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解决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

2016-04-27 11:20朱达文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差异中学生

朱达文

摘 要:以学生为主体,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是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将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差异的成因、寻找学生间的差异、利用和突破学生的差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差异;中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在第一次教学中遇到学生的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虽然有关注“中间”、兼顾“两头”的教学策略,但是以此教学策略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很少。似乎除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补课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学生出错的原因有很多,并非他们上课的时候没有仔细听讲,而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这就是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在实际课堂中的差异,笔者通过以下例题加以说明。

例如:学习九下“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为了测定某物质在溶液中的含量,常用的一定量已知浓度的溶液(标准液)与之反应,用T[M1/M2]来表示。如T[H2SO4/NaOH]=0.04g/ml表示每毫升某标准硫酸溶液恰好中和0.04gNaOH。若要使标准盐酸对CaO的T[HCl/CaO]=0.0056g/ml,则1ml标准盐酸中含溶质多少克?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后出现的情况。

学生1:能够完全做对。

学生2:能理解题意但是有计算错误。

学生3:只能列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4:无法读懂题意,无从下手。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接受正确知识时,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点,但课堂时间有限,课后去理解这些知识又需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让学生展现个体之间的差异,有效利用和突破个体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习的负担。

一、分析学生形成差异的原因

学生的认知并不是全部来源于课本,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的教育、接触的人和事物以及生活的经历等都会造成他们的差异性。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了解,总结了学生出现差异的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1.个体智力的差异

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具体表现为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2.家庭环境的差异

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故教育孩子学习的方法也不同。有些农村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以分数来决定奖惩,因此把关心孩子的学习停留在成绩上,而没有从根本上去教育指导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农村的大部分家长为了养家糊口经常加班,无暇顾及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3.学校教育的差异

农村中学的部分学生来自于新居民,新居民家庭大部分来自于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很多新居民子女都是中途转过来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也不同,如师资力量、学校氛围、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二、寻找学生之间的差异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时间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就看你有没有心去发现它。教师应利用自己的智慧,根据你平时的教学实践,采用合理的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心中有数。

1.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差异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差异,早在《论语》就提到了因材施教,前提是教师要知道他们之间的差异。在课堂上,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发言以及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及时关注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和分析能力,便于及时找到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解决他们之间的差异。

2.在课后作业中了解学生的差异

学生的作业最能反映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每天轮流面批班级中一半的作业,在面批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作业中的差异。例如,九年级上册《电能》中串并联电路中各灯泡的电功率是多少,有的学生是通过画电路图在题目上来帮助解决、有学生说是猜的,从而在面批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差异。

3.在课余生活中了解学生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课后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家访,家访是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情况,了解家长的希望以及教育方法。

三、利用和突破课堂上学生差异的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建构正确知识的过程,当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了差异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面就谈一谈如何在课堂上解决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以提高学习效率。

1.课堂上还学生学的权利来解决差异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作为辅导者。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搭建让学生多学的平台。

后“茶馆式”教学强调讲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者部分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教师不讲。后“茶馆式”的教学的特征体现了两个理念:“先学后讲”和“先学后教”。不管是哪个理念,目的都是为了还学生学的权利,让学生能够多学。

当然,“先学”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进行:可以是学生先“读”,也可以是学生先“练”;也可以是学生先“做”,甚至是学生先“议”。同时,也体现了“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能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八上的“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平台,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准备活动所需的器材,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准备视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书本上的思考与讨论进行提问,不管对与错,教师等到一个向性运动讲完后,做最后总结纠正错误、突破难点得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

2.课堂上还学生问的权利来解决差异问题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

首先,在课堂上第一次教学后创设轻松的学生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只有当学生积极思考时,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困惑。其次,创设情境,让学生慢慢学会如何提问。最后,让学生主动提问。在课堂上学生经过自学提出的问题都是自己最需要的,改变了“教师提问学生、学生跟着教师走”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3.课堂上还学生实践的权利来解决差异问题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理论没有通过实践是空虚的、盲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已有经验的错误,形成认知冲突,从而自我修正和完善新的科学知识。

在教学时,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不同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学习九上“简单机械”时,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与阻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动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和阻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是个易错点。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上课后作业讲解时强调过很多次,也反复练过很多次,但学生在实际运用时还是会做错。学生通过实践,错误率才能大大降低。课堂上采用小班化的小组合作方式,每个人的错误不同,大家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并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重视学生的差异,寻找学生的差异,及时消除学生的差异,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快乐学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调动自身的教育机智,不断创新,改变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同时,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2]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3]李生滨.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智慧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差异中学生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