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竞云
摘 要:地理课不好上,学生不愿学,这是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在信息时代下把网络教学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教学;地理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1-02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把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教师在台上就会讲得“有声有色”,学生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方式是提高地理教育质量的先进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再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课堂为中心,重书本、轻实践,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而网络教学恰恰打破了传统教学形式,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最终自主解决问题。同时,网络教学也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利用网络资源,体现“以人为本”
对于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等效果如何是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采用网络教学有利于德育功能的落实,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在网络教学下,师生角色、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可以说网络教学最具有人性化特征,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网络教学中,是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特征,其核心是“教为导、学为主、疑为轴”,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研究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只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并融入学生主体活动中。
3.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能完全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作用也因网络的出现而受到冲击,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讲授者变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及信息的组织者。讲台上“权威”已不复存在。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即以引导为轴线,以知识传授为内容。另一方面,新的媒体的出现,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和提高的空间,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信息的表达手段,使他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更易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则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由强行的、生硬的记忆变成了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得一些教师也不曾掌握的知识;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与远在天边的人进行特定内容的交流,获取对学习的有益指导方法;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主动地探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训练出良好的信息素质。总而言之,学生自身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
4.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很少得到培养,这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不是很强。在网络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如杜威所提倡的“做中学”,学生只有真正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不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网络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教学应用于地理课中,能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增加教学的魅力,使学生能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学习的效率。在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提高,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向状态。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可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侯建成.分享·互动·公益式网络地理教研平台的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
[2]胡 飞.云学习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