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班化课堂中“活”起来

2016-04-26 15:05沈利红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自主合作

沈利红

【摘 要】 小班化教学指在不超过30人的班级内,以促进学生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的班级教学形式。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能动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

在初中数学中实行小班化教学,可以实施一下几个可行性策略:主动参与策略;合作互动策略;个性落实策略。

【关键词】 小班化教学;以人为本;自主;合作;探究;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2

一、小班化教学的提出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自己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为他们提供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会做的让学生自己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实施全面的优质教育,唯有课堂实施小班化。

那么何为小班化教学?关于小班化,教育界现在为止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较少。

查阅国内外资料,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目前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个学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又提出美国中小学班级规模应缩小到18人。目前德国班级规模与美国相似,全国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

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个性异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

综上所述,可认为:小班化教学是在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二、小班化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师生、生生之间互动

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内平均所占有的时间成倍增加,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互动中,学生的举止动作都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学生发言的人数多、实践的时间多、合作的机会多、接受的个别辅导多、获取的反馈信息多、得到的认可和欣赏多,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行为多,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多。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质疑,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以及动手实践。

2、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小班化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是目的,教是手段,教服从于学而又服务于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学习实际,学会归纳,学会发现,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课堂学习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学习中,每名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发言与交流,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张扬个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充分开发和释放出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在同步发展中求异步发展,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实现小班化教学的目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因材施教。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机会来深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水平,针对每一个学生情况开展有效的教育。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找准学生发展的切入点,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三、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1、主动参与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参与教学的策略,重点是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这种参与是一个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在运用参与教学的策略上,要把握住两个操作步骤:1全员参与;2主动参与。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与动脑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敢说,有疑能质,乐于参与,同时重视对学生参与程度的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1:在学习同类项的概念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①通过自学,你对同类项的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本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说”,即有条理地表示数学内容)

②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并说明理由?-6ab2与2ab2;x3与7y3;-7x2yz3与3yx2z3;3与6。

(本小题通过几个简单的小例子,引导学生对同类项进行判别,加深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教会学生学会“做”)

③已知2a3bm与-3anb2是同类项,求m+n的值.。(本题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列出关于未知数的方程并求出未知数,引导学生学会“思”)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创设科学的数学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引领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解题方法。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来学习新知、理解新知和运用新知,最终达到内化与升华原有知识结构.。

例2:已知矩形ABCD,若AB=6cm,BC=8cm,把顶点A与C重合时折痕为EF,求EF长。

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折叠矩形,对折叠的特征有了全面的认识,然后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连接AC交EF于O

①O点有什么特征(O点在AC的中垂线上)

②△AEO与△FOC有什么关系(△AEO≌△FOC)

③EF与OE、OF有什么数量关系,为什么?(EF=2OF=2OE)

④如果连结EC(或AF),则AE与EC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AE=EC)

⑤设AE=x,则EC、ED能否用x来表示(EC=x ED=4-x)

⑥△EDC的三边符合什么定理?能否求出x与△AEC的面积?(能)

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然后在教师的“引导、合作”的理念下,师生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有位名人说“听来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学生在动手动脑下学习,这不仅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演变过程了解他们的区别和联系找出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使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整合化,这样能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习惯。

2、合作互动策略:生生互动

互动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独自站讲台,让学生也有上台讲解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交流,体验成功。

有名人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是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有两种思想”。

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挖掘生生互动的潜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激发学生的生生互动的参与热情。教师要具有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启发学生在交往中引起争论,激活思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复习一次函数的应用时,以下情景作为初始问题(八年级上册171页13题改编)能达到小班化课堂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

教师多媒体出示:小明和小慧都在和平中学读书,他们不但是邻居而且还是好朋友,所以走同一条路;有一天放学回家,小明骑电动自行车,小慧骑自行车,他们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问题中有数学吗,若有请提出来,并用数学方法解决;

对此问题可按以下进行:先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A、B、C、D,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给学生充足时间的思考和观察,先由一个小组的一个人举手的形式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可以是同一个小组不同的人),然后由提出问题的人指定某一组来回答,回答问题是举手的一个人,但可以是同一小组的不同的一个人,如果指定的这个小组无人能答时,允许其他小组的人抢答;教师旁观、支持、调控,不参加问题的回答但适时适度引导或点拨。其余同学同步思考、参与作答、练习。

作为学习的学生如果能在教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下既能提出问题又能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并且能在这种环境下互相倾听、质疑、直至豁然开朗,在交流中能理解别人的想法、从中获益这是数学学习的新境界;这也新课程教学理念所要求的一个亮点。

3、个性落实策略: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落实个性化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单纯的人数减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充分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像服装的量身裁衣一样,为小班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制定适合他的教育模式。

因此要重视分层教学,小班教育提倡“均等教育”“奉行无一人掉队”“少一倍学生,多几倍关爱”的教育理念,教育应正视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的事实。因此,无论在备课教学目标,教材过程,课堂练习,作业的布置,均应满足是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每一位学生的起点行为,以发挥学生多元智慧与身心潜能。作业布置上有弹性;评价分层:纵向评价(平时测验、练习)横向评价(生生间互评互比)。

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目标可定为:共同目标,记住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用它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层次目标:A层 能推导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

B层 理解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为复杂点的问题;

C层 了解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记住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

如:计算下列各式:(1)(x+3)2;(2)(a+b)2;(3)(x+y+5)2。学生训练时,老师不宜明确指明哪些学生做什么题组,你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不同层次的题目,基础较弱的同学只要能解决(1)(2)就可以了,允许部份学生集体讨论完成第(3)题。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设计一些全体同学都能做,但不同层次的同学能获得不同收获的题目。

综合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小班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达到了活有序、散有点,思有创、学有趣的目的。

“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教育资源的优化,缓解了大班教学中的许多矛盾。但是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前提基础,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加以改变,也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那30人的班级和60人的班级又有什么区别呢?那只是资源的浪费。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如何加强学习,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发挥出小班化数学教学的优势,是最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爱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古光《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16期

徐乐《探索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第23期

李今垠《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

闻国明,韩江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07年杭州市数学会评选论文

猜你喜欢
小班化教学自主合作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