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琳
一、做好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方法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借助类比法,关联记忆,迁移应用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在某些属性上存在共同点或相似点,根据其相似点,而推出其他属性也具备类似属性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利用已知寻找未知,由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形式。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两类不同但有一定关联性的知识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点,然后借助共通点,推导出问题的解题方法。
例1 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心,如图1,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解析: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在内容和表达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故我们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答案为B。
2。运用图解法,形象直观,简单明了
图解法主要依据题意作出图形,然后找出问题答案,它是物理解题中最为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图解法,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
例2 如图2,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θ的光滑斜面上的球,当细绳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偏移至竖直方向的过程中,细绳上的拉力将( )。
A。先减少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少
D。逐渐增大
解析:球的重力有两个效果,即拉细绳和压斜面。用图解法分析,问题很快能够得到解答。首先作出力的分解图,如图3。由图可知,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至竖直方向时,细绳上的拉力F2将先减少后增大,当F2和F1方向垂直时,F2有极小值;而球对斜面的压力F1逐渐减小。答案为A。
二、强化习题变式训练,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习模式,强化习题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意识,提升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巧借一题多变,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一题多变, 是指在保持问题实质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或问题的结论,使之成为更有价值的新问题。通过一题多变,可以触类旁通,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借助一题多变,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解题能力。
例3 如图4,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斜面水平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 求:(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2)重力对物体做的功;(3)斜面对物体做的功。
变式1:若改为一起向上匀速移动距离l呢?
变式2:若改为一起向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l呢?
变式3:若改为向左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l呢?
2。善用一题多解,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一题多解,即用多个物理规律去处理同一物理问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总之,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优选有效策略,加强学生物理习题解题方法及技巧训练,强化习题变式训练,从而提高习题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