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民族兴旺发展的精神支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增加学生对文化内容的了解,并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在本次研究中以传统文化概念和现状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对文化类型进行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融入传统文化,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目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是规范学生言行的重要手段,符合教学改革形式的要求。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现状
(一)传统文化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成为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是文明建设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应民族特征和风貌的文化形式,为中华民族时代传承,也是我国几千年来文明的重要结晶。传统文化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意识形态趋于多样化,包括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
(二)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传统文化的种类比较多,在实践阶段,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将传统文化落实到实处。但是当前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不合理的现象。小学生本身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适当灌输部分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传统文化知识引入不当的现象,小学生知识积累不够,对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增加了教学难度[1]。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针对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将传统文化合理的融入具体教学中,满足教学机制的具体要求。以下将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
(一)扩展教学内容
当前在小学教育阶段,识字是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在实践阶段,教师需要做好基础教学工作,适当融入传统文化。小学生需要识别的字比较多,为了扩大自身识字量,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案例,突出教学重点。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学到《三字经》《弟子规》等,很多学生对古文字面意思缺乏了解,识字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阶段,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材料融入课件中,然后将经典的著作制作成动画,播放给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形式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的不足。在放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不仅学到了字面意思,同时也能对传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起到引导性的作用,教师本身是教学的传播载体,因此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针对性的教学[2]。
(二)优化教学案例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提升学习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现有教学形式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在有限的文章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学到《春晓》,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很多艺术宝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诗词的基础上,对内涵意思进行分析。掌握重点字和短语的意思,包括:晓:天亮;眠:睡觉;闻:听见;夜来:昨夜等等,学生在了解深层意思后,可以对字里行间的意思进行分析。同时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古代诗词作者的表达手术和描述方式进行了解,掌握诗词创作的背景,此类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对古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进而学会赏析传统文化诗篇[3]。
(三)用民族文化吸引学生
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延伸到课外去,能鼓励学生对文化形式有进一步的了解。民族文化的种类比较多,范围也比较广,在具体教学阶段,可以采用民族文化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学到李白的著名诗歌《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佳作有很多,在教学阶段,除了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意思外,也需要对作者进行了解,小学生要知道古代文人别号,具体包括:五柳先生——晋·陶渊明;青莲居士——唐·李白;香山居士——唐·白居易;东坡居士——宋·苏轼;六一居士——宋·欧阳修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扩展学习范围,能加深对传统的印象。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多,应该根据学生对传统的理解,在实践阶段适当的渗透传统文化,能提升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传统文化的理论性比较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因此学习难度也很大,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从实际情况入手,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适当渗透传统文化,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小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
[2]张海霞.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5(1).
[3]王艳春.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分析[J].中国培训,2015(1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