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培杰
唐教坊杂记
◎文/郭培杰
唐时教坊就在西安现在的长乐宫。如果顾名思义,教场是练兵的场所,教坊是歌舞的地方。
多年前读阿城的《威尼斯游记》,他说去意大利周游,身上只带了一本书,就是《教坊记》,一部唐人的笔记。阿城对这部书评价很高,甚至有溢美之词。凑巧我那时也对唐朝世俗生活产生了兴趣,买了不少这方面的唐笔记来读,其中就有《教坊记》。这部笔记薄薄的,比较全面地记录了唐教坊的内部建制和艺妓的日常生活。书中仅教坊曲名就有三百二十四套,记录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教坊艺妓的艺术特色,舞蹈技法,以及外来民族的文化影响等等,在中国艺术史料上贡献颇大。
年轻时如饥似渴读中国古代小说,一般拘泥于热闹的《隋唐演义》《说唐》之类,到了中年,开始重视一些笔记门类的,文字多是随性记事,除过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多有当时普通人的故事,读来趣味盎然。其实中国小说的生成便是开始于此,早在魏晋就有《世说新语》,以后有《唐宋传奇》,故事完整了,文字清新平和,耐人寻味。唐代还有一部《酉阳杂俎》,笔记小说之大成。作者段成式是唐朝官宦子弟,喜欢记录见闻杂说,传奇风水,妖魔鬼怪,植物动物以及美食日常,读来颇像读百科全书,如今已经成为检阅唐代历史风貌不可多得的著作。
《教坊记》也是。人所共知,风流天子唐明皇对歌舞音乐特感兴趣,亲自成立了唐中央教坊。
《教坊记》记载:艺人初入宫廷,学习琵琶三弦箜篌筝,唐明皇亲自教授,诲人不倦,还亲切叮嘱:“好好学习,莫辱没了三郎。”三郎乃玄宗自称,可见皇帝多么器重这些宜春院来的艺妓。唐明皇迷恋杨贵妃,就是因为她歌舞出色,以后的安禄山也是,其实安禄山自己也擅长此道,胡舞跳得极棒。如今仿唐歌舞为什么很成功,就是因为当年李隆基特别重视发展歌舞事业,今人从出土的唐墓壁画可以窥得唐舞盛况,又有敦煌遗留下来的音乐舞蹈资料。唐明皇以后就一代不如一代了,虽然有无数文人墨客、英雄领袖对演艺家感兴趣,却内行寥寥,只是迷恋人家的貌相,以色取悦。
长安的教坊,大概就在长乐宫,现在西安长乐坡一带吧。书中开头就记载地址: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右多善舞,左多工舞。盖相因成习。西安城东这地方在唐代是繁华之地。有点像北京城的后海吧。天上人间,夜夜笙歌,可想而知。教坊还是分等级的,包银不等,大娘头牌是由唐明皇亲自任命的。第一流的艺妓经常入宫演出,书中都有记载。当然里面人员复杂,生活复杂,日常生活中争风吃醋、偷情嫖妓也是屡见不鲜。这些在教坊记都有精彩记叙,我读了觉得很有生活气息。
教坊这个词也是在唐代产生的。此前,孔子一直以礼乐为先,就是有音乐韶华的地位,在国家祭祀时用。音乐人平常如何存在,如何生活,并无记录,不得而知。到了唐代,歌舞成了一门高雅艺术,不在民间杂耍了,如果写中国音乐舞蹈史,唐教坊一定是鼻祖,唐明皇算是开先河的领袖,李龟年是音乐代言人,杨贵妃作为第一歌姬,理应载入煌煌史册,李白也是不可或缺的优秀词作者,霓裳舞获得金曲奖,亦当之无愧。
唐代教坊分三六九等,头牌称呼“内人”,也曰“前头人”,估计是说领舞者。内人可以经常进宫面见圣上。有宫廷盛宴时去汇报演出,领导还要接见,十分荣耀。如果被皇上宠幸了,更是扶摇直上,贵如嫔妃。看过唐宋传奇,其中一篇《梅妃传》,说的就是杨贵妃和梅嫔妃争宠,以舞蹈取悦唐明皇的事。
但是头牌很少,一般人达不到这个高度,于是三四流的歌舞伎就去傍达官贵人和商贾文人学士。更有不得意者以身色诱人,只是为了日常生计和虚荣。《教坊记》有一段说一妇人和丈夫合伙玩仙人跳,读来虽俗却十分有趣,可以窥见大唐的繁华奢靡和唐人的随心所欲。这样文字如果放在清朝就不好玩了。这就好比年轻人没有风流孟浪,到老年却拈花惹草,就是为老不尊了。唐代文字的明白活泼,朝气蓬勃,即使俗也不觉得俗了。比如有这样一段记述:“任智方四女皆善歌舞。其中二姑子吐纳凄婉,收敛混沦。三姑子容止闲和,旁观若意不在歌。四姑子发声遒润虚静,似从空中来。”
多好的文字。所以说,中国文字到唐代已非常雅俗共赏,今人粗通语言者也能看明白,却不知后代文言文为何越来越艰涩,嚼蜡一般。
教坊的艺妓命运多舛,人老色衰时繁华已尽。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牧的《张好好诗》,都是见证。
《教坊记》作者崔令钦父亲是高官,自己以后也做了刺史,与刘禹锡是好友,二人常有诗词唱和。刘禹锡的竹枝词很著名,崔令钦一定也擅长此道,他还研究过庾信,对教坊事如此有兴致,不惜笔墨记录,成就了一部最早的教坊史记。
教坊在唐代分内外教坊,也是受唐玄宗提倡,既服务宫廷,也娱乐百姓。游乐场所风靡,文人墨客助兴,什么《浪淘沙》《广陵散》《乌夜啼》曲牌,在茶楼酒肆流行,风靡蔓延至今。
教坊的兴旺发达,对以后宋词的发展颇有影响。于是唐宋诗词便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后代元明清都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