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外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让他们在读书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有助于显著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则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助推作用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十分注重课内教材的读写和认识教育,却忽视了课外阅读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导致学生学得辛苦却效果一般。课外阅读不仅能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也能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课堂效率。“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量的增加,在提升一个人的修养同时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升华了一个人的内在美,所以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就像小孩练习走路,老师从引导搀扶,到自己撒手让学生独立走路。课外阅读积极的引导,有利于让小学生慢慢地培养起独立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小学生的学习就是在不停地模仿,阅读书中的故事,了解人物特点,他们甚至会模仿书中的英雄,把它们当榜样,当成学习的动力。
在课外阅读中辅之以经常性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积极地分享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目和其中的故事,有利于小学生在储备知识的同时激发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开展课外阅读,教师重在言传身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小学生常去模仿的对象之一。老师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的学生。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促进小学语文写作发展
作文依旧是语文教育及考试中的重头戏。它考验了一个学生的语文功底、文字表达能力、理解辨析能力、思维的深度、审题的角度及知识面的宽度。小学生因为没有知识的积累,一般词汇量少,总觉得没有可写性,语言组织能力也比较差,一到写作文就不知所措,有些无从下笔的茫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扩大词汇量,接触不同的事物,感受不同的故事生活,不仅能学到写作经验,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新事物的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知识面的拓展,打开了小学生探索世界的大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生自主的阅读学习比被动接受老师单方面的灌输吸取多很多。广泛的课外读物阅读,让小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锻炼了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不仅能够让他们对各种文章写作的风格和格式加深了解,而且能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起来的文学素材,对于扩大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夯实文字写作功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让他们逐渐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陶冶小学生情操
语文课本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课外阅读是对这一知识及能力的补充及巩固。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活跃了传统枯燥的语文课堂,而且有效地刺激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满足他们饥渴的求知欲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让学生的文学素养逐步得到提升。
冰心老师曾有九字真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告诉大家读书有益,多读好书多受益。课外阅读可以把学生带到从未触及的地方,可以把学生带去未来,也可以让学生感受过去,在文字中遨游、想象,体会阅读的乐趣,感受世界的变化。广泛的阅读,不仅让小学生们充实自己头脑,还可以陶冶情趣。课外阅读的积累过程,可以让学生从书中的人物角色特点中学到优秀的品质,增强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比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就蕴含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准则。引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在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可以说,课外阅读让小学生生活更欢快,胸襟更宽广,心灵更纯洁。
四、结语
课外阅读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学到知识,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学生在形形色色的文学故事中培养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回答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已经成为语文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朱晓利.多一份自由,多一种想象——浅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J].青年文学家,2011(24).
[2]朱小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有效性探究[J].语文学刊,2011(12).
[3]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A版,2015(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