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减退研究评述

2016-05-07 08:17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访谈教务问卷调查

周 颖

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减退研究评述

周颖

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为引起学术界对二语学习动机减退现象的更多关注,回顾了欧美、日本、越南等国家大、中学生二语学习的动机减退研究,梳理了国内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大学生二语学习动机减退的研究,发现相关概念、定义范围不清;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对象不够丰富,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动机减退研究不够充分。针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减退研究现状,提出了着重考察内外部因素对中亚留学生动机的影响以及减少动机减退因素影响的策略。

关键词:动机减退;第二语言习得;问卷调查;访谈;教师;学习者;教务

1问题的提出

第二语言习得中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也不乏失败的案例。很多学习者怀着一腔热情开始学习,随着学习进程的展开,动机和兴趣逐渐削弱,有的甚至完全衰竭,最终导致学习失败。这些失败的案例更应引起注意,导致动机减弱的消极性因素更值得关注。

动机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在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中,学习动机所占的比重达37%,是所有因素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项[1]。对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也因此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对动机减退(demotivation)现象的研究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的相关研究更是少见。

2动机减退理论

对消极因素的研究为动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解释语言学习失败的案例提供了新思路。动机减退研究旨在发现削弱学习者学习动机不同层面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在教师、教学环境或学习者自身层面进行调试,以减少动机减退因素对学习者学习动机和学习进程的破坏作用,从而降低学习失败率。

3国外动机减退理论研究概述

3.1欧美国家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Gorham和Christophel最早在传播学领域对学习动机减退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对3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概2/3的被访者将他们学习中的动机减退归因于教师,并列举了被多次提及的动机减退因素:对成绩不满;教师很无趣、准备不充分;不喜欢教学内容;对教学材料的组织不合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难以接近、对学生有偏见等[6]。

Chambers对英国191名中学生和7名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该研究最有趣的发现是师生双方对造成动机减退因素的看法相去甚远:学生将其归结于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班级大小等,而教师却不认为学生动机减退与教师有关,而将其归为学生心理、学习态度、社会、历史和地理原因等[7]。Chambers的研究只是简单地罗列师生双方不同的观点,得出的结论也非常有限,但他指出有时动机减退的原因并不在于课堂,而来自于家庭的影响以及学习者之前的外语学习经历。同时,他还指出动机减退的学生也并不希望被忽视、被放弃,他们渴望得到鼓励,这对教师而言是有实践指导意义的。

Rudnai对15名匈牙利中学生进行了访谈,首次将研究对象锁定为动机减退型学习者。他认为,动机减退因素主要存在于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境层面,这为后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范例[8]。

Oxford让250名美国高中生、大学生回忆并书写时间跨度为5年的学习经历,发现造成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原因主要跟教师有关的因素,如师生关系、师生风格、教师态度等[9]。与以往研究不同,该研究增加对动机减退现象的历时考察。其结论虽揭示了动机减退的四方面原因,但实际上主要集中在教师方面,未涉及其他导致动机减退的因素。

Ushioda对20名法语学习者进行访谈,在归因方面发现学习者倾向于将学习的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而将学习的失败或学习动机减退的责任推给外界,并将动机减退的因素主要描述为某种教学方法或学习任务[10]。

3.2亚洲国家的相关研究

进入21世纪以后,动机减退研究引起了亚洲研究者的关注,并采用欧美的研究方法对本国的学习者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Hasegawa对223名日本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经历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与西方的研究相似,结果大多指向与教师相关的因素,不适当的教师行为会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12]。

Falout等对164名日本大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减退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再次指向教师因素。同时,研究者还从学习者层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学习者自信心减退也会对动机产生消极影响。研究还指出教师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产生重大作用[4]9。

Trang 等在100名越南大学生对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描述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显示大部分学生有学习动机减退的现象(88%)。Trang和Baldauf将动机减退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与教师直接相关的因素占外部因素的38%,其中教学方法是最主要的原因[13]。这项研究还指出教学方法能产生九大负动机,而其中单调枯燥的知识传授最易引发动机减退。Sakai等将参与调查的日本高中生按照动机强弱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强动机学习者和弱动机学习者在动机减退因素的认定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4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4.1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研究

近年来,国内的研究者也注意外语学习者动机减退的因素分析。李艳辉[14]、张哲[15]、梁良[16]、胡卫星等[17]149、刘佳[18]、汤闻励[19]75、周慈波等[20]155、廖雪莲[21]和高强[22]50撰文分析了英语学习者动机减退现象。

胡卫星等对16名英语教师和17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MOS构建了一个造成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最终因果模型。与西方的主流结论不同,除了教师因素外,该研究认为学习者自身因素,如学习兴趣、目的、焦虑等,以及学习环境都对会不同程度作用于学习者的动机,且各变量存在交互效应[17]149。

汤闻励对277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引起学习者动机减退的因素涉及教师、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自身因素等各个层面[19]75。研究还发现不同因素对英语学习动机强、弱的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周慈波等以766名大学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动机减退的行为与表现,并发现动机减退是由教师、课程、教学设备等外部影响因子与兴趣、学习策略等内部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20]55。周慈波还将41名中国大学生和36名日本大学生进行对比试验,发现两国受试对象在教师、语言文化和学习者三类影响因子上的烈度排序和题项均值差异显著[23]。

与前人不同,靳铁柱把研究范围限定为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习得过程中的动机减退因素,研究结果指向学生自身因素,而非教师方面[24]。谢桂梅探讨了分级教学和动机减退间的关系,比较了有动机学生和动机减退的学生群体、教师因子和其他因子在动机减退中的作用[25]。

高强等对655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其中9人进行访谈,结果表明,相对于学习者学习能力、课外生活和评价三方面,教师与教法、课程与教材、教学条件对动机减退的影响较为显著[22]54。但该文的不足在于没有关注这些动机减退成因之间的交互作用。

4.2外国人汉语学习动机减退研究

随着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事业的逐步推进,以汉语学习者群体为对象的动机减退研究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4.2.1目的语环境下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减退的研究尚不多见。俞玮奇调查了209名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减退情况,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汉语学习的负面态度是影响最强烈的因素,而教学环境、学习者的自信心不足、学习内容和教师因素也有着重要影响[26]31。研究还发现,造成不同语言能力、不同国别的学生动机减退的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各类负动机因素并不是相互孤立的状态,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关性: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与自信心、教材和考试成绩相关;是否继续学习汉语与其他课程或语言的学习以及缺乏内在动机因素的强弱相关。

李晨楠对就读于上海的148名外国汉语进修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挑选了三位动机减退的留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得出,教师因素在影响留学生动机减退众因素中位列第一,而教师的态度一项又成为教师因素中对留学生影响最突出的因素。对考试的负面态度、对汉语的畏难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影响。分班不合理、频繁更换教师等教务因素以及教材因素,也对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减退有较大影响[1]23。

4.2.2非目的语环境下的相关研究

崔广莹对克罗地亚 87 名汉语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0人进行访谈,发现其动机减退主要受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因素的权重高达52.3%,是动机减退产生的主要原因。在10项与教师相关的项目中,影响最大的是教师讲解语法时间过长,教师把课堂变成自己滔滔不绝的演讲堂,不准确、不恰当的英文解释以及不规范的汉语普通话也成为引起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减退的重要因素。该研究认为,出现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国不同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造成的。此外,教师个人的知识水平、教学风格和教学能力也对动机减退的产生有直接影响[27]。该研究为在非汉语环境下对汉语学习者动机减退因素进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5评 述

语言学习动机减退的研究在过去的20年里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处于入门阶段,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相关术语和概念还有待厘清。国内使用的相关术语——动机减退、去动机、负动机、动机衰竭、动机减弱等,其概念及范围是否相同,是否可以相互替换?尽快厘清这些概念,界定概念的范围,形成一个学界普遍认可的操作性定义,对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以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都大有裨益。

其次,在已有研究中,提到了很多除教师之外的导致动机减退的因素,但在一些案例中,很难分辨哪些因素确实会导致学习者的动机减退,而哪些只不过是学生的托辞,正如Chambers提到的那样,“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对学生而言,对任何事表现出热情都是不够‘cool’的”[28]。依据什么作出正确的判断?动机减退和更普遍意义上的动机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动机减退对动机测量的信度有何影响?假定动机减退对学习者整体的动机有重要的影响,那么主要关注积极动机激发的测试的可信度就值得怀疑了。动机减退与学习者自身的特点是如何进行相互作用的?为什么在相似的情境中学习者在动机减退现象上却呈现出相当大的差异?动机减退因素是仅限于其产生的具体情境,还是存在于更普遍的情境中的糟糕体验?如果去除外部因素,如换掉令学生不满的教师,学生是否就能够恢复对学习二语的热情?再次,动机减退的理论基础还有待夯实,研究方法有待多元化发展,测试手段有待提高,研究视角有待拓宽。动机减退理论基础还相当薄弱,导致现有的研究陷入一种描写和分析,难以深入,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努力创新,定会有力地推动动机减退的研究实践。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回溯作文、访谈等,这些方法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一定局限性:在历时研究方面的劣势、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合程度不够等,要把实验研究和以上方法结合起来,再引入非参与式观察的方法,以解决目前调查中存在的被访者心理防御过强,或碍于“面子”不表达真实想法的问题。目前的量表不能满足研究的实际需要,只有编制出科学的、稳定的量表,才能实现动机减退的大规模研究,实现更客观、更全面、更快捷地掌握学习者学习动机减退的情况。此外,还需更多地引入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最新成果,并重视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学习者的影响,把动机减退纳入更宏观的研究,以期更好地解释动机减退现象。

最后,研究对象有待多样化。在国内,研究样本主要集中于非专业及专业学习英语的大学生,而对于海内外的汉语学习者群体的研究却很贫乏。按余玮奇所指出的“不同国别地区的学生动机减退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26]31,动机减退研究应关注到更多不同国别的来华留学生和海外汉语学习者。已有关于动机减退的研究中还没有出现专门以中亚来华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而来到新疆地区留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中亚。作为我国正在打造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交通枢纽,商贸金融、文化医疗和语言教育的中心,新疆这座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对中亚留学生的吸引力也日益增长。近年来,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俄罗斯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中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新疆在处理中亚事务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并加大了新疆面向中亚地区汉语推广的力度。中亚留学生来到中国,希望能学好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但是一部分却失望而归,而汉语学习动机减退是学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动机减退的因子,并及时进行调整,让他们恢复汉语学习的积极性,这不论对于学生还是管理者,都大有裨益。随着新疆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针对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减退研究已成为现实之需。

通过对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影响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因素既有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外部因素,也有对新疆或汉语的负面态度、学习策略、自信心等方面的内部因素。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如何作用于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哪个因素是最显著的因素?如何减少这些因素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影响?这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晨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学生去动机化调查[D].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1:1

[3]Deci E L,Ryan R M.Inst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ur[M]New York:Plenum Press,1985:57-61

[4]Falout J,Maruyama M A.Comparative Study of Proficiency and Learner Demotivation[J].The Language Teacher,2004(8):3-9

[6]刘宏刚.外语教学中的负动机研究:回顾与反思[J].语言学研究,2009(12):183-190

[7]Chambers.Taking the‘de’Out of Demotivation[J].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1993(7):13-16

[8]李绍鹏,田成泉.国外二语习得动机衰竭研究现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9-72

[9]Oxford R L.The Unraveling Tapestry:Teacher and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Demotiv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R].Seattle,WA:the TESOL’98 Congress,1998:21

[10]王蕾,曾洁.动机衰竭理论研究现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6):91-93

[12]Hasegawa A.Student Demotiva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Takushoku Language Studies,2004(107):119-136

[13]Trang T T T,Baldauf Jr R B.Demotivation:Understanding Resistance to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The Case of Vietnamese Students[J].The Journal of Asia TEFL,2007,4(1):79-105

[14]李艳辉.外语学习者失去学习动机的原因及动机的加强[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2004:1

[15]张哲.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因素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1

[16]梁良.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动机削弱初探[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 (3):75-78

[17]胡卫星,蔡金亭.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模型构建[J].外语教学,2010 (3):41-49

[18]刘佳.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减退因素的研究[D].成都: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5

[19]汤闻励.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分析[J].外语教学,2012(1):70-75

[20]周慈波,王文斌.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2012 (1):48-55

[21]廖雪莲.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因素的调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2

[22]高强,刘振前,王梅花.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消退成因探究[J].外语教学,2014 (2):50-54

[23]周慈波.中日大学外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对比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2 (3):51-55

[24]靳铁柱.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习得负动机因素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1):123-128

[25]谢桂梅.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衰竭实证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 (6):52-59

[26]余玮奇.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影响因素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3):24-31

[27]崔广莹.克罗地亚汉语学习者去动机因素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5):19-26

[28]德尔涅伊.语言学习动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155

(责任编辑:胡永近)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6)02-0073-04

作者简介:周颖(1981-),女,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对外汉语。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减退研究”(14XJJC740004)。

收稿日期:2015-11-08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6.02.021

猜你喜欢
访谈教务问卷调查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调查学生前概念的几种方法
访谈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以培养方案为核心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