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摘 要:随着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指导高校学生就业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全面化、全程化的指导。要求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体系。有的高校还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开设了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从而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个人需要具备的素质进行分析。
关键词:就业指导;素质;高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23
对于在一线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来说,他们才应该是高校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的生力军。他们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后拥有了更加优秀的职业素质,就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那么到底需要哪些职业素质呢?本文将一一阐述。
1.要具备良好的品格素质,做到有事业心、博爱心和责任感
作为肩负就业指导职责的辅导员必须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受社会关注面很广,又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大学生成才和实现人生价值,回报家庭、社会的关键。所以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十分有必要。为此辅导员自己首先就要有良好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学生方面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教师。同时这也是一种负责的表现。辅导员要切实将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视为己任,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能力、个人的发展目标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指导。多开展职业指导方面的活动,特别是对于一些深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的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方向不明确的学生,对于就业信心不足、能力不够的学生,更要进行细心的思想教育和指导。
1.要具备健全的知识结构体系
辅导员在指导学生就业工作时需要掌握特定的知识结构体系。
(1)心理学知识。辅导员要做好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与众多的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这就要求其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有洞察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特征的能力。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测验,以辅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也要求辅导员具备较高的心理学知识结构。就业心理是影响大学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是大学生求职择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问题、矛盾和冲突,处置不当则会产生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职业适应范围,为他们正确的选择职业提供科学依据。指导老师要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正确地对待挫折和冲突,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以健康的心理参与择业活动。这些知识主要包括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犯罪心理学等。
(2)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个人的职业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学生的事业和人生方向。帮助学生尽早地进行大学生涯规划和设计,并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非常重要。辅导员也应必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知识,同时要不断地进行改变、完善。这些知识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原则、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等知识,清楚地知道职业规划的三个核心要素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职业规划提供好的帮助。
(3)掌握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相关知识。国家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础。毕业生就业有专门的政策规定,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择业意识和竞争意识,主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政策的指导下进行求职择业。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规定,正确对待和处理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消除择业的困惑。这就要求辅导员自身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和熟悉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4)了解所在院系开设专业的相关知识。辅导员的服务对象是自己所在院系的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每个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大不相同。辅导员有必要对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专业前景、专业历年就业的情况有所涉猎。如,计算机专业的辅导员就要对计算机相关知识、就业前景有所了解,学生问到相关问题时可以给出合理的建议。学院也可以根据辅导员所学专业安排辅导员到相关系部工作。
(5)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知识。最近几年国家的就业政策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缓解就业压力。据调查,有些学生在毕业时就想选择自主创业,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仅仅知道国家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给予了很宽松的条件,并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可并不知道具体有哪些优惠政策。另外对于创业需要办理哪些手续,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法律法规,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等,他们并不清楚。辅导员只有先自己充分了解这些政策法规,之后才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同时对于毕业后并不马上创业的学生,引导他们树立创业精神。
3.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素质
(1)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技能。除了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掌握各种咨询和辅导的基本技能,发展相关的各种能力,积累经验。这些技能包括心理辅导技能、职业咨询技能、求职面试技巧、与学生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等。
(2)形势预测与形势分析技能。要给予学生有效的、可行的指导,必须每年对就业市场的走向,特别是本专业的就业形势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分析就业市场可能产生的变化、就业形势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就业困惑和难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
(3)拥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经验是做好一项工作的必要条件。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在指导中能更快地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4)与人有效的沟通能力。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形形色色,有些学生可能不善于表达,有的可能无法正确表达自己面临的问题,有的甚至可能有逆反心理,辅导员要善于引导学生开放自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力、引导能力、风趣的言谈等。
(5)思想教育能力。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思想教育工作能力,应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对毕业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思想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合同意识教育。
(6)信息处理能力。辅导员作为就业指导一线的老师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另一方面要对就业市场上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给学生以合理的指导。因此,信息的处理能力对辅导员来说至关重要。这种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即通过不断地观察,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记忆力,即辅导员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因为一件平常的事可能体现出学生的兴趣、技能、价值观,而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就业决策的关键因素;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即面对巨大的就业市场,作为就业指导的辅导员要用科学的信息处理方法分析各种信息,筛选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信息,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