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过境公路交叉口安全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研究

2016-04-28 03:24王雪萍赵怡丽
四川建筑 2016年1期
关键词:交叉路口交通安全村庄

王雪萍, 田 华, 赵怡丽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村庄过境公路交叉口安全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研究

王雪萍, 田华, 赵怡丽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文章从车辆、道路、人三方面影响因素分析村庄过境公路交叉路口的交通事故因素,从规划的角度提出动态的组织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利用交通静化对乡村公路交叉路口进行控制、调整用地布局以及加强村民交通安全意识宣传三个对策,以降低交叉路口的交通事故率。

【关键词】村庄;过境公路;交叉路口;交通安全;规划措施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1]。农村在极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道路交通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逐步构建起了大交通格局,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向农村延伸,县、乡、村三级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基本实现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

公路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中国,以路兴商的观念长期存在,因此村庄发展多依赖公路。大部分村庄沿着道路以自然形态发展,形成穿心式布局,在村庄发展初期带动了经济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化和机动化的发展,过境交通与用地布局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事故逐年增长。

据统计,在200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中,公路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8.4%,且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城市道路死亡人数的3倍[2]。在2014年全国发生了16起重大交通事故,其中有6起发生在村庄公路,据有关统计,约有二分之一的交通事故发生在过境公路交叉路口。由此可见,村庄过境公路交叉路口的安全问题应该引起关注,本文从机动车、道路和人三方面因素分析交通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在莱芜市高庄镇坡草洼村的规划中进行初步尝试。

1村庄公路交叉路口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1.1机动车的因素

1.1.1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快于道路总里程增长

2004~2013年全国汽车总数量显著增加,民用汽车由2 693.71×104辆增长到12 670.14×104辆,私人汽车由1 481.66×104辆增长到10 501.68×104辆,十年增长了7倍,而同期全国公路总里程从187×104km,增加到435.1×104km,只增加了2.2倍。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村庄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由于机动车数量直线上升,发生在农村的交通事故也迅速增加。

1.1.2行驶速度过快导致事故增多

车速与事故危险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机动车在乡村公路上行驶速度一般为60~80 km/h,进入村庄后由于缺乏醒目标志和限速措施,驾驶员没有减速。统计表明,速度每增大5 km/h,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就增大两倍,速度越快,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据资料统计,我国发生的交通事故70 %源于车速过快。

1.1.3农村交通工具混杂易造成事故

村庄公路行驶工具相较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更为复杂,机动车主要有大型货车、拖挂货车、中型货车、低速载货汽车、普通货车、大型客车、小型客车、拖拉机、摩托车等,非机动车主要有板车、畜力车、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自行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宽度、大小各不相同,在公路行驶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村庄公路交通事故主要车型是小型客车,达到32.44 %,摩托车与普通货车事故比例次之(图1)。

图1 村庄公路交通事故车型比例

1.2道路的因素

1.2.1道路功能不明确、不系统

村庄道路除主干道外,其他道路多自发形成,较为狭窄,功能不明确;在发展过程中,道路密度不均匀,有的道路间隔十几米,有的间隔近百米,造成先天性失调;许多地段先建房后修路,造成道路的随意性和无序性,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规划。

1.2.2路面质量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境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也发生变化,货运汽车的比重逐渐增大,车辆速度快、吨位大,原有道路不能满足通行需求,道路破损严重。

1.2.3管理不健全,道路资源侵占严重

(1)商业设施侵占道路。长期以来以路兴商的观念使公路两侧成为最有价值的地段,村庄沿公路尤其是叉路口设置商业设施、马路摊贩,引起了交通混乱,使交通难以疏散。交叉路口附近有多个随意设置的出入口,缺乏相应的警示标志,居民出入混乱加上驾驶员对路况的不熟悉,成为商机背后的隐患。

(2)缺少人行专用道,机动车占用停车。临时建筑以及马路摊贩占用人行道经营,导致行人通行不便,甚至被挤到车行道上;村庄缺乏停车场,且缺乏明确停车管理措施,导致机动车占用车行道人行道停车,使道路通行能力下降,增加了安全隐患。

1.2.4道路基础设施不健全

据资料显示,90 %以上的等外公路没有设置交通安全设施,或设置不规范。车辆入村庄后缺乏相应的减速设施以及限速标志,平交路口缺少交通管制信号灯;村庄普遍缺少停车场,及停车场的规划管理措施等。

1.3人的因素

从行人的角度看,一是行人安全意识薄弱,横穿马路、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二是农忙时节在公路上晾晒粮食;三是随意在路边堆积建筑材料;四是商贩在路边摆摊,占用车道等等。

从驾驶员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农村畜力车、板车等非机动车的驾驶缺乏安全意识。

(2)有统计表明,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已经成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第三大原因,且事故死亡率是系安全带的四倍。驾驶员和乘车员会因为旅程较短或者过分依赖安全气囊而不系安全带,因而在事故发生时酿成严重后果。

(3)超速行驶使驾驶员的视野变窄,思维判断失误,对前方出现的突发状况不能有效处理。超速行驶还会使制动距离变长,导致事故的发生。

(4)虽然我国明令禁止酒后驾驶,但仍有部分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冒险驾驶。驾驶员饮酒后视觉变差、运动神经反应缓慢并且情绪亢奋,判断力、协调性降低,紧急情况出现时,反应不够迅速因而造成事故。疲劳驾驶和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5)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按交通指挥牌、交通标线及交通信号灯行驶。

2减少交叉路口交通事故的几点措施

通过对以上交叉口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分析,规划有针对性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过境公路交叉路口的事故率。

2.1动态组织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

进行村庄道路交通规划时,通过外迁过境道路,减少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交叉;资金短缺用地紧张的村庄可采用设置辅道或环路,完善村庄道路网络,增加道路容量,从而分散村庄过境公路车流。

2.2调整村庄用地布局,减少过境公路交通与村庄行人的冲突。

(1)尽量减少在公路交叉路口设置商业设施,将吸引人流的设施放到存在内部、沿路一侧集中布置或与过境道路垂直布置,使过境交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交通性干道。

(2)在最短距离内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在每个居住单元内设置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设施。

2.3利用交通静化对乡村公路交叉路口进行调控

交通静化主要是指对出入口进行次级接入设置、增加限高和限宽设施、整治交叉口环境等方式。

(1)在交叉路口尽量减少吸引人流的公共设施,可以有效避免外来车辆与行人间的冲突;或者在已形成规模的交叉路口对出入口进行次级接入设置(图2),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种交通之间的干扰;(2)渠化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增加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使车辆和行人能各行其道,减少相互间的冲突;(3)设置限高限宽装置,尽量减少超高和超宽车辆进入村庄内部;设置减速装置,降低进入村庄车辆的车速等;(4)整治交叉路口的环境,移除路侧的障碍物,满足行车安全视距要求;通过增设护栏,保障行人安全;(5)加强停车场的设置与管理,降低静态交通对有限的道路资源的占用。

图2 次级接入设计示意

2.4加强村民交通安全意识宣传

强化交通安全宣传,不断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养成文明、守法的交通行为。从交通安全基本常识、车辆保养、行驶安全、应急处理等方面入手,让驾驶员认识到在日渐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中遵守交通规则、避免疲劳驾驶、超速行车的重要性,加深他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与掌握[3]。

3坡草洼村现状

图3为坡草洼村的道路交通现状,村庄对外交通有南、北两个方向,东西向道路泰来高速、沿河路和鄂牛路穿村而过,鄂牛路向西通往牛泉镇,向东连接高庄镇,是宽10 m的沥青路面,并有19路公交车通过。南北向道路雁翎关路,自南向北与鄂牛路形成“T字形”道路交叉口,未来可向北连接至莱城城区,道路交通便捷,与莱城区,高庄镇区以及周边村庄联系方便。沿河路和高庄路均为次级道路,沿河路为沥青路面,雁翎关路为水泥路,路面宽度6 m。村庄外围已逐渐形成外环路,且已硬化。但村内分布众多土质路面的宅间路,宽度为3.5 m或3.5 m以下,道路狭窄且不平整,没有消防车道,部分为断头路,主次干道比例不协调,宅间路、次级道路与主干道和过境公路的交叉点过多。

图3 坡草洼村道路交通现状

图4为为莱芜市高庄坡草洼村的道路交通规划。过境公路鄂牛路从村庄内部穿过,在规划过程中本着节约用地和资金,减少拆迁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规划道路,并考虑到降低对外联系道路的交通压力,完善村庄内部东西向的主要道路,以减小过境公路的车流压力,尽量避免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冲突,从而降低安全隐患。在村庄道路规划中,完善外环路,加强主次干道的建设,调整道路密度,使其比例协调;对断头路及丁字路进行改造,增加道路可达性,建立小片区的微循环,有效的减少过境道路与内部交通的混杂,从而降低事故率。

图4 坡草洼村道路交通规划

图5为坡草洼村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现状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已形成规模,主要集中在对外联系道路鄂牛路和雁翎关路交叉路口,此交叉路口的内部和外部交通流量以及人流量最大,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在规划时引入商业化交叉路口的次级接入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种交通要素之间的干扰,同时满足商业设施的发展需求。

图5 坡草洼村土地利用规划

4结束语

提升村庄公路交叉路口的交通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牵涉到乡村治理和新型城镇化的各个方面,本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动态的组织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调整用地布局、利用交通静化对乡村公路交叉路口进行控制以及加强村民交通安全意识宣传几点对策。现有的村庄公路交叉路口在位置的选择、道路断面形式、交通组织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4]。在国家大力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类似的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尚需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俞思念. 从城乡统筹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兼论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城乡关系的总布局[J].学习论坛,2013(4).

[2]罗承峰. 汽车交通碰撞事故分析与研究[D]. 湖南大学,2006.

[3]毕明涛. 公路交通安全可持续发展研究 [D].长安大学,2005.

[4]贺玉龙,赵明,刘小明,等. 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公路交通安全对策[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5(3):44-50.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作者简介]王雪萍(1988~), 女,研究生,专业方向:城乡规划。

[定稿日期]2015-09-10

猜你喜欢
交叉路口交通安全村庄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高PG等级沥青及其混合料在交叉路口中的应用研究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村庄在哪里
无人驾驶汽车在交叉路口的避障规划
基于车-车通信的协同交叉路口碰撞预警系统
基于农村主路交叉路口优先右转汽车的碰撞预警系统初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