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琰
摘 要:近几年参加地理高考的学生日益增多,地理学科逐渐兴旺起来,但普通中学的考生却始终感觉考题偏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复习时无从着手效率低下,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阐述了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13-02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理高考是为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考试。随着近些年高考文科对地理报考学校限制性越来越小,参加地理高考的学生与日俱增,每年地理高考题目较稳难度相差不大但对于我们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却始终觉得困难重重,考试分数离市平均总有较大差距。多年的高三教学中,我发觉学生在地理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复习效率低下,高三的时间过得很快,这一年中如何保证复习的高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学情现状
普通中学学生整体素质较差,且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较前两年也有所下降,加上我校学生初中地理知识严重贫乏,选修地理一般是因为其他各门都没有选择余地而非真正喜欢地理的无奈之举。这样的学生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往往只会被动地灌进部分知识点,回家后不要说四门功课放平,其实就连最起码的“把上课内容复习一遍”这样简单的要求都难以完成,而另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则看上去很用功、花了大量的时间却在每次考试时总是功亏一篑。
三、高三学生地理复习效率低下的表现
地理学科考试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素养,即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及地理思维能力,并侧重考察地理思维能力,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这几方面能力都较差。
1、地理基础知识方面。学生在一些重要地理事物及现象的名称和分布、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地理规律等方面掌握得不够系统,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和牢固,以致于在考试中出现无从下手、答题不全、得分点难以抓住、复习效率低下的局面。
2、地理技能方面。集中表现在没有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很多同学会漏看、错看图表;不能在图表材料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由于文科学生数学普遍较差,地理计算也成为阻碍他们发展的瓶颈;最令人头疼的是书面表达能力,很多时候只要几个字或几个术语就能表达清楚的内容在学生的笔下出现了重复累赘、前后因果关系颠倒、表述漏洞百出等各种“病症”。
3、地理思维方面。几乎每年的高考试卷中都会出现国家区域比较题及评价反思人类的行动、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试题,学生不会把零碎的知识片段整合成新的答题所需要的知识点,不会把心里所拥有的点灵活地运用迁移至别的情境中,常导致思维中断而茫茫然不知所云。
四、提高复习有效性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无论是老师上课或试卷讲评还是学生自己整理复习,都要先找准学生易犯失误的集中点,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纠正错误,避免类似现象再发生,整理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重点要突出,详略要得当,老师可以添枝,学生可以画叶。
2、参与性原则。高三教学切忌把课堂变成老师的一言堂,若老师一味越俎代庖包揽课堂则势必造成复习过程沉闷,效率低下。教师要适时引导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复习的全过程,鼓励质疑,鼓励争论,鼓励从“学”到“讲”,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与他人进行研究。
3、层次性原则。于教师而言,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老师要适时学会因材施教,要让各层面的学生都有收获;于学生来说,对地理每章节的知识点兴趣程度不一掌握程度也有差异,学生要反思自己的主要不足,确定复习的主次关系,忌用力均匀而无收获。
4、变通性原则。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讲解问题,以点带面,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应变能力,如在学习了美国硅谷后就要对其他国家的硅谷布局区位进行分析;从德国鲁尔区的成功转型要联想到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出路。如何在有限的高三时间内有限的学生精力下提高复习效率以取得高一档次的成绩,一直是我和学生一直探求和努力的目标。我认为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头抓:
五、教师课堂提高复习成效的措施
1、加强双基训练。基础知识的基础地位,不仅在于它是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还在于它是地理高考试卷组成的基础,地理高考中某些知识点的复现率很高,如地理位置、地球运动、区时计算、气候、洋流、水循环、农业工业区位及地域类型等,这些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地理学的许多知识是要记住(背出)的但又不能靠机械记忆来完成。考后学生经常会以题目没看清、粗心为开脱的理由,但实际情况却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过关,属于该得分的点学生的失误率却相当高。所以在复习中必须加强双基的训练先抓住基础题才有前进的可能。
2、加强能力培养。地理图表、文字资料是地理信息的载体,高考题中很多试题都是要通过读图表、读资料获得有用地理信息再对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学生在复习中常见问题是轻“文”轻“图”而只重自身固有知识,他们常会不看图仅凭自己的固有知识进行回答,且很多学生的复习仅仅是“背笔记”的过程而不懂结合地图进行。读图的仔细程度及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考成绩的高低,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强化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和分析处理能力。在每张图表中我都要求学生先看图再找出考点,读图时按照以下顺序:先读图名再看图型图例,去除图中的干扰因素,发现有用信息,最后找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要求学生尽可能找出考点、说出所包含的地理原理;在地理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对地方时、区时、相对高度、百分比、增长量、增长率等方面的计算要求学生提高正确率并要求时刻关注单位;文字表达方面要注意表述的正确性、规范性及前后顺序性,审题要慢、下笔要快,要顾及阅卷老师的心理,语言文字表述尽量简明扼要。
3、注重地理实验题。地理实验题在其他学科或其他省的地理高考中早已出现过,但进入上海卷却仅仅是从2007年开始的,而且都是出现在第一部分客观题中。不排除09年的高考也会出现实验题甚至出现在主观题中的可能性。学生对未知或需想象的东西会有解答的心理障碍,尤其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哪怕是再基本的地理原理只要是以实验的形式出现就有畏难的情绪使得分率极低。其实只要看清了题目看清了实验的步骤去认识这些原理一般都不会太难,所以在复习中我专门列出一些可以做为实验的原理如地转偏向力、热力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水循环、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植被的水土保持能力、如何测定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上海高考题暂时只是在选择中出现,而且是重在看实验说原理讲不足,但在平时训练中却要要求学生能够自行设计简易小实验,这要求就更高一层次了。如让学生用水、沙子、烧杯、温度计、手表、纸笔等工具设计一个简易的小实验来比较说明海洋与陆地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尝试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分析该实验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