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斌
[摘 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同时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本文从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注意事项和对策措施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做好建设项目中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有效控制,从而得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182-01
1 引言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尤其一些大型、复杂工程,工程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设计变更通常是设计单位依据建设单位要求进行调整,或对原设计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根据设计变更的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由原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联系单和由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并征得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同意的变更联系单。
工程设计变更不仅会涉及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而且会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具有一定影响。施工图纸是进行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其工程变更也是工程决算、产生索赔以及工程交付使用后管理、维修的依据,它和原设计图纸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施工设计图,并和原设计方案具有同等的效力。工程设计变更是工程施工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做好建设项目中设计变更的管理,对确保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的有效控制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2 设计变更原因分析
2.1建设单位要求进行的设计变更
建设单位为了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节约投资或由于建设项目某些功能的改变而要求增加或减少某些设计项目,以及因实际订货引起的某些设备、材料型号的变化都会引起一些设计变更,此类型变更建设单位应尽量在项目施工之前提出,以免造成施工单位的返工和工程预算的增加。
2.2设计单位发出的变更
此类变更一般是完善性补救措施,即对原设计图纸差错的修正,比如因设计规范的变化,规划部门或施工图审查机构对图纸提出的修改要求,原设计本身存在漏项、各专业之间的碰撞、图纸与现场情况的不符以及设计者对图纸其他方面的完善。此类变更往往是因为设计人员的实际工程经验不足及相关设计规范掌握深度不够或由于该工程设计时间的紧迫和各专业技术协调不一致引起的。
2.3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
此类型变更一般有三种情况:其一是真正从工程的总体目标考虑提出的合理的、善意的设计变更要求,比如施工单位在阅图过程中发现图纸技术性错误而提出设计变更;其二是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或者前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导致工程无法按照原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应提出变更要求,并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变更通知单;其三是结合自身的施工能力,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而要求设计单位提供技术支持的设计变更。
2.4现场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变更
在工程施工阶段中,若出现了违反《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情况,监理工程师会主动提出设计变更的建议,并向建设单位说明变更的理由,由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发出正式的变更通知单。
3 设计变更签发时的注意事项
不管设计变更是由哪方提出,均应由监理部门连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经过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发出相应的变更图纸或详细的施工说明,并由建设单位下发到有关部门实施。在签发设计变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由于原设计方案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方案中存在遗漏和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按原设计方案施工的,应按设计变更程序进行。
2) 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要求可能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
3) 严格审核设计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造价,考虑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更要慎重。
4) 施工中发生的材料代用,办理材料代用单,材料代用单需要写明代用的具体型号和具体的使用部位,以及代用原因等,坚决杜绝内容不明确,没有详图和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纯材料用量的变更。
5) 设计变更要尽量提前,为了更好地指导施工,在开工前要组织各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应尽可能的发现图纸的有关问题,完成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发生的变更,最好在此部位施工之前提出,并提出详细的变更内容,防止拆除造成的材料浪费以及工程造价的增加,同时也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
6) 设计变更单应详细记录变更的内容和变更的部位,同时简要说明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背景、变更时间、参与人、工程部等。
4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措施
4.1建设单位要事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建设单位要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察、资料数据的搜集整理等等,在设计人员开始工作之前,要把完整、详细、准确的资料提供给设计院,在设计过程中不要频繁改动自己的条件要求。若必须出现变更,应经量在设计阶段提出或者在施工之前提出,从而更好地控制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投资。
4.2做好方案阶段和施工图的审查工作
在工程项目的方案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必须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认真研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可行性,对后期的施工图设计工作和项目的投入使用做好准备工作。设计单位在施工图阶段一定要做好各专业的技术协调和各个专业之间最终的图纸会签工作,尽量避免设计本身存在漏项、各专业之间的碰撞、图纸与现场情况的不符以及设计者对图纸其他方面的漏项等,将施工中因设计单位失误而造成的变更减少到最低限度。
4.3加强对设计变更的审查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从工程造价、项目的使用功能、质量和工期等方面严格审查工程变更的方案,并在工程变更实施前及时与施工承包单位协商确定工程变更所涉及到的工程量、价款以及是否会延误施工期等。
4.4做好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交底记录
在标注有发生设计变更情况的图纸以及发生变更的隐蔽工程的记录,应及时补充形成正式的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应加强设计变更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工作,为可能发生变化的工程款以及最终的工程决算提供依据。
4.5加大职能部门监督检查力度
设计变更必须注明变更部位、变更原因、变更要求及必要的详细图纸附件等内容,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责任明确。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无故扩大工程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等,以使工程变更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的影响降到最低。
5 结束语
设计变更是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同时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做好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要求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协调一致,做到有理有章、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使建设投资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瑞林.浅谈如何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2010(3).
[2] 顾广平.浅析如何加强设计变更和签证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7): 259-260.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