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不断扩招,但是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重视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实训操作,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相比于其他高校的学生,在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方面存在着欠缺,因此高职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读写结合的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促进学生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使学生更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为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奠定文化基石。
【关键词】高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由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分裂开来,不仅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浅层次徘徊,还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事实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者息息相关,有效的阅读教学能给写作提供相应的素材和阅读背景,在阅读教学时,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与作品进行深度的对话,从而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要写,写出的文字才不会苍白无力,言之无物;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名篇中的写作手法、间架结构等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在潜移默化的阅读积累中获得情感的升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能写出有质量、有情感的作文,才是高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使语文教学发挥它最大的效能。
一、深入认识读写结合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给割裂开来,没有很好地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发挥它的最大作用。然而,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互相补充,阅读为写作提供知识背景和知识积累,写作将阅读中的行文技巧和情感表达的方式运用于实践。
(一)重视阅读的输入作用,进行阅读目标教学
高职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由于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枯燥,再加上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较薄弱,文学积累少,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缺乏激情,不爱阅读,更别谈写作了,许多教师认为在阅读教学时,融入写作教学的指导更是难上加难。面对这种现状,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阅读可以说是写作的先导,很多学生在写作时表示无话可写,归根结底是他们阅读的内容太少,没有墨水,又怎么能写得出字来呢?因此,我建议教师设定阅读目标。
例如,在学生阅读名著时,教师要给学生设定阅读目标或阅读任务,指导学生有重点地选择阅读内容,不要走马观花,随意浏览就停止阅读了,名著都是一些名家对生活的提炼,是艺术的精华,很多内容以学生的人生经验,也许一时不能理解,但是优秀作品的情感表达是流动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挖掘名篇佳作中的深刻内涵,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学生写作奠定感情基础。再如,在阅读佳作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分析文章的字词句段的妙处,作者篇章结构布置的精彩之处,提醒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并且持之以恒,时不时拿出来品读、诵读,将其化为己用。
学生积累了大量的阅读素材,领会并运用阅读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再加上情感的披露,才能“倾吐”出锦绣文章。
(二)强调写作的输出作用,指导写作实践教学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对阅读的激活,阅读的积累只有运用于写作的实践中,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例如,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可以参照之前学过的阅读文本的篇章结构,再次仔细揣摩、比较所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表达技巧,品味作文文章表达的情趣意旨,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一篇散文写得很美,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一开始直入主题,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就有接下来的荷塘月色,移步换景,随着景色的变化,作者的心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流水般的月光、袅娜地荷花,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将这荷塘月色写得如梦似幻,作者以真言抒真情是文章意味无穷。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让学生联想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在描写景物可以多运用一些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富有情趣。
写作是阅读的实践,在写作时要结合阅读体验,对阅读文章的内容进行再分析、再整合、再品味,将其中的精髓运用到作文中去,如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材,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的实施需要学生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作为知识背景,但是高职学生不爱阅读怎么办?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建议教师将教材充分利用起来,整合教材中的精彩片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重点地讲解课文阅读,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课堂阅读教学更高效。
例如,课本中有关描写景物的课文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环境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描写人物的《林黛玉进贾府》等等描写片段,教师可以将语文课本中相类似的课文整合到一起,将其中有着共性的内容或结构的文章片段单独拿出并集中起来,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对这些课文片段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给学生写作的构词造句提供借鉴的范例。再如,教师也可以将经典的作品单独拿出来分析,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一文中: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这一段开头用了排比的句式,作者用听觉、视觉、触觉、嗅觉以及味觉这五种感官,将读者一步步带入情境之中,让读者一点点感受这“冷雨”,将常见的雨放大,增强读者的情感体验,这就是作者的文章的精妙之处,教师要引领学生从优秀的作品中感悟如何才能写出好作文,好的作文要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离不开细腻的情感。
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是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首要任务,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了,才能从优秀作品中挖掘出写作的精髓来,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的指导,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的含义在于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教师就要多多创造写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将自己从阅读中得到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并且将阅读文章时所学到的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去,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将所学化为己用,有读就有写才能逐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阅读片段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将写作技巧转为实战经验。由于高职教学的特点,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理论知识,对一些政府的工作报告不甚了解,且写作机会不多,导致在训练写一些简报、方案通知等文体时,显得语言贫乏、角色意识不明显且缺乏公文语体的风格。因此,每次在讲解完阅读后,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机会,指导学生规范写作,即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书面语言。此外,指导学生写作时要结合时事特征,让学生将阅读中吸收的知识和自己的感受即时创作出来。
高职语文读写结合要求阅读教学要伴随着写作教学,在阅读教学之中充分融入写作教学的理念和指导方法,教师要增加学生的写作训练或是片段式的仿写训练的机会,如此,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还能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丰富课外阅读,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众所周知,写作水平与阅读的积累息息相关,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阅读量的积累。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职学生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一定要有阅读的基础,不仅仅是课内的语文教材上的阅读,课外也有着广阔的阅读天地,阅读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学生通过阅读还能从中汲取多样的文化知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多多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读物,指导学生有规划的阅读,文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学生一定要坚持阅读。
总而言之,阅读和写作作为高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对高职学生的未来就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阅读的文本中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语言,在写作时注意即时运用阅读所学。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高职的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多多阅读课内外读物,名著等,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入职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艳秋.取法片断,精读少写,逆向领悟——探索高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文教资料,2015(2).
[2]王薇.高职语文读写结合有效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2014(8).
[3]马原.基于新教材的高职语文读写结合的研究[J].语文学刊,2014(8).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