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静红
摘 要: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但目前大部分学校仍对课外体育锻炼采取“放养式”的开展模式,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理论研究,因此造成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不能正确地采取合适的锻炼方式,并且学校没有合理安排体育课的时间。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锻炼时间;学生体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23
基金项目:2015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GH150557)。
1.课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影响
有人通过对部分学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每周的课外体育锻炼频率多集中在1~3次,每次锻炼时间多集中在20~50分钟。而国家关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规定为:“每周不少于3次课外体育活动,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1)对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在对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研究可以采取身高和体重两个指标。人的身高与骨骼的生长有关,而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帮助学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骨骼的高效生长。笔者经过对比多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的身高变化可以看出,身高的增长与长期、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关。
(2)对学生心肺功能的积极作用。人体心肺系统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心肺功能的健康状况直接反映在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上。笔者经过相关调查发现,体育锻炼对学生心肺系统的影响较为明显。笔者通过对实验组和普通组学生肺活量的测试可以看出:长时间规律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肺活量都不同程度地呈现上升趋 势;而对于长期缺乏锻炼的学生,其肺活量则呈现下降趋势。
(3)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的积极作用。在日常的测试中常通过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等来判断学生身体的素质和健康状况,其中立定跳远成绩主要是由学生下肢的爆发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共同决定的。笔者经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没有参加规律性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立定跳远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连续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超过5周的学生,同种指标都有一定提高。坐位体前屈的测试主要是反映人体躯干各个关节之间的伸展性和身体的柔韧性,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不参加锻炼的学生和规律性锻炼的学生在指标上都有较大差距。
2.促进课外体育锻炼的具体措施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长期规律性的课外体育锻炼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身体素质,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及健康水平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力度不足,使得课外体育锻炼没有系统化的规划。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建立规范化的课外体育锻炼考评机制。长期规范化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有助于帮助学生排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相关校领导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各校应将体育教研室、教务处、学生处和班主任充分调动起来,成立课外体育锻炼考评小组,制订课外体育锻炼考评规范,帮助学生更好实行体育锻炼。
(2)建立课外体育锻炼兴趣小组。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之后,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广泛的体育锻炼中去。在学校中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兴趣小组要注意不能仅仅从活动的形式和数目上进行构建,更应该考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活动开展的深度。同时学校需要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在每个活动项目上都配以专职的教师看护学生的安全,并提供技术上的指导。
(3)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课下指导作用。在学校中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师是实施的主体,因此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体质健康情况都有全面了解,对体育活动的练习时间、开展项目和注意事项都有足够的了解。
3.结束语
在未来体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相关负责人要对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给予充分重视,在校园内部体育教师应为学生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以提高学生对课外体育课锻炼活动的参与热情,同时要求体育教研部门合理安排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参考文献:
[1]张永明,翁家银.广东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J].体育学刊,2001, 8(5):34-35.
[2]鲁国斌.大学生课余生活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