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迎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另据有关资料表明,学生语言的积累50%左右来自课外。由此可见,课外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课外阅读则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最常见的形式,它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应重视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乐学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积累丰富的语言,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学生的口味,学生才会对书感兴趣。二是要经常给学生及时鼓励,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进入中高年级,学生的读书能力增强了,老师可以先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读的童话、科普读物、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通过这些范例,学生自然就得到了提高,明白了应当读哪些书,哪些书使人受益,今后在自主学习时也能自觉选一本好书来读。读完一个阶段,可开展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介绍读的好书,交流读书收获和读书方法,对学生的读书热情给予鼓励,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首先,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一定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好习惯。第二,学生要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或中午,或晚上,一旦确定了就要严格执行。决不能想起来就读,想不到就一连几天也不读,要坚持天天读书。第三,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开始时,先把标准定得低些。这样,实行起来比较容易,也有利于培养读书兴趣,积累读书经验,以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从而把计划安排得更加合理,使读书效果更好。
良好的读书习惯还包括读书姿势,遇到生字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等。这些习惯也要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和检查。
三、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
教师主要利用课内的时间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课内“教给学生读”,课外“学生自己读”,课内“举其一”,课外“反其三”,课内以“精”取胜,课外以“博”为佳,课内学方法,课外练能力。
小学生应读之书是指要求背诵的70首古诗词、名言警句、名人名篇之类的,这些内容得慢慢“精读”。阅读能力主要也就得益于品味性的精读。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小学生应阅之书是指童话、故事一类的书籍,这些内容可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意在了解大概内容。美国的路易斯·绍尔斯认为,一个具有中等阅读水平的人在1分钟内读300字,不仅能理解,而且能欣赏。按此计算,每花15分钟就能读四五千字。对于儿童来说,虽然速度会慢一些,但是每天坚持半小时的阅读,日积月累,从课外书上获得的知识还是很可观的。而且,还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每阶段的课外阅读量。值得注意的是,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多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好句子、好片段摘录下来,也是一种很实用、很有效的阅读方法。
四、阅读形式多种多样
在教育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学生上网浏览又是一种既高效又广泛的阅读形式。以往要求学生阅读书籍时,总有学生显得兴趣不浓,而现在要求学生上网寻找、搜集、下载有关资料时,那些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也能唤起他们学习的潜意识,真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阅读效率明显提高。
另外,观看电影、电视,收听广播等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阅读,在这过程中,也能积累丰富的语言。
我们要求学生多读书,本意是以外促内,提高其文学素养,我们不期望每个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书后,成为什么大作家、大文豪,仅仅是希望他们养成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在书中不断受到启发,长见识,提高自身修养,这就足矣。实施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立竿见影,它不是一个摸得着的过程。学生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出现“如饥似渴”的状态,必须循循善诱,这样,读书就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便能有所得、有所乐。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