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荔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2-000-01
摘 要 企业财务文化是财务人员和全体员工共同接受和倡导的精神道德、财务行为制度和技术设施等相关的财务物质财富和财务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应当遵循风险均衡、财务平衡等原则进行文化建构。
关键词 企业财务 文化 构建
一、企业财务文化的内容
(一)财务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财务文化的最内在、最核心的层次,它对财务制度文化、财务行为文化直接起决定和指导作用,特点是自觉性和抽象性。财务精神文化是财务文化的基础,是判断财务制度、财务行为以及财务物质文化是否合理有效的价值标准,也是企业人员形成有关财务文化的核心。它具有导向、指引、凝聚、约束、激励和辐射的功能。财务精神文化处于财务文化整体的基础地位,而财务价值观更是精神文化的基石,含有显著道德性。
(二)财务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在财务精神文化的引导下,对财务精神文化的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的文本式描述,以规范和指导企业口常财务行为,表现出强制性。主要包括财务准则、财经法规、财务制度、财务职业操守和惯例等方面。管理财务制度文化反映了财务精神文化对财务行为和物质文化的要求,同时不切实际的财务精神和物质文化制度化会制约财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
(三)财务行为文化
企业财务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财务管理工作、人际交往、教育培训和为人处事等过程中产生的理论和实践文化。企业财务行为文化受到财务精神文化和财务制度文化的双重影响,是财务精神和制度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动态表现,但当财务制度缺失或无效时,财务精神文化则通过财务心理契约和非正式财务制度影响企业和员工的财务行为。
(四)财务物质文化
从广义的角度看,财务物质文化是开展一切财务活动以及处理财务关系中所应用的所有方法、工具以及实体性的设施与环境的总和。狭义的财务物质文化特指财务新技术、新工具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新手段的推广和运用等,如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和ERP等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技术。财务物质文化为财务文化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条件是它们发挥作用的实践工具和技术载体。
二、财务文化的意义
(一)财务文化对财务管理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财务文化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实践的智慧结晶和精神成果,是长期工作经验的提炼与总结。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财务文化对财务管理有着积极影响,通过注重人的地位、发挥人的的能动性、激励人的创造性进而在提高财务人员及其他部门员工职业素养和财务观念的同时,是对企业整体财务决策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谐的财务文化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履行社会责任、弘扬社会道德的直接表现。
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需要依靠财务活动的支持,而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更是表现为企业财务文化的建设。财务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思想,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开展财务工作,需要建立和谐的企业财务文化,进一步树立健全工作体系,优化员工的财务思想观念以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坚定财务观念,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体制,促进财务目标的实现。
(二)财务文化对市场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掌握适时的财务知识是市场良好发展的原动力。注会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学习讲座,目的是让财务人员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了解最新的财务资讯。无论是事务所的审计人员还是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只有熟知所需要的财会知识,才能提高会计、审计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经济市场中各企业的诚信度和专业水平。财务监管形成市场运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某些企业过于依赖政府,尤其国有企业,享受政府行政拨款的企事业单位,向银行借的资金从不着急偿还,“债多了不愁”,由政府做后盾,导致赖账现象比比皆是。又有相当比例的企业严重依靠财务监管,比如财政局、税务局,觉得只要经过他们的审查合格就可以过关了,从财务意识上并没有严格要求,与此同时,这些政府机关也没有这样的监管力度,这就造成政府对财务监管的缺失。
三、构建财务文化制度的原则
(一)符合财务收益、财务风险适当均衡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从理财主体角度正确协调利益关系原则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中应协调好债权债务人、所有者和经营者、企业高层和员工个人等各种利益关系。第一,要协调债权债务协调关系。企业要合理调整资金在一定的期限按书暗访规定好的期限利率偿还债权人的本金利息,只有按时偿还,公司的信用才不会受损,有利于后续企业进一步取得债权的便利,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房展。第二,要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要在保证公司利益的同时认真考核关注企业财务人员的诚信度等职业操守以及积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二)符合财务收支平衡原则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资金收不抵支,就会导致资金周转的中断或停滞。如果一定时期的收支总额可以平衡,但支出在前,收入在后,也会妨碍资金的顺利周转。企业要做到收支平衡首先要做到增收节支。其次要积极运用短期投资和筹资来调剂资金的短缺。当资金发生短缺时,应积极办理借款,发行短期债券等方式融通资金;当资金宽裕时,适当进行短期投资。