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粉香
最近听了不少课,看了不少课例,发现有一些课经常因为没有创意、没有突破、没有个性的解读而被否决,往往被批评为“对文本的解读囿于教参,不敢越雷池一步,无一点自我的见识”。“对于文本的解读过于肤浅,不够深入,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文本的解读过于单一,不够多元化。”现在语文阅读教学比较流行“多元解读”“个性解读”“深度解读”“创新解读”等等。鉴于此,笔者产生了一点自己的思考。因为笔者接触到的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没有名师的智慧,没有大家的风采,有些教师本身知识储备还不够,文化的积淀还不深,对文本独立解读的能力还不具备,或者说解读的功底还不成熟。我想象这样的自身综合素养并不是太高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妨先“囿于教参”,因为如果他们不以教参为准绳,也许在课堂上就无法判断学生阅读中的“误读”,也许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误读进行到底”。“囿于教参”本身并没有错,而“错误解读”“不纠错误”就有错了。
笔者想从如今阅读教学中流行的解读方式谈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多元解读”易出错
针对过去一元化文本解读的弊端,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多元解读正成为当今阅读教学的一种走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阅读可以随意发挥,如果放手让学生随意解读文本,学生在没有读懂原文的情况下随意发挥,往往会出现“误读”,文本不仅被肢解,而且被曲解。
如有的学生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竟然读出了杜甫的虚伪,理由是杜甫为了“广厦千万间”可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那为何面对一群同他一样困顿的南村群童时,却称之为“盗贼”,他不是应该把茅屋拱手相让吗?而且,广厦千万间只是一个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这样的解读,忽视了杜甫的困顿以及他兼济天下、悲天悯人的情怀,忽略了茅屋和杜甫之间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而只看到他戏称群童为“盗贼”。这样的解读使一个大写的杜甫,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顿然失色。对于这样严重脱离文本的误读,老师竟然还肯定其有“质疑”精神,有自己独特的解读。
像这样的声音在我们的课堂上是屡闻不鲜的,如《背影》中的父亲买橘穿过月台时,有学生竟解读出了父亲“横穿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个理解显然是学生根据现代社会的交通规则无端臆造出的,与朱自清写作《背影》时的历史情形无关,也与课文要表现的主题无关。再如《愚公移山》阅读教学中,学生批评愚公漠视自然,环保意识薄弱,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这样的解读完全背离了文章的主旨。
面对这样的扭曲作者原意的解读,我们的教师因为盲目地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竟然不敢否决学生的错误,还大肆褒扬,肯定其创造性,让学生“将错误进行到底”。我想,当学生出现“误读”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决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与其“不作为”或“无力作为”,还不如充分利用好教参,就用教参上的见解来拨乱反正,让教参成为教师正确解读文本的有力支撑。
二、“个性解读”易走偏
教师如果一味凭借他人的经验来应付教学,就会丧失自己的教学主张和个性,因此,“个性解读”文本又受到了追捧。提倡“个性解读”,难能可贵的是教者能够静下心来,埋下头来苦苦钻研文本,以求得个性化的甚至是标新立异的文本理解,然后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这样设计出来的课有时确实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能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教者解读文本的功底与创新能力。但是教师解读文本的水准高度,学生常常是难以企及,尤其是这种颇有新意的解读,学生更是跟不上步伐。所以这样的课往往又成了教师一言堂,教师强势讲解,架空分析。亦或是教师为了把自己的见解强行灌输给学生,整节课是层层预设,非把学生引到自己的解读思路上来,学生所有的回答只是帮助教师完善他的解读的呈现,是“锦上添花”而已。
如一次大型赛课活动中,一位老师教《桃花源记》,教者认为渔人最后没有找到桃花源原因是:渔人有了不诚信和名利之心,失去了原来的本真之心。此解读确实没有“囿于教参”,是自己个性解读。为了凸显自己的独特理解,教者先是引导学生质疑:“这个地方真的有吗?”“这地方那么美,干吗不待在哪儿?”“其他人也在这儿捕鱼,为什么其他人进不去?”教者进而把学生拉向自己设计的主问题“为什么渔人出来后又进不去了呢?”然后在此问题上深入探究,并从文中寻找佐证。学生分析出原因在于渔人的不诚信和名利之心,教者进而由“忘”引申出渔人失去了自己的本真之心,最后总结:“当你变成最本真的状态时,你就一定可以进入那个桃花源。”
此解读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创新意识,然而教者所谓的“本真之心”“本真状态”等,那只是教者的对文本的挖掘,学生虽经教者层层点拨,然而终不能得出这样的解读。
这样的个性解读可谓数不胜数,尤其在公开课中,为求新,求异,老师们可谓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他们的解读,确实不人云亦云,确实不“囿于教参”,确实彰显了教者的个性,只是这样的解读更多时候仍然停留在教师的主体上,还只是教师个人的解读,没有体现出学生解读的精彩。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根本性问题。
三、“深度解读”难度大
为了改变语文教学中的“肤浅”与“表面化”,为了避免仅仅是将文本表面的东西交给学生,为了追求深刻性,于是关于文本的解读又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吁语文阅读教学回归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上,要时刻注意对文本的深度挖掘,要依据文本主题,深挖文本内容,要抓住文本的创作空白,深刻地把握文本的内涵。专家们甚至提出,只有“深度解读”文本,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然而现实能够将“深度解读”付诸常规教学实践的教师是很少的,因为“深度解读”文本并非一般教师所能为,中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毕业于大学中文系,以他们的文学功底或知识储备,应付常规语文教学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深度解读”往往需要老师不仅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必须是杂家,即具备广博的知识面以及精深的文学批评、美学甚至是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情况是,多数语文教师由于平时无暇读书,阅读面狭窄,所以课堂根本无力旁征博引,涉猎面自然不及名师、大家。尤其是“深度阅读”对教师课堂设计组织、应变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就没有能力设计教学,驾驭课堂,引导、启发学生向“既定的”“深度的”目标漫溯。
“深度阅读”更是非一般学生所能为,作为小城镇以及农村中学的学生,本来阅读面较窄,平常连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没有,如此语文素养的学生如何和文本产生“深度”对话?哪怕是教师将自己的“深度解读”成果教给学生,估计真正能够和老师进行“深度对话”的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学生,而绝大多数学生会处于“观望”状态。而“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立足点。
说到这里,笔者想澄清的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对于文本如何解读的问题,并不是不提倡“多元解读”“个性解读”“深度解读”“创新解读”等方式,而是在还没有具备这样的解读能力之前,我们不妨先研究研究教参,看看专家学者的解读文字,学习如何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能力的提升非一日之功,我想许多老师都有着从不会解读到能够解读再到解读得好的过程,这实际好比一个教师从初识文本到了解文本再到理解文本,最后是融入文本的过程。而教参的作用就犹如拐杖,“囿于教参,学习解读”是我们“拄拐学步”的过程,“参考教参,能够解读”是我们“与拐共舞”的时刻,当我们能够“不看教参,独立解读”的时候,就“让拐杖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