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敬娟
一直以来,古诗文教学重“言”还是重“文”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两者往往不能兼顾,更多的教师从实用主义出发,为了追求“高分”,过于重视注释翻译,轻视文本。如此的教学方式,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只能得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致使学生以为文言文就是机械背诵,因而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对于文本一定要深挖,让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能展示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再让这些观点在课堂中产生碰撞,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近期教研室推出了“语文即我”系列活动,我用《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上了一节研讨课。课堂实录如下。
一、 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有多少同学听说过荆轲?
同学们回答问题后,教师点出:在中国,荆轲刺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最终荆轲以行刺失败为故事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
出示投影: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左思《咏史八首·荆轲》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陶渊明《咏荆轲》)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龚自珍《己亥杂诗》)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洵《六国论》)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柳宗元《咏荆轲》)
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朱熹)
关于荆轲,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教师带领学生读读这些历代评价荆轲的诗句,然后一起翻译、理解评价的意思。
师:你对这些评价有何高见?你赞同或者反对哪一种评价,请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交流8分钟)
生1:我不赞同朱熹说的“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荆轲不是匹夫之勇,他有智谋。第一刺秦的计策是他提出的,说明他有谋略;第二用言辞打动樊於期使他献出自己的头,说明他善言辞;第三在秦宫中,秦舞阳色变,而荆轲帮他掩饰过去,说明他沉着冷静。这样的一个人不可能是逞匹夫之勇的人。
师:非常好。条理清楚,理由充分。
生2:“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这句,是对荆轲侠义精神的赞美。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侠”的,荆轲的“侠”的精神体现在哪里?
生2:他去刺杀秦王,非常勇敢。
师:仅仅勇敢就可以成为“侠”了吗?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荆轲甘愿冒死入虎狼之强秦,刺杀秦王,其中报答太子丹知遇之恩的因素是无可否认的,直到临死他还念念不忘“必得约契以报太子”。然而,能否把荆轲刺秦王的行动的意义局限于此呢?当然不能。太子丹初见荆轲时,是希望荆轲为挽救燕国之将亡,反抗暴秦之兼并而出力的。荆轲当时的回答是:“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这说明荆轲主要是想报效燕国的。后来荆轲激励樊于期自刎献首时说,他会刺秦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也说明荆轲主要还是从国事来考虑的。所以他的身上体现的“侠”是为国为民的精神。
生3:我赞同柳宗元的评价: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他刚开始答应刺杀秦王时非常果断。(教师打断,果断吗?)不是,有点犹豫但是答应了,答应之后,让樊於期献出人头,易水送别,但到了刺杀秦王时,却退缩了,犹豫了,以至于刺杀失败。
师:嗯,能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够勇敢了,但是“愚”体现在哪里?
生3:他刺秦的方法鲁莽,加上武艺不高,刺秦失败,没有完成任务。
师:他的“愚”究竟指什么?
生3:行刺的过程摇摆不定,又想刺杀又想生劫,招致失败,死亡前说:“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行刺的目的不明,所以说他是愚蠢的。
师: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报”有报效、报答的意思,那么读完全文以后,你认为荆轲之死是属于“士为知己者死”吗?
生3:不是。太子丹不能算是知己。田光推荐荆轲后,仅用骏马美女美食相待,简单的一种利益交换,在荆轲迟迟不出发的情况下,反复催促,并说出一些不合适的话来,始终没有信任荆轲,何谈知己。荆轲只是他的一个筹码。
师:荆轲和秦国并无国仇家恨,为什么要选择刺秦?刺秦的意义何在?
师:荆轲其实只是一个谋士,而不是剑客。他深沉有谋略,为人慷慨侠义。但他也有缺点,剑术不精,沉溺酒色,偶尔也会意气用事,有时过于优柔寡断。荆轲的每一步都是被迫的,田光之死迫使他见太子丹,太子丹的苦苦哀求迫使他答应,太子丹的催促迫使他找樊於期并迫使樊於期自杀,太子丹的再次催促进而表达了不信任,迫使他草率出发。所以说他刺秦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报知己田光,有报太子丹的盛情,或许还有作为一个普通人面对秦国马上攻灭六国的义愤,但不要提高到为国为民这一高度,那太高大了。
出示投影:
北师大中文系教授韩兆琦认为:“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勇士,他刺秦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也是他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的最后一搏。他与燕国不沾亲带故,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史学家张大可更是以“反暴”一词来诠释荆轲的行为。“太子丹开始并没有重用荆轲,甚至后来让他去刺秦,也没有完全理解和信任他。”韩兆琦解释说,“所以,荆轲并非要‘为知己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抗暴之心。”
北大历史系教授、秦汉史专家张传玺说:“荆轲处在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他被一种‘义的观念所驱使,虽然他的确勇敢,但他的‘义毕竟是个人的小‘义,而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才是大‘义。因此我认为不必要把他拔高到英雄人物的高度。”
师:你如何理解荆轲的“义”?
生3:我个人认为:什么是勇士、英雄?不是那些以武力、铁血称颂的人,而是那种明知道走下去可能会牺牲也决不退缩的精神。这应该算作“义”,值得赞颂。
师:很好,这种精神值得赞颂。无论如何,荆轲算是死得其所了。借用司马迁的评价送给我们同学:“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人生在世,就应该不违背自己的志向,努力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教后反思:
本节课定位于挖掘学生难以理解到的、很容易忽略的内容。在这之前,备课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读了《刺客列传》和相关的很多评论,刚开始,自己以为已经读懂荆轲了,后来再次翻阅文本,发现又疑惑了,荆轲究竟是什么人?于是我就把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设计为“荆轲形象探讨和荆轲行为的意义评价”,目标定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问题设计上,原来设计为“你认为荆轲是什么样的人”,但是这个问题的缺点是:学生回答时会罗列人物性格,不能形成突出鲜明的观点。所以后来把问题改为通过前人对荆轲的评价来切入,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针对性更强,可以达到交流讨论的教学目的,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这个目的基本达到了。
本堂课有以下几点遗憾:
第一,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除了三位同学外,其他同学的思维深度明显不够,回答问题还是流于文本表面。原因可能是给的材料过多,干扰了学生的思考,对评价的探讨不够。
第二,在探讨问题时,对荆轲的形象分析不足。课堂在学生回答问题有些偏离时,应该多向荆轲的性格这一方向引导,否则不足以展示出荆轲性格。
第三,备课时很多内容能够体现出荆轲的性格,但是课堂上没有能够展示出来,导致深挖文本这一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
本堂课属于一堂生成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学生的回答并不完美,有时是由于问题设计不够合理。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递性,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地发散开来。
结合选本《〈史记〉选读》来看,本课教学重点应该是既重基础又重人文。传统教学手段中的朗读、识记等环节不能轻易舍弃,要让学生积累必要的实词、虚词,掌握必要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在重基础性的同时,要适当偏向于人文性的探讨,通过合作探究,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品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鼓励学生缘疑质难,以疑促思,体现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调动激发其创造的热情,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研究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拓展思维,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提出各种创造性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