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圣光,李永柱,张银华,赵存新
门冬氨酸鸟氨酸防治急性重症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
侯圣光,李永柱,张银华,赵存新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保护重症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7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治疗7 d。使用罗氏C7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淀粉酶(AM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血生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第3 d血ALT、AST、TBIL明显升高,ALB明显下降,至第5 d和8 d仍明显处于异常水平,而治疗组第3 d血ALT、AST、TBIL仅轻微升高,ALB轻微下降,至第8 d恢复至正常水平,在治疗后的各时间点治疗组血ALT、AS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TNF-α、IL-1、IL-6和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且在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组TNF-α、IL-1、IL-6和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有明确的保护肝脏功能损害和减少炎性因子释放作用。
急性重症胰腺炎;门冬氨酸鸟氨酸;肝功能;炎性因子
1.1病例选择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7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14例;年龄22~68岁。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提出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1]。病史均在24小时内,均有腹膜炎体征。B超和CT检查胰腺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其中38例有少量到中等量腹水,41例胰腺周边有渗液。所有入组患者既往均无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脂肪肝、肝、胆、胰肿瘤等,入院后首次检查肝功能均正常。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腹水量、胰腺周边渗液及APACHE-Ⅱ评分诸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给予两组患者禁食,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营养支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和十四肽生长抑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10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治疗7 d。
1.3观察指标使用罗氏C7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淀粉酶(AM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血生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1.4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的比较两组治疗前血ALT、AST、TBIL、ALB均在正常水平。对照组治疗后第3 d血ALT、AST、TBIL明显升高,ALB明显下降,至第5 d和8 d仍明显处于异常水平,而治疗组第3 d血ALT、AST、TB仅轻微升高,ALB轻微下降,至第8 d恢复至正常水平。在治疗后的各时间点治疗组血ALT、AS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AMY及CRP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尿AMY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血CRP在治疗后各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细胞因子变化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TNF-α、IL-1、IL-6和IL-8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且在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组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s)变化的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s)变化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①P<0.01;②P<0.05
例数ALT(U/L)AST(U/L)TBIL(μmol/L)ALB(g/L)治疗组入院时40 36.9±2.9 36.3±3.6 18.9±10.3 37.6±5.5治疗3 d 40 56.6±5.9①55.3±4.9①26.0±10.9①35.6±4.5②治疗5 d 40 49.7±4.9①46.3±3.0①25.7±10.0①36.0±5.9②治疗8 d 40 36.2±1.8①39.3±4.4①21.6±9.7②38.9±6.6②对照组入院时39 38.6±4.6 39.8±4.2 20.1±8.6 37.3±6.9治疗3 d 39 136.6±8.9 159.8±7.6 41.6±10.1 30.6±4.6治疗5 d 39 99.6±9.7 130.3±5.3 42.6±9.7 30.0±5.6治疗8 d 39 87.7±6.8 86.9±5.6 36.4±8.0 29.1±5.9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水平(±s)比较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水平(±s)比较
与对照组比,①P<0.01;②P<0.05
例数血AMY(×103U/L)尿AMY(×103U/L)CRP(mg/L)治疗组入院时40 5.30±0.87 4.88±0.64 256.7±19.6治疗3 d 40 2.90±0.35 2.97±0.44 100.9±15.6①治疗5 d 40 2.88±0.56 2.88±0.56 56.6±12.9①治疗8 d 40 0.99±0.11 1.17±0.09 58.3±11.3②对照组入院时39 5.38±0.81 4.76±0.65 253.9±18.0治疗3 d 39 3.01±0.45 2.89±0.36 186.6±16.9治疗5 d 39 2.33±0.29 2.99±0.36 109.9±13.6治疗8 d 39 1.22±0.10 1.22±0.10 80.6±10.0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细胞因子(ng/L,±s)变化的比较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细胞因子(ng/L,±s)变化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①P<0.01;②P<0.05
例数TNF-αIL-1 IL-6 IL-8治疗组入院时40 56.9±26.8 76.6±16.1 100.5±71.0 91.4±46.9治疗3 d 40 31.6±8.9①49.6±13.6①46.9±18.6①56.6±13.1①治疗5 d 40 27.8±8.8①40.6±11.3①37.9±8.9①37.9±8.9①治疗8 d 40 21.3±7.5②33.2±9.3①31.2±9.6②40.9±6.5①对照组入院时39 56.0±25.9 78.5±15.3 99.7±67.9 89.9±49.0治疗3 d 39 47.7±14.4 60.9±16.3 78.7±35.7 75.4±34.5治疗5 d 39 38.8±12.9 57.8±11.4 55.4±22.3 62.3±14.6治疗8 d 39 29.6±10.3 46.6±15.8 43.2±13.3 56.6±13.4
2.4转归及副作用两组患者均临床治愈,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急性重症胰腺炎常由胆道疾病、暴饮暴食或过度饮酒引起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从而使胰腺组织发生自身消化,引起胰腺出血、坏死等炎症反应,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颇多的急腹症。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危及患者生命,其病死率可高达205~50%[2]。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重症胰腺炎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3]。
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时,大量的胰酶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前磷脂酶、前弹性蛋白酶、脂肪酶及缓激肽等被激活。被激活的各种酶除可导致胰腺实质坏死和出血、胰腺及周边脂肪组织坏死、胰腺血管破坏引起胰腺水肿和血栓形成外,尚可通过门脉系统进入体循环内,激活炎症反应的枢纽因子(核因子NF-kB)后,引起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如TNF-α、IL、氧自由基、白细胞三烯等。炎症因子可导致微血管扩张,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溶酶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膜受损,从而影响到细胞呼吸功能,使之受损,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由于肝脏和胰腺在解剖位置、生理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密切联系,因而激活的胰酶和炎症因子首先进入肝脏后,激活的胰酶直接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症因子使肝内血管扩张和肝窦充血,导致肝脏血流量下降,使肝细胞缺氧而受损。因此,肝是最早和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是重症胰腺炎多脏器功能损害的首要器官[4],且因受损肝脏再释放的炎性因子进一步加重胰腺炎的病情。因而,针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除减少胰液分泌,降低胰酶活性,清除炎性因子外,预防肝功能受损和恢复受损肝脏功能,也是重要措施之一。有人利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重症胰腺炎所致的肝功能损害[5,6],取得了满意疗效。
门冬氨酸鸟氨酸是由鸟氨酸和门冬氨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形成的稳定二肽聚合物,是合成尿素和谷氨酰胺的必需底物。鸟氨酸激活尿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和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门冬氨酸作为底物可生成谷氨酸和草酰乙酸,谷氨酸可进一步转化为具有抗氧化和解毒功能的谷胱甘肽,能够协助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草酰乙酸参与三羧酸循环,提供能量代谢,增加肝脏能量的供应,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恢复肝脏功能。因而自上世纪70年代最先在德国用于临床,且1991年收载德国药典,并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肝性脑病后,随着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逐步发现了门冬氨酸鸟氨酸在肝病相关治疗中更广泛的应用。
有人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7]和药物性肝功能损害[8],均有满意的疗效。有动物实验表明[9]门冬氨酸鸟氨酸明显降低血清TNF-α水平,降低血清肝损伤生化指标。本文治疗组所有病人血清ALT、AST、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治疗组TNF-α、IL-1、IL-6、IL-8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由肝细胞所合成的作为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表明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在保护肝脏功能的同时尚有减少炎性因子释放的作用。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1):727-729.
[2]张禹.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33-1934.
[3]王胜忠,彭勃.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医学信息,2013 7(27):575-576.
[4]梁坚,周宇,王壮,等.急性胰腺炎肝损害与血清IL-18、TNFα、NO的关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8):1912-1914.
[5]侯品连,朱雪妹.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97-98.
[6]申振宇,蒋晓峰,孙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保护机制.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1):73-76.
[7]刘百舸,陈静.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重度的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 164-165.
[8]岳玉瑛.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32-2633.
[9]牛晓明,岳海梅.瑞苷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肝损害的治疗保护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199-200.
(收稿:2015-07-20)
(本文编辑:陈宗炳)
Application of ornithine aspartat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Hou Shengguang,Li Yongzhu, Zhang Yinhua,et al.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Qingzhou Clinical School of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Qingzhou 262500,Shandong Province,China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Ornithine aspartate;Liver function;Cytokines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该病常导致多脏器损害,而肝脏是首先受累的脏器之一。因此,防治肝功能受损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门冬氨酸鸟氨酸是一种有效的保肝药物,其在病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对于重症胰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临床报道较少。我们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损害,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262500山东省青州市潍坊医学院青州临床学院药剂科(侯圣光);消化内科(李永柱,张银华,赵存新)
侯圣光,男,43岁,大学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理学研究。E-mail: qzwst@aliyun.co
赵存新,E-mail:wfqz16@163.com
10.3969/j.issn.1672-5069.2016.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