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何做到500米见绿

2016-04-25 02:52高雪梅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绿道绿地小微

高雪梅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又绿北京城。捂了一冬的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各大公园、休闲绿地更是桃红柳绿,游人如织。

而未来的北京城,将会有更多的绿色进入市民的生活。

“十三五”期间,为打造绿色宜居之都,北京创新城市增绿方式,率先在“市民身边增绿”方面实现突破,让85%的市民出门500米就能见到公园绿地。

和很多人口稠密的国际大都市一样,有着约2100多万常住人口的北京,同样面临着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占有率总体偏低的问题。

出门500米就见绿,究竟怎样实现呢?

80余处公园绿地盲区

近年来,北京的绿地建设收获颇丰。

据相关部门统计,“十二五”时期,北京各类公园总数达到1100多个,其中注册公园395个,免费开放比例达到87%,公园年接待游客高达2.9亿人次,形成了“城市休闲-近郊郊野-新城滨河-远郊森林”的圈层式公园体系。

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北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仍然提高了1平方米,达到1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8%。

但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来看——“国际大都市人均绿地面积40至60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平方米为健康城市”,北京的绿化仍显不足。尤其在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更高、建筑密度更大,可谓寸土寸金。

2016年3月25日,一名游客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拍摄挑花

以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为例,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达2万多人,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仅有6平方米和3.5平方米左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北京中心城,“尚存在80余处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的覆盖盲区”。

大面积增加城区公园绿地面积任重道远,也考验着城市的管理智慧。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首都绿化办主任邓乃平表示,在中心城区,高强度的开发使增加公园绿地十分困难,“北京正加大规划建绿和多元增绿力度,充分利用疏解非首都功能腾退出的新空间,千方百计扩大中心城绿地面积。”

拆迁建绿、拆违还绿

西直河石材市场位于北京城区东南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聚集了553家石材企业、3000余个体商户,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石材集散地,年交易额达300亿元左右。

然而,日前《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来到西直河村,发现昔日粉尘飞扬的厂房、交通拥堵的市场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绿地。

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西直河石材市场从2013年底开始腾退。朝阳区十八里店乡人大主席周银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目前,石材市场已经基本腾退完毕,“一边腾退,一边绿化。”

周银军向本刊记者介绍:“腾退后的土地83%都将用于绿地建设。这片绿地,不仅是西直河村7000多口人受益,大兴、通州也从中受益。”

本刊获得的相关资料显示:东城区明城墙公园项目,占地面积1.44公顷,拆除违章建筑后,实现全部还绿;东城区西忠实里棚户区改造项目,占地面积9.9公顷,涉及拆迁454户,集体企业2家、国企7家,拆迁后全部实施绿地建设;海淀区京昌路楔形绿地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拆迁1136户、集体企业1家、国企12家,拆迁后实现代征绿地和代征道路用地约149公顷……

邓乃平说,2015年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结合全市疏解非首都功能、棚户区改造以及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通过拆迁建绿、拆违还绿等多种形式,完成城市绿地建设200公顷。

见缝插针的小微绿地

为了实现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邓乃平表示,除了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开展绿地建设外,北京还将充分利用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开展小微绿地建设,解决中心城绿地覆盖盲区。”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小微绿地的定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它一般是见缝插针出现在城市中,为附近居民提供绿色景观和休闲服务,通常也称之为口袋公园、袖珍公园、小型绿地等。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小微绿地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佩雷公园在纽约曼哈顿开园,标志着口袋公园的正式诞生,其建设意义不亚于纽约中央公园。“如今北京大力推广建设小微绿地,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她说。

在董丽看来,小微绿地虽然小,但数量多,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和居民联系非常紧密。“把这类绿地利用起来,不仅可以改善城市景观、城市生态效应,尤其重要的是非常实用,给百姓提供了休闲、活动的空间。小微绿地把大块的绿地联系起来,甚至还成为一些小动物们迁移的通道和停留地。”

她建议,因为小微绿地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不能单纯强调视觉美观,植物选择上最好是百姓喜闻乐见、有着地域文化特征的乡土植物,还要考虑到鸟类、小松鼠等小动物们的需求等。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北京共完成了60处、40公顷小微绿地建设。“2020年以前,这样的小微绿地全市还要再增加300处,总面积200公顷。”

1000公里市级绿道

相对于见缝插针的小微绿地,北京的绿道建设堪称大手笔。

二环路护城河旁的滨水绿廊,被列为北京市内徒步经典路线之一。一河之隔,河外是车水马龙的二环路,河内则是一幅宛若江南画卷的滨水绿道。

“2013年,北京启动了第一批绿道建设工程。”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在顺义潮白河畔启动了绿道试点,紧接着2014年又启动了海淀三山五园绿道、丰台园博绿道、中心城区环二环滨水绿道等。

以海淀区三山五园绿道为例,这条绿道全长约36公里,串联起香山、颐和园、圆明园、植物园、北坞公园等10多个公园、景点。绿道宽约2.5米到3米,红色沥青铺就,可步行也可骑行。绿道两侧植被非常丰富,既有银杏、国槐、雪松等乔木,也有西府海棠、花石榴、海棠果、榆叶梅等灌木,还有月季、鸢尾、马蔺等地被植物。

绿道健身如火如荼。为了方便人们锻炼和休闲,2015年9月1日,《北京市绿道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规定,绿道内只允许行人和自行车通行,机动车、电动车、人力三轮车禁止在绿道内通行。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完成市级绿道建设212公里,加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道、海淀公园绿道、南长河公园绿道等区级、社区级绿道,全市绿道总长度已超过300公里。每天接待人次超过20万,节假日等高峰期,接待人次达到上百万。

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园林绿化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2017年,北京还将建设1000公里市级绿道。在市级绿道建设的同时,2020年以前,完成1000公里的区级绿道建设,全面满足市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并沿着东、西、北三翼分别与天津、承德、三河、廊坊、张家口、保定等对接,形成京津冀大绿道体系。

新增郊野公园20个

和春、夏、秋三季相比,北京冬天景观单调,看上去比较萧瑟。董丽说,“冬季绿量不足和北京的气候条件有关,现在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正在推进的‘增彩延绿科技示范工程,做得非常好。”

本刊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北京形成“三季有彩、四季常绿”的宜居景观,“增彩延绿科技示范工程”计划用8年时间,示范、推广190余个优新植物品种,“以开发改良乡土植物品种为主、引进优良国外植物品种为辅”。

绿荫成林、出门见绿是每个市民的美好向往。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新增城市绿地2300公顷,全面完成一道绿化隔离地区3万亩绿化任务。新增郊野公园20个,完成102处郊野公园的建设总目标。构建环城市森林公园环,重点建设包括东郊森林公园、潮白河森林公园、丰台彩叶森林公园等30处开敞型森林公园。

《规划》还要求新建居住区绿化率达到30%、达标率100%。

“计划到2020年,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邓乃平表示,届时,北京有望形成“青山为屏、森林环城、九楔放射、四带贯通、绿景满城”的园林绿化生态格局。

猜你喜欢
绿道绿地小微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小微企业借款人
走进绿地
北京将新建500公里绿道
成长的绿道
开启尊贵旅程,乐享卓越人生绿地酒店嘉年华和2016绿地酒店品牌发布会
邮储银行:小微金融的冬日暖阳
我心中的那片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