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慧
【摘 要】一次《寡人之于国也》观课,引起了笔者深入思考。作为专业解读者的高中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科特点,深入解读文本文字,带着文化意识研读文本,建构有效课堂,做一个有文化自觉的教师。
【关键词】解读文字;文化自觉;有效课堂
一次《寡人之于国也》观课,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是第二课时,教师欲引导学生理解孟子在文本中阐述的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
应该说,文章的意思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文中注释弄懂,个别字词句理解上有难度的地方,教师略加讲解即可。因此这堂课的教学在授课教师的掌控下进行得很顺利。
随着教师有的放矢的简洁提问,学生几乎整齐的回答,教学流程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附教师板书如下:
王道之始:不违农时(农) ——不可胜食
保护鱼类(渔) 保民
按时砍伐(林) ——不可胜用
王道之成:鼓励种桑树(纺)
繁兴家畜(畜牧)
生产粮食(农)
兴办教育(教) 教民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末段“仁政”:法律
授课教师的思路很清晰,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也顺利答出来,一堂课结束,师生皆大欢喜。
可是,教学过程是不是太顺利了?提问即答,似乎透着不对劲:学生能答,老师何必问?一堂课下来,老师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学生也没有主动质疑。
学生为什么无疑?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很不一样,汉字谁都认识,学生自以为自知的不在少数。教师的于无疑处引导学生生疑,打开教与学的缺口,才是教师真正的职责。
仔细观察教学流程,会发现教师的板书中有两个加了括号的“农”,这两个“农”说的是一回事吗?估计教师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自然也没有引导学生质疑。
让我们分析一下文本内容和孟子的话语意图吧。
《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孟子的治国态度。他“以战喻”,毫不客气地指出梁惠王的好战有损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孟子看来,和平和发展是主题,是天下归顺的前提条件。从“王道之始”到“天下之民至焉”,关于发展农业,他在这两个段分别提出了两次:第五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数也”;第六段“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也”。同样指向“农”,为什么要提两次呢?只是简单重复或简单强调吗?
“不违农时”,“违”,违反、违背、违抗之意;“勿夺其食”,“夺”,夺取、强取、剥夺、强行使之丧失或改变的意思。“不违农时”,既是耕作者的自觉行为,也有政府的督促之意。不人为影响农事,让百姓按时耕种,依规捕鱼砍伐,满足百姓基本生活需求,是所有想称霸的国君的自觉愿望和行为,孟子用的是冷静的叙述口吻:“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勿夺其食”,说明梁惠王等君王虽有发展农业强大国力的主观愿望,但实际施政行为是与孟子的主张相左的。“勿夺”,孟子已没有先前叙述“不违农时”的冷静,多了几分愤怒、制止和谴责。
儒家从孔子发端,经孟子,到荀子,有传承有拓新,孟子是中间人物,这篇文章所体现的孟子思想,就很值得玩味和推敲。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儒家思想大厦的奠基人,他的“有教无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显示了性格的敦厚儒雅,其“仁”多讲的是社会道德和君子修养。孟子生活在“杀伐之气”日盛的战国初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愤世嫉俗的性格,使其“入世”思想更为明确。他发展“仁”为“仁政”,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社会的诉求。孟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虽深知教化对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仍然意识到只靠教化是乏力的。《寡人之于国也》末段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中的“检”(制止)就值得深思。制止,什么样的手段,惩罚的手段吗,力度多大。孟子问责于梁惠王,有问责后要求有人“担责”的意图。对没有履职或违反规定的人,“罚”是必要的手段。可以说,《寡人之于国也》已经有了“法”的影子。
从来没有一种哲学思想单纯得与其他思想无关。儒家思想的传承者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其思想体系显得更为复杂,除了“儒”,还有“墨”和“道”,他清楚地看到现实的残酷,从而更注重体制的作用,其“性恶论”也更为理性地思考了人性本质和人际关系,“礼法”成为他治世的重要主张。从孔子重“礼”,孟子宣“教”,到荀子“礼法”,这个依时而变的脉络,再清楚不过。作为孔子和荀子之间的孟子,他的“仁政”思想,既继承了孔子温和的“礼”,又对荀子“礼法”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教师板书中的两个“农”字深入解读下去,读出了文化。
文化判断力是高中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能力,文化自觉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文本的专业解读者,要保持对文字的高度敏感,重视细微差别,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于无疑处生疑,于无趣处生趣,构建有效课堂,努力将学生由“自然人”培养成“文化人”。
【参考文献】
[1]魏华.教师教学案例分析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7(12)
[2]拉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2011(06)
[3]曹卫军.浅论中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培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