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与《草原日出》中的生态主义叙事声音比较

2016-05-09 12:34冯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狼图腾比较

冯平

本文为:2014年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项目题目为:生态主义叙事学视野下中西方草原文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4C120。

摘 要:《狼图腾》这部小说主要以狼为叙述主体。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史诗般的叙述手法和深邃的人文胸怀是本书的最大亮点,它更是一部关于游牧文明和草原生态的挽歌。《草原日出》讲述了一个15岁的小男孩在南非的一段生活经历。本文拟以叙事声音视角为基础,选择相应的叙事策略,借此传达出生态主义思想。

关键词:生态主义;《草原日出》;《狼图腾》;叙事声音;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02

一、姜戎和他的作品《狼图腾》

出生于干部家庭的姜戎,少年时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深爱俄罗斯文学。他的作品具有叙事宏大、细节丰富、主题多意,有跨越地域文化和民族信仰的人类化意义的特点。而姜戎对草原的热爱是他提笔写《狼图腾》的一个潜在原因。1967年自愿到内蒙古额仑草原牧区插队落户。正像小说中的主人公陈阵一样,姜戎在草原上与狼生活达十一年之久。他掏过狼窝、养过小狼、亲眼目睹过狼与黄羊、狼与人、狼与马群的大小无数次战役。正是狼的品质和草原人对狼的图腾崇拜,以及13世纪蒙古骑兵的征战之谜,使姜戎沉迷其中达30年之久,最后用了差不多6年的时间创作了小说《狼图腾》。

《狼图腾》在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是一个灿烂而奇异的存在:如果将它作为小说来读,它充满了历史和传说;如果将它当做一部文化人类学著作来读,它又充满了虚构和想象。作者渊博的学识和奇妙的文学能力是此部作品的独特性。它的具体描述和人类学知识相互渗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议。因此,这是一部情理交织、力透纸背的大书。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因之,这是一部狼的赞歌,也是一部狼的挽歌。

二、多丽丝·莱辛和她的作品《草原日出》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坛最卓越的作家之一,堪称“文学老祖母”和“文坛常青树”。她以其持久高涨的创作激情、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常变常新的写作手法、多元鲜明的创作主题,以及深邃独到的思想内涵享誉世界文坛。

《草原日出》的故事情节简单,主要讲述了一个15岁少年的一次狩猎经过。黎明日出前,少年飞奔去草原狩猎,一路上感受着自己身体活力和激情带来的自豪和兴奋,并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突然,一只受伤的雄鹿结束了这一切。他目睹了受伤雄鹿被蚂蚁啃噬的全过程。面对一堆白骨,少年先是感到恶心、恐惧、愤怒和同情,接着意识到正是自己不负责的行为导致了惨剧的发生,从而陷入了痛苦的思索。生态女性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批判男权价值观,赞美女性本质,承认女性生育特质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三、《狼图腾》中的生态主义叙事声音——人与自然平等

在土地伦理观的生态关怀角度的指导下,姜戎的狼图腾讲述了草原上人与动物的故事,以关注草原这个大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为主。在作者眼中,人类是生物群落的成员-生物公民。狼图腾揭示了造成草原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和社会根源。狼的消失预示着草原成生态危机的出现,并且预示着造成的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但我们不可以断定这是造成这一危机的根本原因。人类对于物质生活盲目的追求和过多的奢望是导致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狼图腾》完美地诠释了“敬畏生命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它对世间每个生命都有着理解和同情,不单是对草原的实际主人——狼,怀有深深的敬意,对于其他动物也怀有真诚的敬意。小说主人公陈阵在与小狼的接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在草原这个大生态系统中,人与其他万物应该是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应该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人不应该狂妄的自诩为自然的主人和中心。

四、《草原日出》中生态主义叙事声音——遵循自然规律

在《草原日出》中,从小男孩对自我生命的认识成长过程中折射出人类对自己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草原日出》中的主人公——小男孩在小说的开始明显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典型代表。在小说的开始,小男孩对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个体的成长充满信心,喜悦和骄傲。在他看来,他认为自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更是其他生物不可战胜的。小男孩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的控制意图更加强烈的反映了他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小男孩对自己的生命力量感到狂喜和骄傲的同时,自信心也极度膨胀,在他看来,他就是这个自然界的中心。这种面对大自然的唯我独尊和狂妄的思想显然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而这正是现代社会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当小男孩看到一头雄鹿被一群蚂蚁所吞噬的时候,他感到一阵惊慌,简直难以相信。垂死的雄鹿引起了小男孩的同情,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向雄鹿开枪,结束他的痛苦。但是男孩并没有开枪,不是因为他意识到雄鹿已经死了,而是他突然意识到了他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生机勃勃似乎有着无限能量的人在大自然面前其实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这就是大自然的演变规律,人类的来与不来,人类的存在与不在,其实对大自然的规律没有什么影响。这一幕使小男孩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大自然的力量,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因此小男孩对自身的力量与大自然的力量之间的关系的重新认识其实也从侧面折射出了人类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五、《狼图腾》和《草原日出》中生态主义叙事声音比较

《狼图腾》探索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的道路。人类与自然的不和谐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自那之后,人类掌握了更强大的力量,同时需要更多的生产资料和随之膨胀的享受欲望。科学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包括生活以及交通,信息等方面,但同时也引发了人类的种种思考和深思,《狼图腾》一书也表达了这样的忧虑。

《草原日出》从文中小男孩的思考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男孩是用生态理性在提醒自己“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整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权利可以随意被改变,而是应该顺其自然的发展。对于人类,我们应该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反思自己所犯下的错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两部作品均通过作者型叙事声音的叙事策略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平等。从最初的无知,认为自己的力量无穷无尽,是任何其他生物都不可战胜的。到后来认识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再到后来认识到无论科技怎样发展迅速,人类都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而应该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六、结束语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而不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人类的利益为价值判断之终极尺度的文学。生态文学以生态整体主义或生态整体观作为指导考察自然与人的关系,它对人类所有与自然有关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判断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即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和持续地自然存在。不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不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尺度,并不意味着生态文学蔑视人类或者反人类;恰恰相反,生态灾难的恶果和生态危机的现实使生态文学家认识到,只有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前提和最高价值,人类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消除生态危机,而凡是有利于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最终也一定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利益或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姜戎,《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2]王学谦,《〈狼图腾〉与新世纪文学的生命叙事》.《文艺争鸣·评论》,2005年 2 期。

[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一版。

[4]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 年第 3 期。

[5]雷达,《狼图腾的再评价与文化分析》.文艺争鸣,2005 年第 4 期。

[6]汪树东,《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年第一版。

[7]瞿世镜等.当代英国小说[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年

[8]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年

[9]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 王逢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

[10]王诺.欧美生态文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11]陈力君 中外生态文学作品选[M]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0.

[12]王立﹑沈传河﹑岳庆云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猜你喜欢
狼图腾比较
《狼图腾》的狼性与人性分析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狼图腾》中“狼”符号的主体性探析
蒙古国看《狼图腾》:女主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