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临床观察

2016-04-27 02:39罗绍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穴位埋线针灸

罗绍萍

云南省江川县大街街道卫生院针推科,云南 江川 652600



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临床观察

罗绍萍

云南省江川县大街街道卫生院针推科,云南江川652600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联合组各3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优于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针灸组仅有1例面部红肿,并自动恢复。结论: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穴位埋线;针灸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俗称口眼歪斜,主要表现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临床上将3个月以上病程的面瘫称为顽固性面瘫,且治疗难度较大[1]。笔者采用针灸疗法配合穴位埋线对3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常见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面瘫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为面部一侧肌瘫痪,无法皱额蹙眉,鼓腮吹气和闭目试验均为阳性,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无神志改变。以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联合组各30例。其中针灸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6.8±2.5)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7.5±3.2)个月。联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7.5±2.8)岁;病程3~个月,平均病程(7.8±3.0)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针灸组采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1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针灸及穴位埋线治疗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1.2.1针灸治疗患侧取穴,配合健侧取穴进行辅助治疗。患者取平卧位,采用2寸毫针泻法行针,以地仓透颊车、颊车透下关、阳白透鱼腰的顺序进行针灸,最后对双侧合谷进行针刺。风池、翳风、四白、下关、攒竹、太阳等穴位采用补法,利用1寸毫针浅刺。1次/日,加电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SDZ-Ⅱ型电子针疗仪),密波,留针30min。

1.2.2穴位埋线治疗患侧取穴:地仓、颊车、迎香、四白、鱼腰、太阳、下关、阳白、头维、足三里、双合谷、翳风。取医用羊肠线(苏州博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5-0#)1cm,在75%酒精中浸泡,以备使用;常规采用碘伏对穴位皮肤进行消毒,将羊肠线穿入9号一次性埋线针内,右手持针,左手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对所取穴位进行透刺,出现针感后推针芯、退埋线针,在穴位皮下组织埋植羊肠线,使用埋线贴对针眼进行保护。每次选取穴位5~6个,交替使用,每隔15~30d进行一次埋线。

1.3疗效判定依据House 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3]。治愈:面部区域全部恢复正常,面神经分级达到I级;显效:面部功能轻微减弱,口角轻度不对称,面神经分级达到II级;有效:面部功能减弱及连带运动明显,面部静止时上额运动微弱,口角不对称明显,面神经分级达到III级;无效:面部静止时上额无运动,眼无法完全闭合,面部不对称,面神经分级未达到III级及以上。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优于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

注:与针灸组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中针灸组仅有1例出现面部红肿,未经治疗自动恢复。

3讨论

3.1面瘫的发病机制面瘫又被称为面神经麻痹,多因疲劳、面部耳后受凉,感冒后病毒侵袭所致。疾病造成面神经途经部位水肿受压,形成面部非化脓性炎症,对其功能产生影响。中医学认为面瘫因人体脉络空虚、正气不足,风寒之邪侵袭面部经络所致,而顽固性面瘫患者正气不足更为严重,风寒之邪滞留于经络,造成气血凝聚。现代医学研究则表明[4]面瘫因感染引起面神经或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所致,由于患者面神经受到压迫,长期缺乏营养,导致神经变性并产生疾病。

3.2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针灸在治疗顽固性面瘫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针刺治疗的痛苦相对较大,需要多次进行针刺操作,患者因麻烦、疼痛而延误或中断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

3.3穴位埋线治疗面瘫的效果穴位埋线疗法结合传统与现代医学疗法,将羊肠线埋入穴位中,可以持久而缓和的对穴位进行刺激,使经气激发,抗邪外出。对经络气血、机体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同时,顽固性面瘫的肌肉疲劳较大,神经损伤较重,埋线疗法15~30d进行1次,可减少对面部的过度刺激,治疗次数较少,也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通过穴位埋线与针灸的联合,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针灸次数,缓解面部刺激,使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更为迅速。此次观察结果显示,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优于针灸组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显著,两者辅助使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柳丹.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67-68.

[2]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98.

[3]江伟,何传斌,周俊明,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综合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18-19.

[4]李福芝.电针、穴位拔罐配合健侧面颊部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39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670-671.

(收稿日期:2015.12.18)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113-02

作者简介:罗绍萍(1971-),女,云南省江川县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穴位埋线疗法。

猜你喜欢
穴位埋线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5例
穴位埋线治疗肝肾亏虚型腰痛病60例
穴位埋线融合中医时间医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概述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乳腺增生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