贤文(2009)等研究中采用过的有效测量指标,确定本研究的测量指标如下:

2.4.1流利性测量指标:每分钟汉字数和词语数,话语重复的数量和话语停顿的数量;

2.4.2准确性测量指标:错误句百分比和自我修正的次数;

2.4.3复杂性测量指标:平均句长(MLU)和平均话轮长度;生词使用率。

本研究收集的原始语料是记录课堂表演的视频,为了分析上的方便,笔者把这些材料都转写为文字语料,并根据上述测量指标进行标注,然后进行统计。字数、词数先采用北语BCC语料库在线分词系统进行初步的切分和统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人工检查、重新划分和统计。句子、话轮及所有词、句错误的辨识和标注全部由三位小组成员人工完成并交叉核对。

3统计结果

4分析和讨论

为了检查两组被试的汉语口语表现在流利性、准确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指标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使用SPSS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上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

4.1流利性统计结果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时间有关的变量方面,中国学生组的字产出流利性和词产出流利性分别为155.84字/分和108.04词/分,留学生组分别为123.56字/钟和82.55词/分。中国学生组平均每组停顿的数量为1.16次,留学生组的数量为5.63次。在犹豫现象的数量方面,中国学生组平均每组犹豫的数量为2.13次,留学生组的数量为2.56次。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与时间有关的变量方面,字产出、词产出流利性和停顿数量三项指标方面,两组之间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中国学生组的流利性显著高于留学生组。犹豫现象方面,两组差异不明显。

4.2准确性统计结果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错误句百分比方面,留学生组“每100句错误数”为30.16,中国学生组为11.53;而在自我修正方面,留学生组平均每组自我修正的次数是4.11,中国学生组为2.16,留学生组的自我修正率高于中国学生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错误句百分比和自我修正数量方面,两组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中国学生组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留学生组。

4.3复杂性统计结果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词语复杂性指标方面,留学生组的生词使用比率33.62%,中国学生组的比率为30.73%。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被试词语复杂性上差异不显著。在句法复杂性方面,平均句长方面,中国学生组平均每句16.22字,留学生组平均每句11.70字。但以话轮长度来测量,中国学生组的话轮平均长度为22.30字,留学生的话轮平均长度为23.07字。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平均句长上的差距不显著,而在话轮平均长度上则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5总结

通过上述测量、统计和分析,中国学生组和留学生组在完成课文改编表演时的口语语言表现测量结果总结如下:

5.1中国学生组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各项指标均高于留学生组,尤其在流利性及词汇与句法准确性方面,两组之间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5.2在复杂性方面,两组被试的句子和词语复杂性测量数据差别不明显,但留学生组在以话轮长度为指标的句法复杂性方面显著高于中国学生组。

上述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在完成同课文改编表演的实验任务中,其口语表现的各项测量数据显示了较大的差异,从中可以发现汉语母语者和二语者口头表达能力的不同特点。平均语流长度、充实停顿的数量受语言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母语组的流利性指标均显著高于被试组,显示出被试组与母语者的差距。话语重复的数量方面,被试组与母语组差异不大。这可能是学习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对这方面关注的结果。母语者的优势也反映在准确性的指标方面,特别是句子准确性的测量数据,留学生组与中国学生组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尽管经过多年的汉语学习,但与汉语母语者相比,中级留学生的汉语口头表达在使用准确度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不过留学生显示出的显著的自我修正现象也表明他们对自己的言语输出有了一个明显的自我监控意识。

在词语和句子复杂性指标上,两组被试的口头表现测量数据大致相同。不过,在生词使用率和话轮长度两项复杂性指标上,留学生组均高于中国学生组,特别是话轮长度的测量数据,两组间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我们对比两组语料,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留学生在一个话轮中所说的句子较多,在说完应该表达的意思后倾向于将自己改编添加的内容说出来,使得后者的话轮总数明显高于前者。同时,生词使用率的测量数据显示,留学生组的指标高于中国学生组,这显示出成人二语学习相对于儿童母语学习的优势,成人在学习二语时,大脑中已有的丰富的概念系统会对词语的理解和表达产生积极的迁移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9

[3]彭聃龄(主编).《语言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刘虹.《会话结构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曹贤文&邓素娟,《汉语母语和二语书面表现的对比分析--以小学高年级中国学生和大学高年级越南学生的同题作文为例》[J].2012.2

[6]曹贤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学习者语言分析与方法述评》[J].汉语学习,2009.6

[7]Analysing Learner Language, Ellis.R.&G.Barkhuiz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8]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词典)

[9]Richards.J,J.Platt&H.Platt;,管燕红译,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0

本项目受到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43-0094)

作者简介:

周宇杰(1995~),女,汉族,湖南娄底,湖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二语习得。

平均句长(The Mean Length of Utterrance , 简称MLU)是指语言学习者自发的言语样本中每个句子所包含的有意义单位的数目的均值,其中有意义单位一般是指词或语素。美国心理语言学家D .McCarthy 指出,MLU是最为“可靠的、容易测定的、客观的、定量的、并容易理解的测量语言成熟程度的尺度”(Carroll, 1979)。因此,我们在这里将重点考察母语者和二语者口语表达时MLU的差异,计算时将采用以汉字(音节)为意义单位。

话轮是指“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的一番话,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为标志。”(刘虹,2004)传统上复杂性是通过检测学习者使用下位结构的数量来测量的,现在常常通过统计话轮的数量、话轮的长度来衡量。(曹贤文,2009)

猜你喜欢
复杂性准确性
突破从句易错点提高表达准确性
复杂性肛瘘治疗的临床思路探讨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