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知道,儿童接受启蒙和学习文化的开始就是识字教学,通过识字,儿童才能进行简单地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而识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
【关键词】识字教学;自主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识字、认字的兴趣
七八岁的儿童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枯燥乏味的识字课堂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光凭死记硬背识字效率可想而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卢梭也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努力激发学生的识字乐趣,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喜欢上识字,提高识字效率。根据这个年龄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
(一)利用歌谣、顺口溜、猜字谜等有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平时备课中,教师可注重积累一些识字的歌谣和顺口溜,比如:“二人从,三人众;二木林,三木森;两口吕;三口品……”这些歌谣和顺口溜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在教学“春”字的时候, 我用上了字谜:“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在猜字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认了字,还牢牢记住了字形字义,一举多得。
(二)讲相关故事
在教学苏教版一上第五课《家》时,我先讲了“家”字的来源,《说文解字》中说:“宀为屋也”;“豕为猪也”,两字合写为“家”字。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架木为巢”,当时人们最普遍饲养的家畜就是猪。为了防止外来的侵袭,那时房子的结构一般是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做猪圈。也就是“有家就有猪,无猪不成家”这么一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家”的“猪圈”这一本义消失了,“人的住所”这个含义却保留了下来。
(三)运用游戏,在玩中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使用各种识字的游戏。如:学习完新字后玩一个“摘苹果”游戏,把每天学过的字挂在苹果树上,学生在学习了这些生字后,大声地读给全班小朋友听,读对了就可以摘到鲜美可口的苹果,再帮它找找朋友,不仅巩固了新字,还扩大了词语积累。还有游戏如“我是小小邮递员”:先在黑板上贴带有拼音的邮箱,然后把写有生字的各种信封发到学生手里,比比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投递信件……在紧张且千篇一律的课堂中做做游戏,既能放松心情,又能巩固识字,渐渐地,学生都开始期待每天的识字游戏,识字也就更积极了。
(四)利用象形字识字
众所周知,在很久以前我们祖先的语言文字就是象形字,今天的汉字有很多都是它演变而来的。如,课本中的日、月、目、木、牛、羊、鸟等字都和实物有相似之处。特别是“虎字头”的“横钩”,很多学生容易把钩丢了,但因为看了老虎头图,再对照口诀——尖尖虎牙往里钩,就再也不会写错了,所以,让学生看过字的演变过程后再识记,就轻松多了。
二、有意识地创设识字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
首先,在学校和班级中,创设一定的识字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在学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一年级开学初我就让学生每天认读课本封面的“语文”“数学”“美术”等字,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看班级的黑板报,从遍布校园的宣传标语中寻找熟字朋友;课间和同学一起拿着字卡做“生字开花”游戏。
其次,还可以动员家长们配合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创设识字的情境,引导孩子尽可能多的识字。比如说给家中的家具摆设等做标签,在指导孩子认识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贴标签”的游戏,渐渐就能把这些常用字记下。
三、教给学生正确识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根据汉字百分之八十都是形声字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识记一个字的同时,认识相关的一串字。苏教版一上《识字8》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了“青”字,进而引出一串字:“请、清、情、晴、蜻”。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引导发现形近字的区别。如“清”和“蜻”,虽然都读“qīnɡ”,但“清”的部首是“氵”,显然与水有关,“蜻”的部首是“虫”,当然与昆虫有关。利用知识的迁移,很快学生便发现了规律,如“情”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当然与心情有关,“请”的部首是“讠”,那“请人”肯定要说话。这样,学生掌握了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识字方法,以后自主识字就得心应手了。另外在教学同音字时,还可考虑引导学生区别字形的异同,讲清字义,然后进行组词。如“竟”、“竞”在区别字形,讲清字义的基础上,可以组成“竟然”、“竞赛”等词进行比较识记。
总而言之,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一个小小的汉字亦是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结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多运用有效又有趣的识字方法,让学生们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中玩、乐中记。
参考文献
[1]张茜.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语文天地,2009(1).
[2]林冬梅.识字教学,应回归生活本源——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10).
[3]马秋芬.尽情游戏 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5).
作者简介:林爱蕊,女,1976年生,福建省宁德市华侨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