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范锋亮
全球温室效应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而以低碳排放为标签的低碳经济低碳经济转型也日益成为一种国际经济趋势。中国作为经济增长最快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减排压力。因此, 对于中国而言,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既是顺应国际低碳经济转型趋势,应对减排压和做负责任大国必然选择,也是落实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践行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提出的能源经济革命论被认为是世界低碳经济思想史的开篇之作,而“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由英国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对低碳经济之一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从狭义的理解看,低碳经济是以消耗低碳燃料为主,追求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最小化排放的发展,是一种高能效、低资源消耗和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模式。从科学发展观角度,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的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从效率角度,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①。低碳经济强调的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带动经济实现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包含了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经济转型升级则是个大战略,对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及不同的意义。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现代农业化是实现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其中,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是关键。具体而言,“新型工业化”,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城市化”,就是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低碳城市化道路”。落实经济转型也必然要求制度上的创新和生产生活方式理念的转变。
尽管低碳经济和经济转型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有一定区别,但在强调“绿色”、“环保”“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却是一致的。二者的实质都是要构建一种以符合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社会。
低碳经济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必然选择,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面临国际社会要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压力,还因为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国内环境,避免技术和资本的锁定效应。特别是当前全球经济减缓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成为经济转型升级重点突破口,也是确保我国中长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之一。
首先,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以低碳化能源发展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产业,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的振兴提供支撑,其自身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发展机遇,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技术进步,将填补经济增长所需技术进步的供需缺口。另外,低碳化还可以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有着相当长的产业链,足以形成一股新的经济力量,影响着世界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竞争格局,成为各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低碳经济是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也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可以说,低碳经济将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引领全球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发生深刻变革。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实现经济转型的能力,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
其次,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如何节能减排,拓展中国低碳经济之路,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是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工业,在这些耐用品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煤炭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城市化发展,能源消耗增大,私人汽车增多,尾气排放增加,严重恶化着生态环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刻不容缓的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关系到中国未来在国际格局中的整体利益。目前我国最紧迫的减排任务,是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能耗高、排放高的落后产业,以尽快把现有能耗水平降下来,并通过新型城市化改造方案和技术进步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推进低碳经济运行。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试图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努力寻找经济复苏以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居战略制高点。因此,低碳经济不仅是传统的环保手段,更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选和重要抓手。
再次,发展低碳经济转型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其安全是继军事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之后的又一大安全问题。世界各国在能源领域内的竞争与合作愈来愈密切, 对于正经历经济总量与能源消费皆高速增长的中国而言, 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我国石油消耗总量中的60%依靠进口,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 抗风险能力较低。低碳经济不再一味依赖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 而是大力发展核能、水能、氢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低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实现了能源利用的多元化,从而降低了能源结构单一的潜在风险, 提高了中国应对能源危机的能力, 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最后,发展低碳经济转型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低碳经济不仅体现在生产方式方面, 而且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方面和消费方式方面。居民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节约能源、改变不健康的消费方式,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 每个普通的居民都是低碳经济的实践者。
低碳经济是人文发展水平和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同时达到一定水平下的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向低碳发展的过程就是以低碳为助力,实现经济转型的过程。
但是,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人口基数大,减贫压力依然很大。发展经济、满足就业、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仍然是中国面临的最大任务,也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因此,从理论和国情来看,中国不会以降低人均收入或减缓经济增长来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含义不是要求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做这样的要求,而是要全力地提高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逐步降低,使中国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转型升级、低碳高效。
在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经验的前提下,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笔者认为中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以低碳促经济转型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制度创新保障低碳经济转型发展。从低碳发展的路径来看, 一方面需要低碳技术的保证, 只有技术的保证才能使得低碳经济的目标具有可行性; 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围绕低碳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有效的制度建设, 来保障低碳经济参与者的权益。因为太多的事实证明,很多经济活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却并没有带来低碳化的行动与结果。这需要政府在政绩考核、财政、金融、法律法规规范引导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为低碳经济转型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以能效标准促进低碳经济转型的企业技术创新。低碳经济涉及方方面面,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的更新和运用,重心在企业。能效标准是促使企业关注低碳技术的有效手段之一,建立能效标准和减排规章制度促进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提供高效节能的产品,从而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例如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高效率的机动车燃油标准、家用电器的和商业能效标准以及其他行业的排放标准。在市场机制下,利用碳税和碳排放交易将有助于促进企业向着低碳排放、低能耗和较高的产出方向发展,鼓励投资低碳产品和服务。另外,征收碳税不仅可以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还可将碳税的收入用于减缓气候变化的项目或是服务,促进温室气体的减排的行动,重要的是让排放者承担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的社会成本。在督促企业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②。
第三,以道德宣传形成低碳经济转型的低碳文化意识。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都需要全民参与。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 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措施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从生产环节降低对碳能源的消耗, 流通环节降低碳资源的污染, 消费环节降低对碳的依赖, 把低碳文化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居民生活习惯、消费方式以及社会风尚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很大,提高消费者节能意识,改变旧的消费方式,提倡绿化和节约行为,政府在日常事务中, 做到节水、节电、节能, 始终做到率先垂范,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在政府要率先垂范 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 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低碳认证的企业产品, 采购有低碳标志的办公用品,引导公众低碳消费, 以需求拉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据估算,约有20%的排放量可以通过公众的行为方式削减掉,尤其是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节能产品的选择,对减排的效果非常显著③。
第四,以信息公开倒逼低碳经济转型。制定信息公开的相关政策,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例如推广和实施能效标识制度、碳标识制度或是其他的生态相关的标识制度等,提高消费者和生产者对能源成本和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鼓励他们作出对环境有益的消费和生产决策。建立低碳经济信息披露制度和举报制度, 强化企业家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 引导企业逐步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低碳经济”形象,促进政府、企业完成低碳经济的目标和指标。加强媒体和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作用,鼓励他们对企业的决策提供有益的环保建议,在实践中监督政府、企业和公众人物的“高碳”行为,形成某种倒逼现象,促使向低碳经济转型。
第五,以环保领域的民主法治为切入点塑造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生态环境涉及到全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没有稳定、平衡、和平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碧水蓝天、宜居宜人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愿景,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愿景在某些地方不时地受到破坏并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维稳工作带来挑战。在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宜居环境为基点,在环保领域内尝试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并把这种参与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实现环境领域的舆论监督、决策民主化和法治理念。在环保领域的政治参与过程中,既培育公民的协商民主精神和法治意识及法治思维,也塑造一种“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在全社会中形成一种环保意识和低碳理念,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升级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①付允,刘怡君.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②段红霞.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0,(2)
③封颖,盛达昌.关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探讨[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