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洁静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原因, 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0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感染相关因素及感染病原菌分布。结果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患者68例,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率1.67%。感染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试产失败后改剖宫产、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住院待产时间长、肥胖、夏季手术等,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病原菌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聚团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 多种因素可增加剖宫产手术感染率, 针对感染因素采取积极干预措施, 可降低剖宫产手术感染率, 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 ; 原因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200
剖宫产为产科常见手术, 由于我国剖宫产率呈现明显增加趋势,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也随之增加[1, 2]。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住院时间, 同时影响母乳喂养, 直接危害母婴身体健康。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手术部位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4080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讨论手术部位感染原因,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4080例产妇, 年龄23~40岁, 平均年龄(29.71±3.52)岁,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40.1±1.2)周。参与调查患者均排除术前感染史。
1. 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资料从是否试产后改剖宫产、有无妊娠合并症、是否胎膜早破、住院待产时间、是否肥胖、手术季节等进行统计, 同时对感染产妇采集的切口分泌物、宫腔分泌物等标本也进行生物学培养情况统计。
1. 3 观察指标 参照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进行判断。手术部位感染判断标准[3]:术后30 d内出现下列情况即为手术部位感染:①术后出现与手术有关的子宫内感染;②再次手术或经病理学、影像学观察可见深部切口脓肿;③深部切口穿刺可见脓液;④临床医师诊断为深部切口感染;⑤自然裂开可见脓性分泌物, 体温≥38℃, 局部压痛;经分泌物细菌培养为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 4080例患者中,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患者68例, 感染率为1.67%。导致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因素主要包括试产失败后改剖宫产、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住院待产时间长、肥胖、夏季手术,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的种类 剖宫产手术部位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5.29%、聚团肠杆菌占2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9.12%、表皮葡萄球菌占13.24%。见表2。
表2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病菌种类分析(n,%)
病原菌 例数 所占比例
大肠埃希菌 24 35.29
聚团肠杆菌 17 25.00
金黄色葡萄球菌 13 19.12
表皮葡萄球菌 9 13.24
其他 5 7.35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剖宫产率呈现明显增加趋势, 但剖宫产作为创伤手术, 术后感染为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 研究显示[4], 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为8%~25%, 术后感染同时也是产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显示, 剖宫产术后感染率为1.67%, 同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5]。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与国内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基本一致。
本院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①试产失败后改剖宫产:试产时间长、反复阴道检查, 易造成阴道细菌污染, 手术后产妇抵抗力下降易造成上行感染;②妊娠合并症: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 抑制了体内白细胞的活力, 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 导致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减弱, 更易被致病菌侵袭造成感染[6]。③肥胖:肥胖患者腹壁脂肪增厚, 局部血供较差, 增加手术及缝合难度, 术后易出现脂肪液化、引起切口渗液、渗血, 增加术后感染机会。④胎膜早破:破膜后, 阴道内的病原微生物易上行感染, 感染的程度与破膜时间有关, ≥24 h感染率增加5~10倍[7]。④产褥期代谢旺盛, 再加上夏季气温高, 产妇出汗多, 汗液容易浸湿伤口敷料, 且术后6 h内因麻醉因素不能及时发现而更换敷料, 给细菌造成繁殖机会[8]。
针对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好如下预防:①选择合适的住院待产时机, 无产兆不要急于收住院, 尽量缩短产妇的住院待产时间。②在临产后尽可能减少阴道产检次数, 避免破坏生殖道防御功能[9]。③加强孕前检查, 指导产妇合理膳食控制产妇体重;及时治疗合并症, 降低高危孕产妇的发生率。④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避免无指征剖宫产和试产失败。⑤做好手术室环境的清洁消毒, 尤其是夏季手术患者、医务人员严格手卫生, 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操作轻柔, 术后及时观察切口情况及体温变化, 必要时增加换药次数和及时理疗, 发现有异常及时采样送检针对性应用抗菌药物, 避免延长住院时间;⑥对于胎膜早破的产妇做好会阴部清洁及消毒, ≥12 h及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本研究显示,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67%, 感染因素主要包括试产失败后改剖宫产、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住院待产时间、肥胖、夏季手术,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病原菌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聚团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综上所述, 针对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采取积极干预措施, 积极开展剖宫产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关注产妇的高危因素, 以便做好感染的预防, 尽可能降低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胡红梅, 胡伟位, 周优芬.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护理措施.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4, 31(3):262-263.
[2] 南玲, 刘丁, 黄庆宁, 等.干预策略在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中的效果分析.实用预防医学, 2013, 20(5):607-609.
[3] 胡娟娟, 夏建新, 汪文燕.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2(24):195-197.
[4] 林万龙, 陈瑶.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规范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5):443-447.
[5] 陈伟梅, 梁爱婵, 范先伟, 等.剖宫产手术切口细菌分布及抗菌素应用的比较分析.中国医学工程, 2012, 20(6):108-109.
[6] 冯红英, 李有敏.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13, 23(19):4726-4728.
[7] 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33-135.
[8] 杨英, 田家珍, 朱慧英.剖宫产切口感染临床特征分析及预防对策.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13, 23(20):4956-4957.
[9] 卜庆瑞, 靳桂萍, 杨青军.会阴切口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13, 23(19):4958-4960.
[收稿日期:20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