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雨
摘 要:德育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内容,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职业德育教育工作。高职院校与其他的高等院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必须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学校对德育教育工作应给予重视,以便更好地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德育创新。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德育
加强高等院校的文化建设工作,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优化德育环境
德育教育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德育环境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构成。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内部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作为当前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高校德育环境教育的优化发展。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广大师生通过创造和总结,使德育教育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在校园内部进行文化建设工作,并根据实际的德育教育现状,对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规划和系统管理。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成立了相关的文化建设部门,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提供了保障。
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建设创造了条件。校园内部的建筑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都体现出了文化建设的内涵,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起到了持久性的作用。所以学校的各种建筑物和教学设施,在建筑过程中应该做到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布局,在体现建筑物美感的同时,更要重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途径,发挥德育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增强德育效果
德育教育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和传播媒介作为载体,否则德育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在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过程中,应该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式,运用新的载体来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往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通常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问题活动来实现。但是随着教育部门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应该坚持与时俱进,运用校园广播和电视媒体的形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事业发展迅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面对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和覆盖面广的特点,与学校德育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完善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笔者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深刻认识到了校园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实践活动。拍摄了关于德育方面的微电影,在德育课程中融合了戏剧表演使学生的天性得到了解放。在晚会表演中,发掘了一些对音乐有兴趣的学生,并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训练,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使校园文化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当中,增强了教育的效果。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应该对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完善。例如,学校的教学制度和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校园文化的不断优化。针对学生的德育现状,开展具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融入进去,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促进德育创新
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实现对学生各项行为的引导。校园文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大量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活动,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为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有效的途径,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了当前社会的用人需求。高职院校利用优化校园文化的形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好地融入其他教育工作当中,促进了其育人功能的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最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因此,德育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引导学生向着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方向迈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论
因此,应该加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对校园的内部环境进行优化,促进德育教学工作的创新。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综合素质强和符合当前社会建设需求的人才,必须要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工作在校园内部的建设作用,使校园文化成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以实现我国高等院校的跨越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婧.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机制优化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
[2]刘思. 学校建筑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