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历来都是教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构思;交流;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活动是一项典型的、有创造性的、艰苦的脑力活动过程,它最能反映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表达能力。一般来说,写作过程主要包括“构思——作文”两个阶段。写作教学活动也主要是围绕着这两个阶段进行,包括怎样引导学生去审题;去组织材料;去提炼表现主题等等。
但是,在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写作课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大多数中学生难以应付的“苦差事”,每逢作文总是颇有大难临头之感,绞尽脑汁也难滴出点墨水来。特别是初一的学生,知识面窄,生活经验不丰富,表达能力也有限,有很多学生都畏惧写作文。面对这种现象,只讲解怎样审题,怎样组织材料似乎解决不了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把写作程序由“构思—作文”变为“构思—交流—作文”,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个变化意味着,教学的重点不能仅放在“构思”上,而应该首先做好前两步:“构思”和“交流”上,即写前的准备和指导。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写前预练”。
写文章前预练的重点是按照所给出的作文要求,引导、启发学生把自己想要写的内容说出来,再动笔写作成文。具体操作为:
一、写前准备阶段,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构思”阶段
在动笔作文之前,把要求学生作文的题目布置下去,先引导学生构思,再草拟出提纲。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要求“写一个人”,题目布置下去后,先让学生思考:写谁,他有什么特点,你准备通过写什么事表现他的这一特点,又准备抓住人物描写的哪几方面来刻画他的形象?等等。由于初一的学生,知识面窄,生活经验不丰富,表达能力不强,直接让他们写作成文有一定困难,我先引导学生审题,启发他们对自己写作想要涉及的内容进行构思,草拟出提纲,从而保证课堂讨论交流能有效地展开。
二、课堂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写前预练
学生在做好作文构思,草拟出写作提纲后,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构思提纲口述出来,展示给大家,然后启发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先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点评,教师倾听,再适当引导。每次写前预练交流都要围绕着中心、选材、结构、写作方法等入手,确定重点,争取每次都能解决一些问题,慢慢积累和提高。交流活动的环节为:1.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构思的提纲。2.其他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同学补充完善“构思提纲”。
如:“写一个人”这篇作文,有同学提出准备写“我的妈妈”,要突出妈妈爱我这一特点,主要通过一次自己生病,妈妈带我去看病,给我吃药的事件,抓住妈妈的语言、行动刻画妈妈对我的爱。
提纲刚一抛出,就有同学质疑:这个材料是不是老掉牙了,毫无新意,难道除了妈妈送我去看病,下雨给我送伞这些既普通又陈旧的题材外,就不能体现出妈妈对我的爱了吗?我认为在我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妈妈给我一句关怀的话语,或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个热烈的拥抱,也都是对我的爱的表现。其他同学也纷纷出谋划策,认为即使要写妈妈带我去看病这一事例,也不能平铺直叙,要写出妈妈的艰辛,如用下雨天作衬托或当时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在家,她不到一百斤的瘦弱身体背着和她体重相当的我从七楼下到一楼,又正值深夜,打车困难,继续背着我跑了将近一公里的路程才来到医院等等。
对于学生的课堂讨论,我及时进行了点评,我认为这一作文课堂讨论交流环节对学生进行了写前预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构思提纲,有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口头为语,书面为言”,语言分为“语”和“言”两部分。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构思提纲,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组织和思维表达能力,这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
先交流后作文的预练方式,有利于学生自我及时发现表达中的错误,并进行纠正。“交流”是学生就某一作文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倾听同伴的见解,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从中受到启发,吸取教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成功的讨论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写作思路,寻找新颖、典型的写作素材,还可以给学生出谋划策,避免平铺直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丰满感人。前面提到的“写一个人”的课堂讨论交流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成功的讨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每次的课堂讨论交流,让学生参与其中,倾听同伴的意见和建议,慢慢地就会让学生懂得一篇文章的好与不好,不单在于语言通顺流畅,还要看它的材料是否真实,是否新颖,是否典型,思想是否有一定的深度,是否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等等。
课堂讨论交流,也就是写前预练,等于是引导学生把自己最初的想法用口头表达出来,再倾听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给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正和加工,最后再试着把自己要说的话语写作成文。实践证明,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克服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