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6-05-06 10:04周溪京伊春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伊春153100
关键词:缝线术式宫腔

周溪京(伊春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 伊春 153100)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周溪京
(伊春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 伊春 153100)

目的 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2年9月~2015年7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2例。治疗组给予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对照组给予传统宫腔纱布填塞、子宫动脉结扎等方法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效果确切,止血效果好,且对子宫造成的损伤较小,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出血量;止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的产妇,这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的2 h内出现大出血[1]。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处理中,子宫按摩、宫缩剂、宫腔填塞纱布、子宫压迫缝合术、子宫切除术等是常用方法,本次研究旨在研究子宫压迫缝合术用于产后出血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2012年9月~2015年7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2例。治疗组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9.6±5.3)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9±2.6)周,发病因素:宫缩乏力38例,胎盘因素22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2±5.7)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5±2.3)周;发病因素:宫缩乏力40例,胎盘因素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在发现出现产后出血后,立即给予子宫按摩、宫缩剂、止血药等处理,但是全部无效。对照组给予常规宫腔纱布填塞、子宫动脉结扎等;治疗组给予子宫压迫缝合术,具体方法为:先将子宫托出腹腔,进行子宫压迫实验,若子宫在加压下出血停止,则表明手术的成功性大;若加压的止血效果不明显的,在缝合过程中做好准备行子宫切除术。在手术中,下推膀胱腹膜反折,从子宫的右侧切口下缘3 cm距离子宫右侧2~3 cm处自外向内进针入宫腔,直到切口上缘3 cm距离侧方3~4 cm处出针,将缝线拉出宫腔,直到拉至距离宫角约3~4 cm,从宫底将缝线垂直绕向子宫后壁,至前壁的相应位置进入宫腔,水平进针至左侧子宫后壁,然后将线拉出使其垂直至宫底绕至子宫前壁,与右侧相对应位置分布在左侧子宫切口上下缘缝合,助手压迫子宫,然后收紧左右两侧的缝线,检查无出血现象就立即打结,并关闭子宫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2 h出血量(mL)治疗组 60 55.8±14.3 587.5±112.1 35.3±10.5对照组 62 57.4±12.8 945.2±154.8 42.6±12.8 t - 0.652 14.577 3.438 P - 0.516 0.000 0.001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部分产后出血患者将面临短期或长期并发症,如:席汉氏综合征、子宫切除等。因而在分娩后要加强病情监测,重点监测高危产妇的病情,一旦确诊为产后出血,应立即选择有效、安全的止血方法。同时,临床上还需加强对产后出血原因的研究,综合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2]。在临床治疗中,我院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取得显著成果。子宫压迫缝合术最早由B-Lynch教授报道并命名,是通过捆绑、压迫的方式使得子宫壁弓状血管被压迫,迅速减少体内的血流,促进局部血栓的形成,达到止血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子宫肌层的缺血,使得子宫发生收缩,这就进一步压迫子宫内部的毛细血管窦,

促使其关闭止血。目前,该术式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与传统的子宫按摩、注射宫缩剂、宫腔纱布填塞等方法相比,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效果显著,但是行该术式需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3]。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认为在行该术式中,应把握打结缝合的步骤,整个操作过程中均匀、缓慢、谨慎进行,打结时保持力度的适宜,以免导致缝线的过紧或过松,过紧可能导致局部微循环血管受到要,进而对子宫的正常血供产生影响,不利于产妇的术后恢复。而过松则可能导致止血效果不佳,无法按预期起到止血效果,甚至导致手术的失败,因此临床上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时需做好子宫切除术的准备,对于无效的患者需及时行子宫切除术,确保生命安全。

在行子宫压迫缝合术中,首先应托出子宫进行压迫试验,确定是否可行该术式,若压迫试验显示宫腔面出现明显的止血,则可行局部8字形缝合后再行子宫压迫缝合术,同时下推膀胱,以免手术操作对产妇的膀胱造成损伤[4]。为预防子宫肌肉收缩后所余组织的过短,进而导致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现象,贯穿子宫切口的缝线宜从距离切缘3 cm处开始。而两侧的缝线要对称,打结后的缝线与子宫浆膜之间留有一小指尖的距离,在检查子宫色泽等情况后关闭子宫。总之,在产后出血的急救治疗中,子宫压迫缝合术效果显著,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2 h的出血量少,术后更易恢复。但是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较少,且覆盖面较窄,研究指标较片面,研究结果的参考价值不高,今后临床上还应积累更多病例,进一步深化临床研究,同时加强对该术式的改良,促使止血效果更好,手术操作更简单及扩大该术式的适应症,挽救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命。

[1]王丽娜,郑剑兰,肖丽等.Bakri球囊联合Zheng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6):2661-2663.

[2]段瑞青,薛琳娜.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止血效果[J].吉林医学,2014,(17):3694-3695.

[3]贾惠琴.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106-107.

[4]张合娟.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7):178.

R714.461

B

ISSN.2095-8803.2016.03.077.02

张 钰

猜你喜欢
缝线术式宫腔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缝线抗议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