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2016-04-27 07:46唐基元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入学教育实效性高职院校

摘 要: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并对其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一定影响。高职院校应健全入学教育体系与规定,增强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要让新生能快速适应大学生活,还要清楚所学专业的职业前景与发展方向。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索、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入学教育;实效性;对策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课,也是高职教育阶段的重要一课。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全面了解大学学习方式和明确人生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入学教育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尽管各高职院校均重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但遗憾的是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差,入学教育时间缺乏连续性、入学教育内容重点不突出、形式单一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必须积极探索新生入学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对象现状分析

增强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对当前高职新生的特点加以分析。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新生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素质参差不齐、学习目标不明确、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等问题。

1.年龄结构上

“95后”年龄段的学生已逐步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主体。他们是离国家实行新的生育政策较近的一批学生,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一方面,他们个性张扬,追求时尚,知识面宽,竞争意识强烈,但独立性和生活自立性较弱,集体意识淡薄。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面临家庭孕育二孩,父母精力分散,家庭结构变化等新境况,由于自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的不足,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适应崭新的大学生活。

2.知识能力上

客观地说,高职院校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知识能力还不是很强,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面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更为深入的专业学习,有些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厌学、逃学。学习失去方向和兴趣必然会引发新生大学生活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3.生活和学习环境上

新生通过高考后,普遍有一种“松口气、歇一歇”的情绪,加之对社会就业形势并不是十分了解,鲜有学生能认真深入研究本专业的特点,并对未来职业规划有理性认识。对于后期职业规划更是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加大,学习效果降低。

二、构建增强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新常态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要创新理念,找准切入点,增强实效性。

1.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长期化

(1)拉长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跨度。在新生入学报到前就逐步开展入学教育。在寄发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就要寄发一些必要的入学须知。可以查阅学生的联系方式,通过发送短信、邮件、微信等方式进行。开学后,对新生进行一周的集中教育,强化入学教育效果。最后,将入学教育延长到第一学期结束,在此期间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以此进一步巩固入学教育效果,使入学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拓宽新生入学教育渠道和内容。把入学教育从单一的班会课堂、思想政治课堂推向专业课堂、公共基础课堂、职业教育课堂和校外实习基地,要尽可能地让所有的专业教师都参与其中;要充分调动班主任、年级辅导员、班级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了解和掌握学生各阶段的生活学习情况。教师应将心理教育、专业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对自己大学的学习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还要将传统的入学教育途径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创新渠道,提升入学教育的吸引力。

2.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的多样化

(1)高职院校的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要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在现代社会中,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较为匮乏,但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却不高,这说明现有的高职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在这种形势下进行新生入学教育,高职院校应该向学生灌输就业意识,让新生对自身的专业以及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贯彻落实教学方针,以此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要结合新生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入学教育内容。一是在基本需求方面,要详细介绍校园及周边环境,让新生了解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问题。要引导新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二是在发展需求方面,要帮助新生树立新的奋斗目标,通过校史校训教育、入党启蒙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教育内容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树立正确政治方向,增强责任感和成才愿望,并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3.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体系化

(1)强化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设立专项研究基金,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针对入学教育的问题、方法、实效性等进行系统研究,为入学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2)创建多方共建的入学教育机制。以学校的学生管理队伍为核心,畅通学校管理人员、专职教师有效参与入学教育的多种途径,形成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的良好局面。组建优秀学生讲师团,开展朋辈教育或榜样教育。由高年级学生为新生开专题讲座,以朋辈的身份讲述真实的校园生活感受,这与单纯的说教式教育相比,实效性更强。

(3)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主题教育活动。虽然高职新生入学后要进行集中的入学教育,但是,对不同的群体学生还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有利于新生的发展。这些活动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明确独立的人际交往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意识;应突出系统性、计划性和实践性,兼顾校园内外,将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强调实践性、长期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新生入学教育意义重大,事关新生的整个大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高职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新对策,创新工作思路,科学地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力争让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中来,齐心协力,携手共建,让入学教育真正成为新生开启美好大学生活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王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几个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2]朱琳.关于创新高校入学教育模式的探索[J].大家,2010(17).

[3]朱涛,王晓伟.提高高职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2).

作者简介:唐基元(1979- ),男,安徽和县人,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生处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入学教育实效性高职院校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中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