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号召全党同志修身正己,他强调说:“‘己不正,焉能正人。我们要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己不正,焉能正人”典出《论语·子路》,孔子特别重视为政者的榜样作用,他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自身行为端正,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带动大家端正呢?因此,明代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发出“己不能正,焉能正人”的感慨,他认为,居上位者如果真能心正心端,表率天下,那么,无论身边的群臣还是远处的万民,还有谁敢不端正自己呢?
孔子儒家一贯注重统治者率先垂范。孔子认为,为政者自己身心端正,百姓就会很自然地受到熏陶感化而端正,不敢丝毫懈怠,此即所谓“上行下效”。《论语一颜渊》记载鲁国权臣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记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如果能自身端正,依法行政,即使没有法令规定,百姓也会效仿服从;为政者如果自身不端正,违法乱纪,纵使制定严苛的法令,百姓也不会遵守。
孔子和早期儒家非常注重社会管理,格外重视为政者的表率作用,就像“君子”概念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联那样,“责任大”理所当然“要求高”,“尊贵的人”就应该是“高尚的人”,这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说:“几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孔子还说:“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乎?”为政者如何正己?孔子认为应该行七教,即: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则本正也”。后来,孟子也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为政者有仁义之心,才有仁义举,百姓才从而“莫不仁”“莫不义”,君主端正,国家就会安定。百姓往往相信为政者所作所为,而不会轻易相信其所言所倡。他们向往民众“不令而行”“有耻且格”的国家治理境界,希望实现“天下为公”、社会“大同”的社会理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孔子、孟子等圣贤思考为政者如何正人先正己,怎样以自身的品端身正感化大众。可以说,这方面的论述已经非常完备。
其实,孔子儒家之前,中国古代先人也早就认识到统治者德高望重、率先垂范在从政为官、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尚书》就赞扬成汤“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认为他智勇双全,足以表率天下,规正人心;更进一步强调“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执政者身心端正,别人就没有敢不端正的,百姓心中没有一定的准则,为政者就是他们的准则。当年,殷商在盘庚时迁殷后,“奠厥攸居,乃正厥位”;周公辅政时,要求成王“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并大力“董正治官”,都是看到了为政者自身端正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他认为,孔子提出的“欲而不贪”、慎独自省,从而正己正人等等,恰恰能从源头上解决领导干部腐败问题,达到思想上“以不贪为宝”、不想贪的境界,从而党风晴朗带动民风醇厚,收到风行草偃的效果,这样,党的作风就能全面好起来,中国共产党就能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