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6-04-29 00:00:00殷政贵
课外语文·上 2016年7期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改变,知识观、教学观以及教材观与传统教学相比都有所不同,这种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也应发生重大变革。而目前许多高中语文教师没有冲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进行研究,并对如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提出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教师要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本文将针对该问题进行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课程下更关注教学目标,而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常常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情况,难以把握教学的重心。而要想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就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开展教学活动,以此让学生学好语文这个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能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语言以及文学教学,致使语文教学效率低下。

(二)课堂教学无序

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维,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同时还要把握教学节奏,既不能太快也不能过慢,兼顾大部分的学生。而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呈现教师找不到教学节奏的情况,重点内容直接跳过,教学内容混乱,久而久之削弱了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实现。

(三)滥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教学课堂,成为教师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知识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高中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教师滥用多媒体技术的情况,教师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筛选,千篇一律的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只注重课堂形式的精美,而背离了多媒体技术走进学生课堂的初衷。

(四)教学方式单一

高中语文涵盖多个内容,不仅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审美、赏识和创新能力,而教学方式是能否实现理想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学只采用单一的讲解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很少采用表演法、合作法以及演讲法等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忽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蕴

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多是将文学作品分为表里两层,把阅读的过程简化为以“文”解“道”的认识过程,只是机械的抓住作品的字词句,着眼于要求学生分析“是什么”,忽视了文学的意象性,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蕴。这样的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会流于空泛、肤浅。另外,过分注重技能技法的训练也势必使学生失去青少年的灵性,降低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

二、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水平的高低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日益发展着的社会需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要想提高教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全面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以便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理论离不开实践,教师要将知识体系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准确性。最后,教师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形式和方法,不断改良教学方式。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主要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处于主导位置,而新课程下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在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一味地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使学生丧失了原本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全方面发展。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争取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帮助学生提高语文修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创造课堂教学情境

高中学生在心智上已经较为成熟,对知识有着较强的领悟能力,只要在知识构架上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即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础之上衍生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能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和角度思考问题,由主动灌输向积极探究转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搭建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

(四)重视、强化文学教育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思想教育、语言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等都是语文教学应该解决的任务。文学教育则是语文教育的独特任务。也只有“语言学习”“文学教育”才是语文这一学科所独有,才是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特色的任务。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年就说过:“要养成读写的智能,非经由语文学和文学的道路不可——站在语文学和文学的立场,这是对于国文教学的正确认识。”张志公先生也曾说道:“好的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文学教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故而,语文学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文学性,要想实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应该重拾语文教育的文学性,重视、强化文学教育。

三、结语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漫长探究的过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现有一定难度。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走进新课程,探究新课程的本质,将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教学活动当中。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新的契机,教师要深入挖掘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学生进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