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娟
摘 要:作者针对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童话教学的目标,并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86-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童话的学习放在学生第一学段学习目标的第一要位,童话对于儿童成长的启蒙作用可见一斑。童话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童话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童话对儿童心理成长的特殊价值在于:童话可以启迪儿童的想象力,增加儿童的不同生活体验,拓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儿童文学体裁的作品在当前小学语文课本所占的比重是很高的,而作为儿童文学的代表性体裁——童话,其选文量在当前的语文教材体系中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童话教学的目标
1、认识社会,了解生活。童话来源于客观生活,是对客观生活的反映。在童话故事离奇曲折的情节和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的背后,引发的是人们对于客观社会的理性思考:如何分辨真善美、假恶丑;如何更好的与人们交流相处;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童话中隐含的许多道理容易给我们很多具体的启示。七到十二岁是儿童的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是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我们要善于利用童话的特点,在具体的童话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
2、丰富情感,学会审美。童话往往能用优美细腻的语言塑造出一系列饱含着艺术美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常常是善恶美丑的化身。学习童话就要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儿童学会分辨是非美丑,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儿童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拥有一种美的享受,引导学生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和保持崇高的信念,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的心理情感。“教育者如果让儿童经常看到、听到、理解到许多美好的事物,就会使儿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利于形成高尚的情绪。”
3、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童话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可以促进儿童逻辑思辩能力的培养,思维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能力的提高必然带动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童话体的作品中,往往有很多生动活泼的饱含美感的语言,这种语言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内心。教师应在教学童话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充分利用童话教材中那些鲜活的语言,在具体的童话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言语和思维训练,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1、创设童话情境,营造童话氛围。童话不同于其他体裁的文章,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具有想象、夸张、象征和拟人等特征。童话故事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回到相应的情境中。创设了童话的情境,童话中所发生的一切才是真实的、合理的,才是能够为小学生所接受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创设童话情境,营造童话氛围呢?
(1)教师的范读——将学生引入童话。儿童喜欢听童话故事,将儿童引入童话情境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师的示范性朗读。“教师的范读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一个示范作用,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教师饱含感情的朗读,可以出神入化地引领学生神游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那绘声绘色的范读,能够引导学生体会童话中最真挚的思想感情,感情投入了,教学的情境自然也就进入了。教师在范读过程中那流利准确的发音,能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解决。
(2)用童言讲童话,用童心听童话。通过聆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师的范读为他们提供了参照的标准。童话的写作对象是这些小学生,童话的语言也是他们所熟悉的。因此,在教师精心创设了童话阅读的情境后,应该由这些跃跃欲试的小学生们用自己的声音阅读自己的读物。
2、细品重点情节,把握整体脉络。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隶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因此在创设了童话创作的基本情境后,我们应该用文学的眼光来审视童话——既要引导学生品读重要情节,又要防止片面的肢解童话,引导学生学会从童话故事的整体认识经典情节的作用。
(1)重点情节细细品味。所谓的“重点情节”,我们一般也称之为细节。童话故事的情节就是由一系列的细节所组成。因此,我们可以说,童话故事中的重点情节,也就是构成一篇童话故事的主要“骨架”。对于童话故事重点情节的品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整体脉络清晰把握。品味了重点情节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回到童话故事整体来把握童话故事的发展走向。而这些重点情节也只有在回到童话故事主体后,才变得更加“合理”。在完整童话故事中,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与作品产生“共鸣”,他们能更加理解丑小鸭变为天鹅的激动与兴奋,小男孩在说出真话后所引起的震撼。从整体上把握童话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厘清童话故事的发展线索,有利于从整体把握童话的思想内涵,我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就更顺畅了。
3、将童话阅读的生命力延伸至课外。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籍。在选择时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那些多种多样、趣味性强、难易适中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阅读。“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
其次,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那些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知识相互联系,扩大知识面。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材最多的就是童话作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童话作品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课外读物,而且在 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建议”中也要求:“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中外现当代童话”,作为教师可以选择童话作为扩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突破口。当然,这也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提升童话教学的质量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施茂枝.多维视野下的语文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253-254.
[2] 袁柳彬.童话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