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堂资源的开发,关键在于教师能借助课堂阵地,巧妙植入关联教材、生活、文化的材料,从而在文本的多元解读、学生的情感体悟和阅读价值取向的定位培养上助力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课堂植入;多元解读;情感体悟;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资源的开发,其关键在于教师能借助课堂“植入”的艺术,在课堂教学的阵地中通过利用课外、校外各种有效资源的植入,让它们成为学生语文课堂学习中有效的助推器,帮助学生在深入有效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感悟作品的情感以及培养学生高深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上都具有独到的作用,从而最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化、生活化、社会化。
一、植入关联教材的材料,助力多元解读文本内容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新课程标准》力主把开放、立体的内容呈现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摒除传统教学中“就文解文”、照本宣科的做法,让学生的阅读感悟和思维视野从单一的文本内容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语文教学应有厚度。关联教材的材料植入是实现这一阅读理想的桥梁。教师在备课环节中找准课内外的关联点,有机筛选和聚合与教材的内容、写法、主旨等相关联的阅读材料并适时地在课堂上植入,一定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实现阅读比照沟通能力的逐步形成、阅读探究兴致的逐步提升、阅读纠偏意识的逐步强化。
例如对教材篇目《狼》的教法处理,有的老师围绕教学参考书中的主旨设定教学内容,缺少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上完课后学生对狼的认识只会停留在狼的贪婪、狡诈与凶残上,对语言的积累也仅仅停留在诸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等成语上。但有一位高明的老师在教《狼》一文时就巧妙地植入了四篇写狼的材料,学生经过阅读、讨论后,很快从课文中设定的主旨中跳出来,进一步解读出故事《母性的狼》及沈石溪的《狼王梦》中动物与人共存的母性的光芒,的聪明与神勇;《动物世界》中狼的兽性;故事《狼和鹿》中的生物链条知识以及对生态失衡的关注;等。这样通过语文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的植入,为学生的心灵打开一扇包容和辩证的窗,使得语文课堂的文本解读过程呈现出多面的立体感与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解读欲望和并获得多元解读的结果,最终使课文解读从传统的单一枯燥趋向多元的丰富有趣。
二、植入关联生活的资源,助力深刻体悟人物情感
在语文中感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些日新月异的生活源泉和丰富多彩的互联网资源,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语文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决定了在课堂植入相关的生活资源必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智慧碰撞与情感体悟。学生的生活是多面的,学生的体验是直接的。这些让学生信手拈来、脱口道出的生活体验和经验需要的是一个适时激活的平台和氛围。“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学生点点滴滴的情感积累要获得与文本人物的情感融合与对话,教师的课堂造势和因势利导显得尤为关键,引导学生用已知的生活感悟去领悟文本中的人物情感,必将会达到另一种更深刻的体验。
如讲《背影》时,笔者为了上好这堂课,首先在学生对家庭生活的情感体验上做了铺垫:在上课前采用回忆儿时、重温照片、访谈父母、分担辛劳、亲情回馈、班级分享等活动板块的形式,让学生去汇集从成长的初始起的点滴亲情,在亲情故事、图片、言语甚至是父母的渐白的头发、眼角的纹丝、疲惫的神情等细节中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涌动的情感,让每一个孩子在未读文前先有情,心弦被拨动,生活中的情感体悟与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自然就架设起了一道沟通的桥,学生对话朱自清、走进作品中父子在艰难之中相互体恤、相互爱怜的情境之中就水到渠成了。
另外,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截取热播电视剧相关情节片断、选择表现动物世界可贵亲情的画面等,也可收到学生情感认知不同程度提升的效果。
三、植入关联文化的材料,助力准确定位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写入其中,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根据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制定价值取向的目标。如何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把教师的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处,高明的教师总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植入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的熏陶感染,开启学生向善、向美的心灵。
著名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在执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短文两篇》时,通过丰富的关联文化材料的植入,在两次组织学生“着重探讨”过程中致力于“刘禹锡的心灵世界探幽”,对学生的阅读价值取向定位上做了一次很好的导引。第一次探讨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时,王老师植入了相关联的背景文化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及黄庭坚对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盛赞,通过这些文化元素的植入,学生明白的不仅是陶渊明的坚贞唯美独守坚贞远离尘世菊相伴、周敦颐的红尘有梦单恋红尘净处淤泥待荷芳,更有的是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对自己高尚品格的坚守。通过背景文化的植入,为学生的第二次探讨作好下面深入认识上的铺垫;在第二次组织学生对刘禹锡的人生选择进行探讨时,王老师更是植入了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和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深刻认知刘禹锡丰厚深广的心灵世界的同时,也把心怀天下、坚定执着的入世情怀植入了自己的心底。
参考文献
[1]孟宪凯.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