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一、加强对阳明文化内涵的挖掘
任何一种思想和理念的实现,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形式来实现,文化的传播,必须要明确到底传播什么内容。现阶段阳明文化传播的最大问题便是传播内容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阳明文化的内涵上的挖掘。
为了更好地实现阳明文化传播的效果,建议积极开展有关阳明文化的学术研究,深入挖掘阳明文化的合理内涵。一是对阳明文化进行系统性的深入研究,通过组织相关阳明文化专家或者学者对阳明文化的传播背景、途径、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把研究成果整理出版,形成学术著作,帮助其他对阳明文化感兴趣的人,加强对阳明文化的认识。二是规划要系统科学,建立阳明文化资源数据库,脚踏实地的对阳明文化进行调研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规划,并从文化的角度去制定科学的阳明文化传播纲要。三是正确处理阳明文化当中的精华部分与糟粕部分,杜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精华部分与糟粕部分共存在的不良现状的发生。四是正确处理好阳明文化学术研究以及对阳明文化的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的关系。因此,只有确保真正对将阳明文化内涵的挖掘,才能确保阳明文化传播内容真正体现了阳明文化的内涵,才能有效地将阳明文化传播出去。
二、完善阳明文化传播效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1.健全阳明文化传播效果监督体制
阳明文化在进行传播时,其牵涉的部门较广,包括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等,为其监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从另一角度进行思考,说明了加强阳明文化传播监管的重要性。而对阳明文化传播效果的监督,大体可以划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对阳明文化的文化活动的监督,二是对阳明文化交流活动的监督。从宏观的角度而言,监督需要树立起监督意识、健全监督制度、真正落实监督责任。从意识的角度而言,要以前瞻性以及全局观念作为前提条件,要主动监督,做到公平对待;监督的制度上要严格进行审批,把握好阳明文化传播入口,并加强日常检查,对阳明文化的传播工作进行规范化,更要完善退出机制,畅通阳明文化传播出口。在落实监督方面要建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从现阶段阳明文化的实际运行效果而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建立专门监督管理机构,解决监管主体的问题,也就是谁来监督的问题。个人建议,对阳明文化运行的监管,可以由贵州省政府来具体执行。此外还要改专门成立监管处,承担此项职能。但对阳明文化的监管,依据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则适宜引入第三方平台,比如国家文化宣传等部门来具体实施。亦提出改进意见。
2.完善阳明文化传播效果评估体系
我们在对阳明文化进行传播时,需要对传播效果进行评估,这时候就需要建立其一个完善的阳明文化评估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对阳明文化传播效果进行指导以及管理,从而提高阳明文化的传播效果。对于阳明文化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评估机构,二是评估方式和评估内容,三是评估周期和评估结果。评估机构可以由贵州省政府设立,成立阳明文化评估小组。小组成员可以通过专家库的方式,去吸纳或者招聘一些对阳明文化有一定了解深度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可以包括教育部负责人员、或者阳明文化研究学者等。对于评估内容,应当坚持第一时间评估的原则,评估内容应当包括阳明文化的管理模式、阳明文化传播的工作情况、阳明文化传播的内容、阳明文化传播过程中举办的文化活动、参与者对阳明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参与者对阳明文化的满意度、参与者对阳明文化的接受度等。评估周期应该根据阳明文化传播效果的事迹情况设置年限。最终通过以上三点,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阳明文化传播效果评估体系。
三、完善阳明文化媒体传播策略
1.媒体对传播阳明文化的目标定位必须统一
要想让阳明文化更加利于传播,我们就需要要阳明文化更具备感染力、稳定性,让受众在脑海里留下对阳明文化的深刻印象,着就需要把对外传播的阳明文化的形象给统一起来,作为一种准确、固定的概念来进行传播。现阶段,媒体对阳明文化传播上的定位还没有统一起来,不同的媒体,对阳明文化传播出去的内容也具有差异性,有时,甚至同一家媒体对阳明文化的传播定位也不一样,这就给受众在理解上带来了困扰,对阳明文化的认知产生了混乱。因此,阳明文化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时,应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的形象。这样才能够让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辨识出阳明文化,并对阳明文化有着一个统一而有清晰的认知。
2.扩展阳明文化传播渠道
在对阳明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对大众传播进行利用,也需要对人际传播进行利用;不仅仅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也需要对网络媒体进行利用,发挥出网络媒体的优势。虽然人际传播相对于大众传播而言,传播的速度慢、影响小、范围小,但是人际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是面对面进行交流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受众的反馈信息,降低了传播过程中的干扰,能够帮助传播者及时纠正错误,解释误会。人际传播便于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进行情感上的沟通。由于文化本事就带有一定的情感性,通过人际传播文化,实际上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这一点对于阳明文化通过人际传播同样适用。因此,我们应当对外来旅游访问人士、对外文化输出工作者、海外华侨等进行重视,重视他们在人际传播当中所充当的作用。此外,阳明文化的传播,还要对网络媒体进行利用。随着“推”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年轻人备受喜爱的传播媒介。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结合了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的有点,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也更强、反馈及时,情感性突出。因此,我们在对阳明文化进行传播时,也应该顺应媒介发展的新环境,进行内容上的重新创新,制作出适合这些网络媒介传播的内容。最后,我们还应该深入挖掘具有阳明文化特色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制作城书法、绘画、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等形式,去进行传播,让阳明文化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以此改变传播渠道过窄的不良局面。
3.做好传播阳明文化的媒体与受众选择的媒体对应关系
目前,对阳明文化进行传播的媒体,在内容上并没有做到具备针对性,内容的发布上,也没有任何规划,在内容的形式上也只是口号式的宣传,或者劝说式的传播方法。因此,媒体在对阳明文化进行传播时,应该尽可能得去挖掘一些手中比较感兴趣的事迹去当作阳明文化传播的载体。其次,在对传播阳明文化进行传播时,媒体也应该对受众进行划分,从受众心理出发,可以将阳明文化传播的受众分为旅游参观者、国内外学者、对阳明文化感兴趣的爱好者等,针对不同的受众选用不同的传播方式,选择不同的传播内容。
四、进一步完善阳明文化传播节事活动传播策略不足
1.节事活动传播与阳明文化传播并重
无论是政府或者是其他活动举办方在举办有关阳明文化节事活动的时候,要避免“重视活动,轻视传播”的局面出现。不仅要把人力、物力、财力放在节事活动本身的策划、运作上,更要把人力、物力、财力放在阳明文化的传播策略上。在思想上,要有一个传播阳明文化的意识,把宣传扬名文化以及宣传节事活动放在相同重要的位置上。此外,当举办阳明文化节事活动时,要注重通过媒体去报道,帮助阳明文化的传播,并在报道的内容中,增加一些关于阳明文化节事活动的内容,这样就能够在一篇媒体报道中,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宣传了阳明文化节事活动,二是,传播了阳明文化。例如曾经广州省举办亚运会时,就很好的把传播体育文化和城省文明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且作为媒体,也不仅仅只是宣传亚运会,更是通过亚运会去宣传广州省的城省形象,让广州城省形象得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我们也可以从中进行借鉴,把节事活动和阳明文化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活动上、策划上、运作上、宣传上突出两个主题,互动主题以及阳明文化主题,让阳明文化能够借助于节事活动得到有效传播。
2.节事活动主题要贴合阳明文化定位
我们应该立马砍掉一些和阳明文化传播定位不统一的节事活动,对主题相似的阳明文化节事活动进行合并,对与阳明文化传播定位统一的节事活动应当努力,并进一步创新。这也是目前解决阳明文化节事活动杂、乱、多的重要方法。而当我们举办阳明文化节事活动时,更应该不追求数量上的多,而是应该追求高质量的节事活动,这也是举办阳明文化节事活动的原则。[5]反对阳明文化节事活动流程无差别化,更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模式,让传统文化先行,随后进行文笔表演,最后进行交流合作的套路化模式。我们应该根据节事活动的主题,去结合阳明文化的传播定位,去构思、策划、运作节事活动。因此,这便需要阳明文化的节事活动引入省场化机制,减少政府对阳明文化节事的干预,让专业的节事活动策划公司去进行构思、创新,打造出利于传播、具有特色的阳明文化节事活动。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承办、省场运作”的模式,把阳明文化节事活动当作一项系统的方案去进行运作,最终达到节事活动主题与阳明文化的传播定位统一协调。
参考文献:
[1]李宗诚.《节事活动与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当代传播,2007年,第,31-33页
[2]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一版,2005年
[3]王钧、刘琴.《文化品牌传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朱至珍.《城市营销——宁波赢得未来的战略方法》,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第一版,2006年
[5]刘继南、何辉.《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