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用

2016-05-06 19:00吕苏江
考试周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评价

吕苏江

摘 要: 信息技术学科由于有其特殊性,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家只注重知识与技能,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进入新课程以后,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进行了更多考虑,特别是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评价 信息素养

回顾高中信息技术评价现状发现,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规范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引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向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家只注重知识与技能,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入新课程以后,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更多的考虑,虽然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影响了教学评价的方法,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迎合学业水平测试,要考的就讲,不考的就不讲,忽视对学生知识结构、素质培养的连贯性,造成学生缺乏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在有形或无形的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计划或教学任务都只存在一个教学目标,那就是让学生顺利的通过考试。

高中信息技术评价方式情况调查①:

通过评价方式的调查及笔者在教学的实践发现,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评价存在评价内容、形式、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缺失、评价无效、评价随意,绝大多数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②。这就对教学评价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再把注意力集中在是否通过学业水平测试,而要求有一个更合理、公正、公平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一、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这一阶段教师的评价要根据所学内容确定评价标准和评价的侧重点,它将对学生之间的自评、互评起到指导的作用。比如教学网页的制作时,教师评价应与美术学科的特点相结合,从网页的创意、配色、布局入手。以内容是否丰富,主题是否突出为主要标准,只有教师把这些评价标准贯穿于教学始终,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正确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才能不被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分散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比如,在Word中设置字体大小的方法有很多种,很难说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好。当一名学生在回答这样一个具有多个答案的问题时,如果我们轻易给出“你的方法最好”,那么其他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这个结论从而不再进行思考,即使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也会根据教师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运用延迟评价的方法。例如笔者在教学Word文档中一段文字的删除时,学生在分组探索后提出多种方法,其中有一名学生认为在选定一段文字后,单击编辑菜单→剪切就能删除这段文字。从效果上说这种方法达到目的,但在原理上这与删除有本质区别,但笔者并未对其方法提出疑义。当课程进行到如何移动一段文字后,这名学生又提出利用先剪切后粘贴的方法实现移动。此时笔者向全班同学提问,刚才你们不是告诉老师通过剪切可以将一段文字删除吗?既然已经删除怎么可能又将它粘贴出来呢?经这么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是呀,刚才都删除了现在怎么会又粘贴出来了呢?经过讨论研究学生给出了答案,剪切并不是把文字删除而是将它放到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当我们在执行粘贴命令时计算机就会把它取出来粘在光标所在的位置。由此我又向学生简单介绍了剪贴板的知识。

二、学习成果的评价

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当学生学会相应的技能完成一个作品或任务之后,如何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余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是这一阶段评价的主要任务。比如在网页制作的教学中,笔者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民主评比的方式选出几件优秀的作品用广播系统展示。首先请作者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和使用的信息技术技巧,然后由其他学生针对这个作品“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和“建议作者如何改进”这两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促使学生在内心世界开展自我评价,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作品优缺点,产生二次创作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根据刚才的互评你们想不想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此时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要为不教而教。”这种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通过上述尝试,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深。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评价才会更合理化和科学化,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公平、民主、合作。

注释:

①张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②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石鸥.结构的力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理解与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2]魏鸿儒.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评价研究[M].天津市静海县教研室,2003,1.

[3]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4]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张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