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
(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皮肤病房,大连 116013)
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的疗效
张娜
(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皮肤病房,大连116013)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在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在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抑郁情绪;冠心病;胸痹
在临床上冠心病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正在呈现逐步升高的发展态势,且患者的病程表现较为缠绵,病情会反复发作,使广大冠心病患者及家属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负担明显加重,使抑郁状态出现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1]。有临床相对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我国的冠心病患者中,同时合并患有抑郁状态的人数达到70%左右[2]。本次对合并患有抑郁情绪疾病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1一般资料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合并患有抑郁情绪疾病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冠心病病史1~18年,平均病史(5.4±1.9)年;抑郁状态出现时间1~7个月,平均出现抑郁状态时间(3.0±0.6)个月;患者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2.4±8.5)岁;男性研究对象25例,女性研究对象17例;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病史1~16年,平均病史(5.1±1.8)年;抑郁状态出现时间1~9个月,平均出现抑郁状态时间(3.1±0.8)个月;患者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62.7±8.4)岁;男性研究对象24例,女性研究对象1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具可比性。
1.2护理方法采用常规冠心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在疾病治疗期间对患者给予足够的开导与安慰,使其能够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其实施临床护理的时候,应该首先给与其足够的关心、体贴,安慰、同情,并充分说明导致冠心病和抑郁状态出现的主要原因、治疗之后的最终转归,预后情况等,尽一切可能帮助冠心病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足够信心;(2)指导调和患者的喜怒忧思等情志,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的时候,主要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进行干预,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实际心理状态情况应该给予充分的关心,尽最大可能将患者在治疗期间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从对疾病本身产生的忧虑转移到日常生活中的开心、愉快等事件,以达到对患者的情志进行调摄的目的,以对气血经络的通畅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嘱咐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均应该清心静养,尽可能的适应并改善病情,精气神的调养工作要有意识的增强。嘱咐患者清心静养,不要因为外界的喜怒而动心气。日常生活中应该尽可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保证做到恬淡虚无,使气血化生和运行通畅,进而达到心神得养的效果;使气血调和,使病情在治疗之后的反复发作次数减少[3]。
1.3观察指标选择2组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治疗期间的情感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在疾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人数、在护理干预前后HAMD评分的改善幅度、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疾病治疗总时间等四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满意度评价方法在冠心病治疗结束后患者出院的当天,通过不记名打分的形式,了解护理服务满意度,100分为满分。超过80分为满意,没有达到60分为不满意,其余为基本满意[4]。
1.5数据处理方法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1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治疗期间的情感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对照组患者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治疗期间的情感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达到81.0%;观察组患者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治疗期间的情感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5.3%。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2组研究对象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治疗期间的情感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 [例(%)]
2.2在护理干预前后HAMD评分的改善幅度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HAMD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2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HAMD评分的改善幅度比较(±s,分)
表2 2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HAMD评分的改善幅度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2 22.95±5.64 16.73±2.41 P值<0.05观察组 42 24.19±5.27 10.54±3.99 <0.05 P值 >0.05 <0.05
2.3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疾病治疗总时间对照组患者经常规冠心病护理后(9.54±2.57)d心理状态恢复正常,冠心病并抑郁情绪治疗总时间达到(11.09± 3.27)d;观察组患者在中医情志护理后(6.10±1.57)d心理状态恢复正常,冠心病并抑郁情绪治疗总时间达到(9.52±2.06)d。两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 0.05)。
2.4在疾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人数对照组患者经常规冠心病护理期间有7例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在中医情志护理期间有2例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冠心病在传统中医学理论中属于“胸痹”、“真心痛”等相关疾病的范畴,中医学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其该脏器又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属于君主之官,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如果人体的心脉处于闭阻不通状态,导致心失所养,就会发为心痛疾病,从而使精神情志发生异常性变化的可能性加大。因此,在临床上该类患者除了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外,还应该适当的配合中医情志护理,对于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中医学理论中所谓的七情,七情主要通于五脏,七情太过则会对人体的五脏造成相应的伤害。而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中医的“七情”理论对患者的情志进行适当的干预,如“喜胜悲”、“喜胜忧”等等理论与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应该首先通过开导、安慰等方法,实施冠心病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摆脱思想上的包袱,充分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接着指导患者对情志进行适当而正确的调摄,使心情能够保持舒畅和愉快。中医学认为喜为心志,心神愉悦,心气也就自然能够舒畅,营卫得以调和,四肢百骸也会随之得到有效的放松,气血的运行处于通畅状态。再配合清心静养的方法,可以使疾病治疗达到预期效果,使心神能够得养[6]。
参考文献
[1]吕珍,熊荣.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8):6419-6420.
[2]庞艳蓉,熊萍.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1):79-81.
[3]屈海宏,陈长香.根据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2):209-210.
[4]孙治霞,周云洁,黄家芹,等.冠心病住院病人抑郁状态临床调查及其情志护理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3):217-218.
[5]陈雪,陈瑰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8-69.
[6]何爱萍,黄玉蓉.“治未病”理论与慢性病的中医护理[J].中医药导报,2012,18(3):99-100.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CM Mental Nursing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Depression
ZHANG Na
(Dermatology Ward, Dal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11601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CM mental nursing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with depression.Methods 84 cases of CHD with depress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CM mental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HAMD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CM mental nursing on CHD with depression ha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TCM mental nursing; depres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est discomfort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李海燕本文校对:李海燕2015-12-23)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7.059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7-0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