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水金 福建省将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353300
一例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吴水金福建省将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353300
摘要鸭大肠杆菌病属鸭的常见病,该文报道了通过临床剖检、细菌的分离鉴定、生化试验等方面诊断的一例鸭大肠杆菌病,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鸭大肠杆菌病生化鉴定药敏试验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患鸭精神沉郁,不喜动,食欲不佳,嗜睡,眼部常有分泌物,有时有腹泻等症状。临床中常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但容易导致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以及耐药性的产生,所以该病的治疗越来越困难。现就将乐县2015年9月某养殖场暴发该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将乐县具有饲养秋鸭的传统,当地农户常利用秋冬闲稻田饲养秋鸭。养殖户一般在农舍里保温3周后,转移到户外搭简陋棚舍放牧饲养。该养殖场的鸭子23日龄,已没有采取保温措施,但由于连日降雨突然降温,产生应激而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病率高达55%,死亡率达20%,患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呆立,喜卧地,腹泻严重,排灰白色、绿色稀便,眼与鼻孔附黏分泌物,呼吸困难。发病后期,患病鸭腹部则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垂、膨大,并逐渐衰竭死亡。
剖检病死鸭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等纤维素性呈灰白灰黄色的渗出性假膜病变,剖开腹腔时有腐败气味,部分可见坏死性肠炎。
3.1病料采集取发病后期鸭子,按照无菌要求采集心尖、肝、脾脏等在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分区划线,置温箱中37℃培养24 h,结果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出光滑、砖红色的菌落。
3.2形态观察无菌采集心尖、肝、脾等处病料涂片,经革兰氏染色,油镜下观察可见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偶有2~3个菌体相连,无芽孢。
3.3分离纯培养挑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的新鲜、光滑、砖红色的单个菌落涂片染色观察,如果菌落为单纯的革兰阴性菌短杆菌,两端钝圆,偶有2~3个菌体相连,即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分区划线纯培养,37℃培养24 h。
3.4生化鉴定对纯化培养的菌株分别进行葡萄糖、乳糖、蔗糖、枸橼酸盐、甘露醇、麦芽糖、硫化氢、MR试剂、V-P试剂、氧化酶试剂、硝酸盐还原剂、尿素酶等试验。所用试剂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1]。
3.5药敏试验将纯培养的细菌用生理盐水配制成0.5麦氏浊度的菌液,然后向每个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平皿内加入细菌悬液,涂匀,每个平皿内均匀放置4张药敏纸片,置恒温箱37℃培养24 h后,测定抑菌圈直径并记录。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执行标准:WS/T125-1999),采用NCCLS法规(2000)判定标准进行判定[2]。
4.1生化鉴定结果该分离株可分解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不分解蔗糖,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吲哚试验阳性,硝酸盐试验阳性,枸橼酸盐试验阴性,硫化氰试验阴性,此结果符合大肠杆菌的特征,
4.2药敏试验结果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氧氟沙星、头孢拉定、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对新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诺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有耐药性。详见表1。
表1 药敏试验结果
4.3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该病为鸭大肠杆菌病。
1)对病重鸭选用氧氟沙星、头孢拉定,每羽肌肉注射1.5 mL,每天1次,连用2 d。
2)全群每升水中添加恩诺沙星0.6 g、头孢拉定0.5 g和适量多维,每天2次,连用4 d。
3)每400 kg饲料添加硫酸黏菌素500 g,拌匀,连用3 d。
4)每500 kg饲料添加黄连解散或白头翁散1 kg,拌匀,连用3~5 d。
1)大肠杆菌属于环境性因素的病种,温、湿度的突然变化,以及其他的应激源引起的应激容易暴发该病。因此一方面要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毒,另一方面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建议鸭群在未发该病时采用中药散剂进行预防。同时可以在7~10日龄时注射大肠杆菌-浆膜炎二联苗进行预防免疫。
2)该病常与鸭疫里氏默氏菌病并发,因此在预防控制该病时需要注意鸭疫里氏默氏菌病的防控。
3)从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该病对许多药物都已产生了耐药性,这与本地肉鸭散养户抗生素的滥用不无关系,导致平时治疗该病的药物选择越来越难,所以在平时预防该病时建议采用中药预防。
4)通过药敏试验对于药物的选择可以做到准确有效,但在今后的用药中切记使用过度或反复使用。
致谢文中细菌生化试验由将乐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化验室主任范辉兽医师完成,特此谨表感谢。
参考文献:
[1]徐婷婷,刘运镇.鸭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2):145-147.
[2]桂炳东,孙敬,徐建民.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手册[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4331(2016)01-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