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增山
摘 要 税负可定义为税收与税源的一种比例关系,研究税负可以从不同角度揭示税收经济关系、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和税收征管问题。舟山从“十一五”以后,税负经历了由低到高又逐渐下降的过程,衡量各因素对税负的影响程度,对于理解我国税制特点和指引税收征管工作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舟山群岛 宏观税负 政策建议
一、舟山群岛新区宏观税负测算及衡量
区域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体现在区域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这也造成地区宏观税负计算有一些困难。一般来说,区域税收的项目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海关代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及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其他地方税。由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是本地口岸代为征收的税收,也就是说征税的产品不一定是本地企业和居民消费的,考虑到这点,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宏观税负=地区税收÷地区生产总值(GDP)×100
地区税收=国、地税税收收入(不包括海关代征税款)
(一)舟山群岛新区宏观税负测算
舟山市在2006年税收收入只有35亿元,到了2011年达到126亿元,6年间增长了3.6倍,增长速度惊人。即使以2006年为基期,用历年的CPI对税收收入进行平减,除去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2011年实际税收收入也是2006的2倍,增长势头同样是非常迅猛。在此期间,舟山地区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8%,但税收增长速度仍超过GDP增长速度,这也使得地区宏观税负不断提高,从2006年的10.26%增加到2011年16.30%。到了2012年以后,税收增速减缓,并且明显低于GDP增长速度,宏观税负水平呈现逐步回落态势。
(二)舟山群岛新区宏观税负衡量
宏观税负是个复杂的问题,判断宏观税负水平是否合理要看宏观税负水平是否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世界银行在1987年根据其调查资料,给出参考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应该与该国的人均GDP呈正相关关系,低收入国家最佳的宏观税负在13%左右;中等收入国家最佳的宏观税负在23%左右;高收入国家最佳的宏观税负在30%左右。从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情况看,宏观税负水平在15%~25%这个区间之内是比较适当的。但是由于我国政府收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我国税收制度与国外之间的差异,所以合理衡量与界定宏观税负水平涉及税收收入的口径选择、比较地区的选择和测算方法的选择。
(1)以不同口径测算,宏观税负偏差值较小。由于我国政府税收之外还有许多形式的收入,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若要客观地反映宏观税负水平,有必要从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不同计算口径进行比较。以财政收入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极其接近以税收收入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两者差距最大不超过1个百分点,表明舟山地区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主导,两者规模相近。
(2)以模型测算,宏观税负水平偏低。拟采用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的税收负担模型测算舟山地区宏观税负水平的合理区间。他利用40多个国家的数据,其中包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了一个以人均GDP为基础的税收负担测算公式:T=eayb,其中T为宏观税负水平,Y表示人均GDP,马斯格雷夫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求得:a=-3.6896,b=0.3369,ea≈0.02472。根据马斯格雷夫税负模型测算可得,从2006~2014年舟山地区的宏观税负水平在40.86%~62.52%区间,无论从大中小各个口径计算,舟山地区的税负都没超出这个区间之外。若假定不存在数据修正问题,据此可以得出舟山地区的税负水平并不重、甚至偏轻。当然,马斯格雷夫税负模型过于简化,存在不少缺陷,并不符合实际,但不能因此全面否定其理论价值和对实践的意义,由此得出的结论对于验证税收经济数据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以全省平均为参照,宏观税负所处于合理区间。从税收收入口径看,2006~2014年浙江省税负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发展趋势较为平稳,从12.16%逐步提升到14.24%,舟山地区税负波动相对显著,税负经历了由低到高又逐渐下降的过程,但去除个别年份,总体上舟山税负要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符合舟山经济发展现状。
二、舟山群岛新区宏观税负变动因素分析
影响宏观税负变动的因素有经济、征管、政策、统计口径以及其他,本文用DIVISIA分解方法综合测算经济结构变动、行业税负变动、税收结构变动对宏观税负的影响。公式推导如下:
公式含义为:I表示宏观税负,T为税收收入,G为GDP,i、j分别为第i个行业和第j个税种。“ ”表示经济结构变动因素,指经济结构优化带来的宏观税负强度增加量(或减少量)。“ ”表示行业税负变动因素,行业税负变动影响是指行业税负强度变化带来的总体税负强度增加量,主要受征管水平、税收政策以及存量资产税收贡献率影响。“
”表示税收结构变动因素,税收结构变动影响是指行业内各税收比重的变化,政策、征管均有可能对此产生影响。公式文字表述为:宏观税负增减值=经济结构变动因素+行业税负变动因素+税收结构变动因素+误差项。根据2005~2013年舟山地区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根据表1显示,宏观税负变动主要受行业税负因素影响,无论是变动幅度还是波动形态都由行业税负因素主导。其次为经济结构因素,但从历史数据看,2005~2009年以正向影响为主,贡献率在17%~18%之间,到2009年爆发全球经济危机以后其影响格局并非一成不变,总体表现为反向抑制宏观税负走势。而税收结构因素最不突出,平均贡献率为-3.73%。
(一)经济结构变动因素
从舟山地区产业结构看,2013年船舶制造修理业、石油化工业、水产品加工等传统工业增加值占到了地区生产总值的34%,其次为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批发、金融业等,分别占到了9.93%、9.66%、8.64%、7.08%。开发投入逐年加大,石油化工业兴起,以及物流、大宗商贸、仓储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使得这几个行业的增加值份额不断提高。而房产地业虽是“富税”行业,但增加值占比仅为4%,这与舟山土地资源稀缺,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有关。通过分析行业经济因素贡献率可以看到,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贡献率均在100%以上,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而房地产业等服务业增加值份额在逐渐萎缩。
(二)行业税负因素
行业税负因素是指在经济结构、税制结构等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各行业部门税负的提高,即单位增加值所带来的税收收入越来越多。一般归结为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但税收征管效率遵循着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征管效率提高总有上限,不可能支撑税收一直长期快速增长,并且对2012年后宏观税负下降也无法解释。
另一个能够促使行业税负大幅变动的因素就是存量资产。各个行业都会有大量存量资产,存量资产的保有、转移和交易都会涉及税收,尤其是存量资产经多年累积而成,税收基础庞大,一次性税收贡献非常可观,但其本身却不产生GDP。存量资产税收既有因资产持有而征收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静态税收,也有资产交易、转让涉及的流转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动态税收。例如,存量房地产交易并不涉及生产活动,无法产生GDP,但贡献了大量税收;又如,企业非流转资产处置利得、债务重组利得以及捐赠利得等资产性收入都要缴纳大量企业所得税,但企业只作营业外收入不计入GDP;又比如个人股权转让、分红等等。2005~2013年制造业、房地产业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1.46%、54.45%,其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其他行业,这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制造业拥有土地、房产等大量存量资产,而二手房产交易税收收入归属房产地产业,同时近几年耕地占用税前置收入反映在其他行业中的公共管理业。然而从趋势变化看(表1),2012年后存量资产因素的促收效能减弱,反而成为宏观税负下降的主导因素。
(三)税收结构因素
行业税收中各税种收入的比重,反映政策变动。实际上,我国自2004年以来就一直在进行各种结构性减税的尝试,如增值税转型、统一内外资所得税、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等等,但真正形成“结构性减税”共识并实施的是在2012年以后,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就舟山地区而言,2013年国税部门营改增增值税收入5亿元,这与2012年地税部门对应劳务的营业税收入总量接近。因此,从历史来看,多数年份政策因素体现在宏观税负降低的效应上,不过减税幅度非常有限。
三、政策与建议
上述研究证明,舟山地区宏观税负受经济因素、征管因素、政策因素、存量资产方面的因素等综合影响,在这之中,存量资产因素对宏观税负的影响作用最突出,由此也推动了我市近年来税收的持续高速增长。但从总体发展态势看,其效能有减弱迹象,特别是2012年以后表现最为明显,收入回落“隐患”显现。那么本文对于实践指引在于:
(一)正确看待存量资产因素的增税效应
从存量资产角度来看,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原因,我国资本形成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存量资产积累速度极快。同时,资产交易规模也居于世界前列,这些特征在我国双主体税制下被无限放大,成为税收增长的重要源泉。就舟山地区而言,存量资产的效能释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当前这两个行业分别面临着产能过剩和市场调整等发展问题,预计未来依靠投资增长带动的资产形成率、资产交易规模的攀升幅度不会太大,存量资产的增税效应将“稳步下降”。
(二)“再认识”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
从宏观层面看,经济决定税收,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决定了税收的增长速度和规模。但从微观层面看,了解和熟悉税制特点,加强税收收入的各类分析,厘清经济与税源、税源与税收之间的内在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和更具实践意义。
(三)完善财产税体系,增强地方财力保障
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拥有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它对提高财产使用效率、公平社会财富分配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整合现行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房产税为大房产税,并将其作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减少地方政府对于土地收入的依赖;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调节社会收入差距;调整中央和地方税权,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自主权限,以便地方因地制宜地做出调整。
(作者单位为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