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龙+杨海滨
从双星导航定位系统立项,到21颗北斗嵌满天穹,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走过了22载问天路。如今,“北斗”已融入百姓生活,走向全球组网,正以中国标准续写着中国航天的辉煌。
这一切,有位科技战士始终以冲锋的姿态当先锋、打头阵。他是北斗一代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北斗二代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工程副总设计师……
他,就是我国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开拓者和建设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某卫星导航定位总站高级工程师谭述森。
军民融合铸就伟业
千百年来,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日月升坠辨东西、星斗高低量远近,才得以不迷失。
当历史穿越到20世纪,信息化浪潮滚滚袭来,利用卫星进行导航成为现实。卫星导航技术突破了几千年来“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阴天干瞪眼”的屏障,翻开了导航史革命性的一页。虽然卫星远在太空,却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一方面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服务。可以说,一旦失去卫星导航,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建设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维护国防安全等,具有十分特殊的战略意义。
美国建起了GPS,俄罗斯拥有了自己的格洛纳斯系统,其他国家卫星导航计划也随之展开。空间导航领域从此成了大国博弈的战场,谁占据了这个战场的制高点,取得了主动权和主导权,从某种意义上讲,谁就能领跑21世纪。
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司南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人类从此开启了远征,拓展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领域。大约600年前,我们的先辈通过测量北斗星的高度,换算出相应的地球纬度,使人类对吋空的认知和对方位的把握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历史发展到今天,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理应而且能够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994年,我国做出研制发展独立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重大战略决策。
然而,摆在中国面前的,是尚未起跑就已落后20多年的现状,以及还不够雄厚的经济实力、技术基础和人才的匮乏……
但困难阻挡不了中国人前进的脚步。
也就是那一年,面对祖国和人民的召唤,52岁的谭述森离开了奋斗29载的军事测绘战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北斗事业。当时的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已有两年,曾带领技术团队首次完成我国西沙群岛大地联测和海上岛礁摄影测量,将西沙群岛的高精度测绘成果纳入新中国地图之中……可谓是成就斐然。然而选择北斗,就意味着选择了挑战和风险。“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谭述森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响亮回答。作为北斗事业的开拓者,谭述森和十几名专家挤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铁皮屋里,开始了这项不亚于“两弹一星”的国家战略工程。这一干,就是22年。
20多年寒来暑往,谭述森带领北斗人越过了横亘在北斗问天征程上的一道道坎儿,翻过了一座座山,中国人牵手北斗,又一次傲然屹立于世界导航先锋之林。
频率轨位资源是不可再生空间战略资源。北斗一开始就面临无频可用的严峻局面。北斗建设之初,卫星导航大国已把频率资源瓜分殆尽。没有频率,建设卫星导航系统就如水无源、树无根。
身为北斗导航频率设计和国际协调首席专家,谭述森创造性提出的卫星导航信号兼容性评估准则,证明了北斗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频率可以重叠,赢得了频率共用的“世界共识”,坚定了国家建设北斗系统的决心。
多年来,他带领频率协调团队与几十个国家数百次艰苦谈判,使北斗导航频率占有量实现了从无到有,并跃居世界前列。
回忆起那段岁月,频率协调团队成员赵晓东说:“是谭述森扫除了北斗建设的第一道障碍。”
北斗问天,国之夙愿。然而,要想实现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先试验、后区域、再全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谈何容易,可谓是三步问天步步难。这非但没有难倒谭述森,反倒越难问天路越宽,越难问天征程越精彩:
谭述森带领团队携手军地科研人员建成了北斗一代,一举突破了西方国家精心布设的“经纬封锁线”,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以谭述森为代表的北斗人,夜以继日并肩战斗,建成的北斗二代系统形成了亚太地区服务能力,使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不再受制于人;
“建设北斗,重在应用。”已经退休的北斗系统主要建设者李贵琦说,北斗系统建设初衷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服务普通百姓,服务国计民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
如今,北斗应用的发展速度和前景,一直为谭述森这位北斗蓝图的描绘者所津津乐道: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已进入北斗产业时代,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北斗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交通运输、森林防火、电网运行等几十个重要领域,在应急处突、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1年3月1日,三亚东南方向80海里处,渔民王定成在捕鱼时突发胃出血。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通过北斗监控平台收到求救信息后,第一时间实施救援,将王定成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2013年,由25名探险爱好者组成的车队从北京出发,穿越羌塘、可可西里和阿尔金山三大无人区进行探险。没想到一进入无人区,探险队员的几部普通手机都没有了信号。危难之吋,一位探险队员装有北斗模块的手机,帮助探险队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成功脱险。
“中国的北斗,正在成为世界的北斗。”这是令谭述森为代表的北斗人最为骄傲的。如今,北斗产业开始走出国门,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枝散叶,并率先进入东盟市场:2014年6月,在泰国的3个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示范站启用:同年12月,柬埔寨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建设及其警务定位示范应用落地;2015年9月,老挝万象赛色塔北斗产业示范园落成;文莱、巴基斯坦也开始采用北斗导航系统……
“这一切,都源于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北斗。”大地测量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说,从这个意义讲,作为北斗系统主要开拓者和建设者的谭述森,无疑是北斗事业的最大贡献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