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探讨

2016-04-23 01:37王培章吴贵春陈燕玲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凤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王培章,吴贵春,陈燕玲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探讨

王培章,吴贵春,陈燕玲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深度开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凤阳县大力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意义重大。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虽然开发潜力较大,也有了一定的开发成果,但总体上仍处在粗放、浅层次状态。深度开发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必需要立意高远,加强整合;深挖内涵,整体开发;打造精品,积极营销;积极动员,全民参与。

关键词:凤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凤阳县域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名为钟离子国,隋称濠州,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为家乡赐名“凤阳”沿用至今。历经数千年文明变迁,凤阳县沉淀出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并赢得“帝王之乡”、“改革之乡”的美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加之丰富的自然景观,为凤阳县发展旅游产业造就了独有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凤阳县旅游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7年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百强县”,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龙头。但近年来,随着来自周边旅游热点地区的竞争的加剧,凤阳县旅游竞争力呈现出弱化趋势。因此,深度开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俨然成为凤阳县大力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艰巨任务。

1深度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意义

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中,历史文化因素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竞争正演化成一种文化力的竞争。历史文化作为一种潜在价值判断标准系统和行为标准系统,对旅游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和行为模式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进而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不断地得以巩固和加强[1]。具体来说,深度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对于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利于打造旅游核心品牌

在社会发展中沉积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记载了特定区域的人类文明轨迹,也是人们识别区域特征的“脸谱”和“招牌”[2]。深度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明晰地方文化特色,不仅迎合了旅游消费者的认同心理,激发其进一步追根溯源的游览欲望,还可将地方典型历史文化打造成旅游核心品牌,形成持久竞争力[3]。

1.2有利于优化旅游服务模式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主体的服务模式仍为传统的观光式旅游服务,即为旅游团队和散客提供讲解和展示,以引导其观赏或拍照[4]。通过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一方面能够为景点赋予神秘的文化色彩,引导游客从表面性的感觉体验上升到深入性的感悟体验,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参与式的主题文化活动,为游客带来互动的乐趣。

1.3有利于旅游产品开发

历史文化资源涵盖了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科技、艺术等诸多领域,其包罗万象的内容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养料。深入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在为旅游产品设计提供丰富多彩选择取向的同时,也为旅游产品注入了更高层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力量,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品味与竞争力。

1.4有利于旅游产业整体性开发

整体性开发是保证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涉及资源开发、设施建设、旅游服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各个方面[5]。深入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旅游产业整体性开发的应有项目之一,还能够优化旅游服务,促进旅游产品营销。此外,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开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旅游产业人力资源队伍的文化素养和区域归属感,从而有利于改善旅游产业的整体运行绩效。

2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概况与特点

近年来,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较为积极的开发,总体概况如表1所示。

表1 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概况一览表

2.1题材丰富,结构完善

从纵向上看,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横跨自春秋至今两千余年的历史,积淀了春秋文化、明文化、现代农村改革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题材。横向上看,不仅包括建筑遗迹、石刻作品、花鼓、凤画等静态文化遗产,还有人物传说、宗教活动、戏曲表演、艺术创作、庙会等动态文化资源。

2.2明文化主题特色鲜明

在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中,明文化明显具有主导位置,其历史遗迹保存的最为完整,对地方民俗活动影响最为深远,历史人物最丰富,形成的地方特产也最具代表性,正因如此,凤阳县在近年的开发中特别突出了明文化的主题特色。

2.3基础扎实,开发潜力巨大

通过开发,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整体状况取得了明显改观,种类渐趋齐全,品位不断提升,有些甚至被已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安徽省内外形成了一定影响力,为下一步深入开发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3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资源布局散乱,整合力度不够

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历史跨度较大,题材颇为丰富,但从整体上看,资源布局却较为散乱。各资源之间的距离往往从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不等,以相对孤立的点式分布为空间特征。更重要的是,多数资源仅从自身狭窄角度阐释凤阳历史中的某些发展片段,各说各话,相互之间缺乏一脉相承式的史学整合。

3.2资源内涵单调,附属资源开发不足

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在空间分布上较为散乱,而且就单个资源而言,内涵也相当单调和简陋。多数历史文化资源仅停留在初级的“发现式”开发水平,没有上升到深层次的“挖掘式”创新开发状态。一是对资源本身内涵的相关史学研究不足,导致资源文化价值的简单化和孤立化;二是忽视对资源附属产品的开发,导致资源缺乏精神和物质层面的支持,从而失去了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

3.3精品资源薄弱,社会影响力不强

在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中,明皇陵、明中都故城遗址和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可以算得上是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资源了。但即便如此,若精品资源的标准衡量,以上资源却显得相当薄弱:一是规模较小,绝对经济价值有限;二是营销手段落后,经济效益不佳;三是亮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难以引起游客强烈的心理共鸣和对其产生持久的吸引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可能正是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富而不强”的关键原因。

3.4资源开发模式保守,群众参与度不高

由于传统政治治理文化的影响,凤阳县政府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一直趋于保守。一方面,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决策通常由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和专业人员单方面作出,基本上没有群众代表参与决策或举办听证会吸纳民意。另一方面,缺乏民意基础的决策难以得到群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不易发挥出决策应有的动员、激励和导向作用,从而使政府在决策推行中陷入孤掌难鸣、孤军奋战的尴尬处境。而且,有些开发决策在推行过程中因拆迁、征地、保护环境等措施处置不当,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经济利益,这反过来又伤害了决策本身的绩效。

4深度开发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对策建议

4.1立意高远,加强整合

凤阳县拥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明文化遗产、小岗村文化等,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承载着无可替代的信息。凤阳县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要敢于站在中国、世界和人类文明的高度,放眼大局,立意高远,制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要将旅游产业提升到凤阳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将县域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在如今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日新月异的后市场经济时代,任何资源只有全面融入社会系统,与一切有价值的资源充分结合,才能将个体的自然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进而将自身做大做强。因此,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与各种优势资源予以整合,是旅游产业开发战略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先,要做好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内部整合,认真梳理各项资源之间的史学关联,统一民谣、传说、史志等文献资料,绘制出一幅清晰、完整的凤阳历史画卷。其次,要做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交通、物流、、商务、媒体、信息网络等资源,构建多维市场平台。此外,还应注重与其他地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积极融入皖北文化旅游圈和北京、南京等地的明文化旅游圈,依托外界优势资源,不断增强自身产业核心竞争力。

4.2深挖内涵,立体开发

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灵魂和价值源泉。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地位,就必须以内涵建设为着眼点,实现由对资源表层的“发现式”开发方式向对资源深层的“挖掘式”开发的彻底转变。首先,深入挖掘历史典籍,加强对现有的各种史志、传说、民谣、报道、评论等文献资料的史学研究,丰满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范畴,提炼资源的文化品位,将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做实、做厚。比如,关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早期生活经历的民间传说、歌谣和史料记载很丰富,然而,这些文献史料的系统化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偏少,而且关于其本身对于朱元璋人格特征、明初政治风格乃至华夏文明进程的史学价值缺乏提炼与总结。只有加强该领域的研究,才能让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与意义充分体现出来,并获得大众的真正认可。其次,积极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附属产品,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上丰富与拓展现有资源的内涵。要对当前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展开立体式开发,在巩固景区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改造与历史文化旅游密切相关的酒店业、休闲业、饮食业和文体事业的改造,尤其要以凤阳历史文化为主题开发出种类多样的工艺品、食品、玩具、服装、生活用品和特色文体活动。

4.3打造精品,创新营销

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知名度较高,但却没有形成旅游业界真正意义上的精品资源。要破除这种“富而不强”的尴尬局面,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增加投入,集中力量打造拳头产品。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确定优先开发项目,进行分批次、分层次的开发,避免一拥而上的、低层次的和重复性的建设。明初文化和小岗村文化开发潜力巨大,也具备较好的开发基础,可以将财力、物力、人力往这两个方向倾斜,集中精力将其办成拥有强大竞争力的精品资源。二是扩大宣传,创新营销模式。已有的官方网站、景区营销和政府举办的“花鼓文化艺术节”效果尚可,但内容不够丰富、特色不够鲜明,影响力有限,仍需进一步强化。同时,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手机通讯、网络多媒体、报刊杂志、文艺展览以及旅游产品博览会和交易会等多种平台进行宣传促销,并设法与其他旅游管理部门和知名旅游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联合促销,实现多种营销手段的优化组合。三是推出形式多样的参与式旅游产品,充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参与式旅游产品包括旅游交往、旅游模仿、旅游游戏等,可以使游客融入到旅游地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情境中,满足游客休闲、探奇、求知等多种体验,从而对游客产生强大和持久的吸引力[6]。

4.4政府主导,多元参与

凤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以政府主导为基本特征,群众参与度有限,不仅制约了开发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执行绩效,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间资源的进入。因此,凤阳县应首先完善旅游开发政策制定系统,在调查研究、目标确定、价值分析、方案论证、计划实施等环节增加群众参与渠道,广泛吸纳民意。其次,通过政策倾斜、税收减免、经济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群众参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工程,让参与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进而营造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再次,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既要通过形象宣传、举办会议等方式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又要通过参加各种招商引资洽谈会等方式“走出去”积极争取外部资金的参与。此外,还要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培养大量历史文化旅游开发、规划、实施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团队的成长和壮大,打造一支素质优良、规模庞大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周枚.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的熔铸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7):70-71.

[2]Vandiver Pamela B. Craft knowledge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property[J].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Symposium Proceedings,2005,852(7):331-352.

[3]杨力民.国学旅游: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36-43.

[4]江波.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产品策划研究[J].旅游纵览,2013(9):179-180.

[5]钟睿,姚治国.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10(5):157-158.

[6]牛域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刍议[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8):48-49.

(责任编辑:郭万红)

Discussion on In-depth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in Fengyang County

WANG Pei-zhang,WU Gui-chun,CHEN Yan-ling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233100, China)

Abstract: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Fengyang County, developing lo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deepl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Fengyang County is large, and there is a degree of development results, but overall it is still in a extensive, shallow sta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Fengyang County,calls for making lofty goals and strengthening integration,digging deep connotations and developping overally,building quality and marketing actively,and mobilizing all the people involved actively.

Key words:Fengyang;History and culture;Tourism resourc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772(2016)01-0077-05

作者简介:王培章(1970-),男,安徽省滁州市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资助项目(A2015073);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C2013342)。

收稿日期:2015-03-17

猜你喜欢
凤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凤阳歌体系中基本曲调特征研究
凤阳民歌的美学探究
旧凤阳花鼓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凤阳乔涧子明代琉璃官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