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金川 马洁琼
【摘要】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反腐败工作进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本文从制度反腐的视角,分析了十八大以来制度反腐与法治思想结合产生的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十八大以来用制度治理腐败产生的成效,得出应从国家中心主义和社会中心主义两个层面加强制度反腐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启示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的思路
制度具有无差别性、相对稳定性、惩罚性等特征,并且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凝聚社会力量,故制度能够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警示和动员群众的作用。“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强调制度建设在反腐败中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党在制度反腐方面结合法治,表现如下:
(一)法制为制度反腐提供前提条件
制度反腐工作的落实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和健全的法律规章体系作前提保障。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巡视制度,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条例》和《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为基准,做好党内法规的除旧立新工作,为良好的制度设计奠定基础。2013年,《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纲要》的颁布,表明中国政府着力建构更加全面、系统、协调的反腐制度体系。党内反腐法规和国家层面法律的完善共同构成制度反腐的法制前提。
(二)法治精神为制度反腐提供内在支撑
借鉴中国传统优秀的廉政文化和西方法治制衡的理论,可以看出法治精神是制度约束腐败的内在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我国法治建设。反腐则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从根本上遏制腐败,需要制度的保障。因此,制度反腐为实现依法治国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制度也需要具有法治精神的行为主体执行才有效,缺失法治精神的内在支撑,反腐败制度的实施可能会因为人为恶意操作而导致制度发生扭曲,形成新的制度性腐败。
(三)制度反腐的关键在于执行
制度的制定一定是基于社会某种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制定出来的制度关键在于实践,否则就变成了制度虚置。我国严峻的反腐形势表明:好的制度重在落实。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不断完善制度,才能依靠制度有效遏制腐败。同时,制度蕴藏的教化功能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同时又可以培养群众法治观念,为制度反腐提供动力支持。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的成效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各种制度,不断推进反腐工作进程,取得了较为优异的反腐成效: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理腐败制定的制度
包括:1、关于作风建设的开展。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活动,转变了党的作风,为治理腐败提供重要基础。2、关于党内规矩的要求。2014年出台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其改革的具体时间和策略提供详细说明。2015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别从自律和他律方面对党员提出严格要求,促使党员干部初步形成“不敢腐”和“不愿腐”的机制。3、关于行政规章的制定。国务院出台了一批行政规章,包括《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等。这对于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遏制腐败起到重要作用。4、具体制度。包括巡视制度、派驻纪检机构制度、纪委双重领导制度等。这些具体制度的实施,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遏制了腐败蔓延趋势。
(二)十八大以来制度反腐的成效
1、制度反腐推动党群关系向着和谐化方向发展。党群关系是衡量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推进,群众直观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执政为民的性质没有变。根据中纪委监察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民众对政府有能力遏制腐败信心十足,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满意度激增。通过制度反腐,中国共产党重新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同时在反腐斗争过程中,群众的积极参与也增强了党群交流,实现了民心回暖,促使党群关系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2、制度反腐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有序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折射出深化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实现“三清”的国家良治为原则,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要求高度契合。同时,反腐倡廉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权威,维护国家治理秩序,而且还有利于纯洁政治生态,维系国家治理的活力。
3、制度反腐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动力支持。一方面表现为制度反腐为全面深化改革扫清了障碍。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制度反腐则有效地遏制了腐败趋势,使流失的大量国家资产回归国库,既保护了改革成果,也推动了社会资源的再次公平分配。另一方面制度反腐为改革的发展保驾护航。制度反腐的有力推进,贯彻了从严治党方针,保证了党的坚强领导,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定的领导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四个全面”的贯彻实施。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的启示探究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制度给权力带上枷锁,取得了较大成就。为了实现反腐的常态化,制度反腐应该吸收更多的元素,为反腐提供更大的支持。
(一)继承和发扬国家中心主义的反腐败路径,为制度反腐提供顶层设计
国家中心主义的反腐败战略是把腐败当做一种可以“医治”的“疾病”,反腐败当做一种公共产品,由党和国家统一向社会提供。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反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中心主义的反腐路径。
1、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政治意志为制度反腐提供力量支撑
政治意志是政治领导者在国家层面上打击腐败的主观因素或客观后果的可靠意图3。结合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反腐上的作为,证明了政治意志在制度反腐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领导集体重拳反腐,效果明显。“踏石有印”、“抓铁有痕”、“零容忍”等这些充满力量的词汇,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人坚定的政治意志和决心。根据中纪委监察部官网统计,十八大以来截止到2015年底,省部级以上被查处官员数量达135人4。这些查处和惩治的腐败案件也透视出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政治意志。
2、纪委监察部门的相对独立为制度反腐提供外在保障。一个高效的反腐败机构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相对独立性。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健全纪委双重领导制度,确保纪委的相对独立性。(2)法制化。法制化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腐败治理成功的共同特征。通过法律,确保中纪委监察部的相对独立性,并赋予其调查、惩处腐败的权力,保障反腐顺利进行。(3)常态化。反腐败工作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确保反腐败斗争的常态化,持续推进反腐进程,才能保证顺利完成任务。
3、完善反腐制度设计为制度反腐提供执行保障。制度反腐的产生顺应了实现权力制衡、防止权力滥用的时代潮流。好的制度可以有效实现权力制衡,但现实中我们也看到存在制度虚置的现象。因此,要想实现制度的有效运行,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在制度选择上,要秉持发展以人为本、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制度。这就为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反腐败提供制度前提。二是要坚持制度体系设计的科学化原则。
(二)完善和强化社会中心主义的反腐模式,为制度反腐提供社会力量
1、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培育反腐的法治氛围。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各方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共识的高度凝集需要全民法治观念的树立;社会转型期利益复杂的分化格局促使群众探寻一条合理表达社会利益诉求的渠道,而这一要求需要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做到有法可依。就社会中心主义层面的反腐模式来说,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形成廉洁文化的社会氛围,为制度反腐提供重要的社会力量,也为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腐败提供治本策略。
2、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的合理路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政府治理的过程,已成为时代的趋势。一是政府根据“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所有政府信息都要公开”5的原则,增强公共信息透明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二是积极培育公众责任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制度反腐过程。培育群众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法制意识,是转变公众消极的政治参与心态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参与制度反腐过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N].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
[2]中纪委监察部官网,http://www.ccdi.gov.cn/jlsc/
[3]李辉.《当代中国反腐败制度研究》[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13.233
[4]中纪委监察网,http://www.ccdi.gov.cn/jlsc/
[5]李克强.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27(01)
作者简介
葛金川(1991-),女,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洁琼(1991-),女,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