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产业:新定位 新发展
日前,山东省召开了首届肉鸡产业发展大会并举办了肉鸡生产与健康消费面对面活动,山东省的肉鸡龙头齐聚首,话行业、谈发展、谋转变,并把目光投向了消费,期望能向消费端跨界发展。在连续多年的肉鸡安全事件、谣传事件影响和今年惨淡的行情下,肉鸡龙头企业能够自省,能够转变思路,谋划由养殖企业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食品加工企业转型,这种转变真的值得行业欢欣和受鼓舞。
但是,笔者以为,既然谈转型,就要谈发展定位,只有定位准了,才能促进企业转型,这种定位不仅仅指企业,更指整个行业。过去,我们一直以肉鸡产销大省自居,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整个肉鸡产业在山东畜牧业中也奠定了绝对主力的位置。在以出口导向的龙头企业带动下,全省大大小小的企业开始模仿发展,肉鸡养殖基本以白羽肉鸡为主,肉鸡加工产品基本以分割品销售。在肉鸡冻品出口受阻之后,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内,大龙头企业的产品仍然是出口的产品,出口到了国内的“肯德基”、“麦当劳”;小龙头企业的产品转向了工厂化、快餐化消费;还有部分产品转向了作为肉产品的基础原料。整个产业依然红火,依然火爆,行业在持续膨胀发展。伴随国家经济的大调整,伴随中国的消费需求分化和文化回归,社会对白羽肉鸡产品的需求产生变化 ,产品不仅要安全、可口,也要适合方便快捷消费。而对此社会消费需求,产业迟迟不能做出改变,从种、从养、从加,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没有去主动适应,数量依然在增加。在食品安全事件和“速生鸡”等谣言的影响下,整个白羽肉鸡产业受挫坠入低谷成为必然。
在行情倒逼、消费倒逼的背景下,行业龙头开始转变,生产在调整转型,在此关口,迫切需要重新定位这个行业,从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去重新定位——行业属于食品企业,专注于食品去生产。在此定位下,各个环节都去改变,上游种子企业,是否可以根据消费需求培育适合消费需求的品种。养殖环节,以养殖为主的生产企业转变为以满足消费需求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饲料企业,必须按照适合消费的食品来生产饲料,来做饲料配方,而不是为了让动物长的越快越好、越肥越好来设计生产饲料。加工企业去根据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现实需求,开发适合广大农村和城市居民消费的特色产品,在产品研发上多下一些功夫,研制一些鸡肉加工方法,生产一些让老百姓能够轻而易举地做的美味鸡肉食品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好定位,做出改变。而且在行业的发展规划中也需要定位,是否可以根据区域优势,发展60%白羽肉鸡,15%的817杂交鸡,15%的优质肉鸡,10%的地方特色鸡,从而改变白羽肉鸡“一统天下”的格局?
总之,食品端定位转型的话题已经提出,改变是系统性的改变,也许后面的路还很长,但是相信只要大家做出了改变,产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
(特约记者陶家树 本刊记者 张明海 刘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