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红
【摘 要】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根本尺度,不再以知识数量的获取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关键词】 高三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根本尺度,不再以知识数量的获取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不能简单地将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花最少的时间练最多的题目”。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发多少讲义,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高三数学前期有效教学的策略应包括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要求的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教学的模式等。根据高考数学的考试性质和考试特点,在高考数学总复习过程中,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目标必须真正体现高考数学的考试要求和考试特点,达成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整合;教学要求的定位必须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科学合理且灵活有效;教学计划的实施必须严格到位;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科学选择;课堂教学的模式必须遵循知识本位向能力、素质本位转移的原则,这一阶段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高考考试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应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对考试内容和要求了若指掌,把握考试方向,不作无用功。
2.展示数学复习目标
2.1.目标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指按照数学教学大纲上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提出复习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识方面的复习要求,把能力与思想品德丢在一边。例如,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复习,除了应当掌握的知识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要得到发展,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学生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追求美观整洁的爱美情操和习惯等。
2.2.目标要准确。即针对性要强。一是目标中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二是三者之间不能混淆。如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复习,复习的目的是:将学过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强化和分化,防止相关或相似知识的互串。学生易混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单位长度?(共性)为什么折线统计图中横标目的间隔要按实际年份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是:制图后忘掉写数据,或把标题与图表分开等等。在复习课上制定复习目标时,应注意和这些新授课后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3.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诸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粗一听很具体,细一想太空泛,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不得而知。其实一堂课只能按实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素质,太多会适得其反。
3.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首先是切实抓好“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牢固打好数学基础,要全面系统地重温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重视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证明、推广和应用的全过程,将所有的知识点在一个新的高度上,重新梳理,形成知识系统。其次是以重点数学知识,重要数学方法为依据将整个高中数学内容分成若干专题进行重点复习,要重视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在学会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的同时,掌握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再次是综合训练(或是模拟训练),进一步突出高考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围绕重点方法(通性通法),重要知识点,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及近几年“热点”题型,狠抓过关率,确保正确率。
4.重视通性通法指导
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要强调常规思路,倡导规范的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一大特点是突出方法的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总复习中,要注重“通性”“通法”的指导和研究,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提炼。不要追求“奇思妙解”,不必将精力与时间化在偏题、怪题和运算繁杂及运算量太大的题目上,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方法的熟练运用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上。在倡导规范的通法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方法渗透也是必要的。此外,在复习时,还应重视解题的回顾,通过解题之后的反思、总结、引申和提炼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领悟。
5.做好数学知识梳理
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不是简单的回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串接和数学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数学学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章节及分支(代数、三角、立几、解几)都有各自的知识系统,同时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达成问题转化。梳理,就是将旧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因此,梳理是复习中的重点。梳理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知识点联接起来(求同),二是把各知识点分化开来(求异)。这些工作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准备好,否则上课时会造成混乱。梳理往往同板书联系起来,使视听融为一体,增强复习效果。根据复习内容的异同,通常采用:边梳理边板书。即梳理与板书同步进行。先梳理再板书。即师生先一起将旧知的异同点输出,然后出示板书。先板书后梳理。这在低年级比较适用。运用时也可在挂出板书的同时,边看板书边梳理。梳理过程,实质上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考过程,其间应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类”,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知识分化。如四边形,根据对边关系可分成两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在小学里,一般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及所达到的思维程度来教学,不必拘泥于完全科学性原则而把小学数学知识太宏观化,这就是作为“学科数学”与作为“科学数学”的区别之一。像四边形,严格地讲,应把两组对边都不平行(不规则四边形)作为一类,小学数学不研究它,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多此一举”。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分类,是将已学过的知识分类,而不是将学生还没有学过的知识分类。其实,分类标准本来就是人为的,更何况对有些分类目前专家们也争论不休,如三角形按边分类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大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把等边三角形作为等腰三角形的特例;二是分成三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就要看给“等腰三角形”怎么下定义了。到底是分得细一些好,还是粗一些好,可看复习内容的多少来定,复习的内容多要粗分,反之则细分为宜。
6.总结
数学总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组,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数学能力的提高,要不断发展数学能力,特别要着眼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数学学科要求考查的五大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探究与创新能力。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