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晶
摘 要:近年来,高校教育投资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冲破了财政拨款的束缚。高校为提升建设水平、改进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举债方式赢得融资,致使高校无法全面控制负债风险,进而制约了高校自身的发展,因此,如何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拓展融资途径、有效管控财务风险已成为社会热议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财务风险,然后介绍当前高校财务状况,并分析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最后研究控制对策。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1-11
1.财务风险概述
高校财务风险指在自身发展过程形成的制约相关工作实施的财务风险,主要包含下述三种类型:其一,债务风险。高校为满足招生规模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求强化基础建设,大力新建学生宿舍,改进体育设施,上述活动的完成都离不开资金支持。然而,因高校的本质为公益性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性较大。但因财政拨款数额有限,促使高校求助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但高校不具备盈利能力,自然会出现债务风险。其二,投资风险。近些年,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增多,会围绕某一科研项目展开投资活动。但因投资活动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高校投资一定会出现风险。其三,流动性风险以及体制性风险。对于高校而言,信贷业务虽可缓解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然而,该问题所引发的过度负债将会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特别是预算体系不健全问题将会加大流动资金风险。
2.当前高校财务状况
(1)债务偏高。随着扩招工作的逐步落实,出现了多种衍生物,高校债务便是其中一个衍生物,特别是高校负债已演变成制约高校自身发展的最大障碍物。参照社科院公示的调查报告,不难发现,每一所高校都担负银行贷款,且通过贷款赢得的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接近40%。高校举债代表财务预算透支,并会随着时间不断加重。
(2)财务收支失衡。财务收支失衡是引发财务风险问题的基本因素,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张,为适应招生规模需要,满足招生需求,需要新建基础设施。在这一情况下,高校试图通过银行信贷来解决该问题。然而,因高校不同于企业,不具备赢利能力,面临长期负债,就会产生财务收支失衡问题。
(3)财务预算不合理。预算编制不详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缺少操作性,时常出现使用超支问题,缺少有效控制,导致财务预算流于形式。同时,高校整体预算超出系部预算,进而制约了预算的落实。
3.高校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1)国家政策的作用。首先,高等教育扩招工作逐步推进,各个高校也纷纷加入到了扩招的队伍中,高等教育出现跨越性的改变,从精英化逐步过渡到大众化,同时,在师资力量、基础建设与办学条件优化等方面的支出也随之增加,这些工作的落实离不开资金投入。众所周知,政府拨款是开展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资金来源,随着扩招规模的扩大,财政拨款经费也有所增长。然而,高校依旧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银行借贷可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但高额贷款通常会引发财务风险。政府忽视高校贷款工作,审查不完全,银行盲目贷款。具体来说,政府赞同高校借助银行贷款来筹集经费,然而,并未针对高校贷款标准、额度等问题提出具体规范,缺少约束,使得某些高校不考虑自身偿还情况与未来发展,随意贷款,这埋藏了一定的财务隐患。政府无法赋予高校真正的法人权利,忽略财务监管。高校产权模糊,导致责任划分不清晰,资源利用率不合理,进而产生财务风险。
(2)贷款对高校的影响。一方面,高校责任人缺少风险责任意识,随意加大贷款额,巨额债务阻碍了高校的发展进程。高校的本质为事业单位,外加高校领导采用任期制,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得高校责任人缺少风险责任意识。财务管理人员也同样如此,一味追求扩招与拓展,建设项目不合理,无法全面防范财务风险,为提升业绩水平,随意借贷。贷款规模逐步扩大,投资活动充满随意性,片面追求投入、忽略经营绩效,进而产生巨大财务风险。校办企业是开展生产、实习、研究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与高校发展密切相关。然而,从校办企业具体运行情况来说,因产权模糊、运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影响,使得校办企业缺少强烈的竞争意识,相应的经济活动也不遵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某些校办企业严重亏损,这不仅会制约收益的获取,而且债务量也非常惊人,高校应在其中担负一定的责任。
4.控制对策
(1)构建风险经营责任体系,提升风险意识。首先,以高校决策层为切入点,从根源上进行管理,改善经济责任制,构建成熟的且责权完全统一的经济责任体系。全面落实离任审计体系,进而规避任际债务转移而引发权责模糊问题,避免出现恶性循环局面。依据高校领导体系,结合机构设置,合理分解高校经济责任,构建职责清晰、互相监督、运行稳步、协同努力的目标群体。
(2)重视债务风险控制,加强监督管理。高校应有效控制贷款规模,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适宜的贷款标准。相关文件指出,高校可将15%的事业收入来偿还负债。所以,在具体的贷款中,需权衡高校自身的还债能力,不提倡单纯考虑银行提出的优惠政策而随意、盲目贷款。优化贷款制度,构建健全的贷款体制可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从某种层面来说,贷款能够应对资金短缺问题,然而却需要支付高额利息,随着时间的延长,经济负担也会日益加重。这要求国家应面向高校贷款制定适宜规定,成立主要包含高校、金融与法律领域人员的评估小组,综合剖析高校信贷业务,进而全面控制信贷规模。
(3)构建财务预警系统,增强风险防范能力。高校财务工作具有系统性,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协同努力、共同配合。对于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而言,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降低风险控制效果。为此,从自身情况出发,高校应构建财务预警系统,增强风险防范能力。首先,依托财务管理数据,参照会计和指标构建可行的预警体系,依托高校财务风险自身的特性,笔者选取下述指标:银行存款可靠性、现金支付情况、基础建设风险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的预警体系。其次,财务预警系统所涉及的指标参数并不固定,由此可知,应构建顺畅、广阔的财务咨询基地,借助该基地来整理与总结财务信息数据,有效收集高校最新数据,以此为分析和研究相关情况提供参考。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数据信息分析,为此,财务预警系统应全面整合高校规范体系,借助财务审计,有效反馈财务风险,实现日常监管。
(4)科学预算,提升预算管理水平。财务主管以及审计等相关部门应重视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强化预算落实。实施财务预算公开化与客观化,真实公开预算标准,清晰展现预算程序,准确公布财务预算落实情况。针对预算管理编制成熟的奖惩体制,对全面贯彻预算管理规范的部门与人员应给予奖励,同时,针对违规行为也应进行严厉批评。借助考核以及评比,全面调动预算管理自主性,以免因超预算开支而引发财务风险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作为科学系统工程,应加强监控,主动学习市场经营手段,建立满足自身情况的财务风险监控框架与模型,合理运用计算机,参照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全面化解财务风险,形成可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理宏,赖 超.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财务风险探析[J].商业时代,2012,(11):110-111.
[2]高云涛.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