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文学发展史上,“80后”则代表着一个崭新的文学现象。80后以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体验,在引起同龄人的共鸣的同时,对当代的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当前文化市场背景之下,青春文学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青春文学作品。本文在充分研究80后文学的基础上,梳理了80后青春文学中的成长主题,以《消逝的,弥足珍贵》为例并对其内容、形式及转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个体、家庭、社会等角度展现80后的成长内容,并对80后的成长主题的审美表现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80 后;青春文学;成长主题
作者简介:武杰,男,陕西西安人,西安邮电大学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流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一、80后青春文学中涉及全新的主题内容
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和社会,每一代人的成长也都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影响下进行。80后也因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有着其独特之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80后的成长环境与时代的改革同步,也造就了其独特的成长环境和过程。
80后的成长过程中,关于成长的叙述鲜少涉及到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部分,多是关于心理变化这一成长主题。80后作家往往对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的种种困惑畅所欲言,这种改革开放带来的日渐多元、日渐开放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对80后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消逝的,弥足珍贵》这部青春小说,是一段关于青春的校园故事,一首关于校园的青春歌曲。故事里的这群孩子在这里生,在这里死,他们在这里邂逅了爱情,也埋葬了青春。每一个人在这个故事中都领悟到了成长的真谛,疼爱自己的父母、重情重义的朋友、以及年少时为爱的冲动都成为了记忆里永不磨灭的印迹。尤其是关于爱情的纯洁和残酷的相关青春文学,更是将爱情的种子深深地植入了80后的心中,并逐步发展成为80后青春文学的一大成长主题存在。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横行,纯洁的爱情显得珍贵和落寞。80后在对爱情有着美好向往的同时,对待爱情的态度也存在着略微浮躁和随意的态度,这种爱情的珍贵和残酷对80后的爱情观带来了重大影响。
二、颠覆率性的审美表达
在不断成长、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明确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识,并日渐学会了用一种更加适合自身的方式来表达意愿,作为时代变革中成长起来的80后,其表达自身的方式往往是率性而具有颠覆性的。
80后的世界中,其父辈的价值观已经不适宜新时期的发展,传统的文学规范和文学创作手段也已失去意义,80后的文学作品呈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率性和颠覆性,80后作家在其文学语言的使用上具有着鲜明的特点,表现为个性化和网络化。同时,80后的文学作品中对现实生活的叙述和描写更多,边缘色彩的风格也逐渐流行,呈现出强烈感性化特点,如郭敬明的明媚和忧伤、张悦然的迷惘青春和疼痛成长等等。
三、精神原因的探析
时代无时无刻不在进步,每一代人都有着属于其独特的青春与成长。作为伴随和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80后,其独特的青春文学成长主题的形成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针对80后的成长主题的诸多争议也表明了当今社会需要对80后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关心,我们也应该深入挖掘和分析80后成长深处的精神原因。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剧烈变革。
80后生活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重要时期,其成长主题折射出了社会的剧烈变革。改革开放在给国家经济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给80后的社会价值观也带来了巨大的困惑感。80后作为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其生长环境与以往来说产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了其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作为一个全新的价值领域,80后的价值观可以说是不稳定、浮动的,导致了80后的成长轨迹中个性化色彩更加浓烈。同时,由于80后受到的教育制度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进行适时变革,导致了80后对教育制度的疲惫和反感日渐强烈,导致了80后的成长和发育过程中承受了太多变革和转型,给其性格、成长主题都带来了重要影响。
(二)日益复杂的大众文化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和发展,也使得社会环境更加嘈杂和混乱,对80 后的叛逆与独特又加了一剂催化剂。消费文化便是社会文化中的重要部分,80后的成长过程中,其衣食住行无不体现着消费文化的烙印,消费文化刺激产生的物质消费欲望对80后的成长带来的影响非常深远。随着物质的逐步丰富和消费文化的繁荣,80后作家的文学作品也变得与市场愈发不可分离。80后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对于网络文化更是的得心应手,网络小说等以网络为传播途径的文学作品日渐盛行,话语的自由性逐步得到尊重,文学作品的研究和理解的方式方法也日渐多元,这也对80后的成长主题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并促进了青春文学的发展。
四、总结
成长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80后作为随着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其成长主题、成长元素都彰显着蓬勃、率性和自信,尽管80后的青春文学并不成熟,尽管80后的青春文学的创作手法、技巧还不娴熟,但是80后的青春文学更加多元、更加真实地捕捉到了80后的各个成长主题,捕捉到了80后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和经历,这对于文学史来说就是一种成功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江冰.“80 后”与网络:文学批评的双重阻隔[J].南方文坛,2010.
[2]黄平.“大时代”与“小时代”—韩寒、郭敬明与“80 后”写作[J].南方文坛,2011.3.
[3]薛芳.“80 后”偶像作家的商业路径 [J].南方人物周刊. 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